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三框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影《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
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
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材料表明(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影视作品创新的源泉
D.影视作品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答案】D
【解析】A:材料强调充满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而没有涉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
因,A 不合题意。B:材料所述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B 不合题意。C:社会实践是
影视作品创新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C 错误。D: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我
们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
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说明影视作品创新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D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2.2020 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是中意友好交往史上首次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举办的大型活动。双方将合作推出
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上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创意设计等多个领
域。这表明( )
①只要引入流行元素,民族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要善于推陈出新,民族文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③民族文化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
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2020 中意文化和旅游年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举办大型活动,涉及众多领域的合作。这表明
要善于推陈出新,民族文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④符合
题意。①:流行元素不等于优秀元素,也不一定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积极作用,所以,并不是引入流
行元素,民族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①说法有误。③: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并非只有赢
得市场才有价值。③说法有误。故本题选 C。
3.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
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
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 )
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
C.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D.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A、B 说法错误,错在“全盘吸收”和“全盘否定”,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
糟粕;C 符合题意,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应该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D 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部吸收,外来文化中也有精华,因此不能
全部排除。故选 C。
4.(2019•全国卷Ⅰ)2019 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
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
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
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
的文化不一定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
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
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 B。
5.(2014•天津高考)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
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
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
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会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不会使文化差异性消失,②说法错误;推动文化
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交流借鉴,④说法错误。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宋
明理学,体现了①;“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以儒家为主导”说明③正确。故选 C 项。
6.一首《梁祝》历经 50 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豪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
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②③;①不符合题意,文
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错误。
7.改革开放后,中国画的现代化成为时代之命题。在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我反思,到继承传统,打破传统,
借鉴西方,寻找本源,向现代艺术的转换中,中国画顺应时代发展、社会转型之要求,以中为体,以中方融会西方、
以传统融会现代、以民间融会主流,产生了新文人画、新山水、都市水墨、新写意、新彩墨等新体、新样式
的绘画流派。中国画的现代化历程启示我们( )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②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保持文化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画顺应时代发展、社会转型之要求”反映了进行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①符合题意;“以中为体,以中方融会西方”反映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③④所述内容,排除。
8.音乐家贺绿汀曾说:“我肚子里的民歌多了,当我眼前出现哪个情景的时候,旋律就自然淌出来了。”他用中国
民族风格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成为中国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钢琴作品,也成为中国音乐复兴的一面旗帜。
音乐不忘本来,取长外来,也因而走进了人民心中。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基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①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音乐不忘本来,取长外
来”“用中国民族风格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成为中国第一首走向世界的钢琴作品”可知,②④符合题意。
9.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
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文化交流既要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又不能丧失本民族的文化血脉,故选②④;①说法
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基。
10.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
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③: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儒
家为主导,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③符合题意。②:不同文化的融合不会导致
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②观点错误。④: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观点错误。故本题选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 2019 年 12 月 28 日,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国内地的栗票房突破 50 亿元。影片讲述
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故事。该片取材于中国古典童话故事《哪吒闹海》,融入了
许多对于现代亲子关系的思考。不善言辞却为儿牺牲的李靖,忙碌却尽力陪伴哪吒成长的殷夫人,有着许
多现代父母的影子。烟熏妆哪吒打破以往的哪吒形象,并融入了好莱坞动画创作元素,塑造了一个中国式
的英雄形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对文艺创作的启示。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受中外文化差异等影响,中国动画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还相对
较低。请就此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
(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②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努力融入时代元素。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世界文化的有益成分。
(2)答案示例:用现代化的语言表达,将中国的内容和国际的视野相结合,在内容创作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在剧情的设置上寻找人类情感的共同点,与海外观众建立情感共鸣。
【解析】
本题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文化创新的知识,设问要求是“说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对
文艺创作的启示”,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结合材料“该片取材于中国古典童话故事《哪吒闹海》”,可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回答。
结合材料“融入了许多对于现代亲子关系的思考”,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角度回答。
结合材料“烟熏妆哪吒打破以往的哪吒形象,并融入了好莱坞动画创作元素,塑造了一个中国式的英雄形象”,
可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回答。
(2)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设问主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即可。如:用现代化的语言表
达,将中国的内容和国际的视野相结合,在内容创作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在剧情的设置上寻找人类情感的
共同点,与海外观众建立情感共鸣。
12.(2014•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 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 20 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
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
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
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 10 多种中草
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 2008 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 638 万
字,插图 2 353 幅,书中收录 3 505 种中草药,附方 40 000 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
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
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答案】
(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
(2)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3)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可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是
如何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即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回答问题,再结合材料,即可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