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政治: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 ‎【重点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自主学习】(课前阅读教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政体与国体的关系?(见教材59页)‎ ‎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见教材59页)‎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见教材60页)‎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见教材61页)‎ ‎(1)‎ ‎(2)‎ ‎(3)‎ ‎(4)‎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见教材61页)‎ ‎【拓展延伸】‎ 易错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 区别 ‎①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来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易错点二: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区别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 联系 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二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注意不是互相监督)‎ ‎【预习自测】(A级问题为识记内容,B级问题为理解内容,C级问题为拓展内容,D级问题为难度较大的问题,同学们可选做。)‎ ‎(A级)1、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体 ‎③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A 级)2.在处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时,要遵循( )‎ ‎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③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B级)3、近年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均在“两会”召开期间开通专区,邀请“两会”代表和委员与网民进行互动访谈。上述材料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 ‎①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级)4、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然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体制模式。衡量我国政治制度是否民主的关键是( )‎ ‎①最广大人民是否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实现 ③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实现 ④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释疑解惑】亲爱的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您碰到哪些疑惑问题?请及时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使用要求:课前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答案;课上分组讨论,互补完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材料一 :2012年3月9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民“代言”,提出议案489件。这些议案和建议,大都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材料二: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经历了两次审议,多处修改以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 思考: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结合材料从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角度分析)‎ 材料三: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分议程安排:‎ 一、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 ;‎ 二、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三、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材料四: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将这些建议统一交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80个机关、单位办理。‎ 思考: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什么?(注意结合材料)‎ ‎【本课小结】(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构建本框题的知识体系,完成后展示,老师点拨并帮助互补完善。)‎ ‎【课堂检测】‎ 要求:限定时间8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C级)1.2011年12月26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二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 A.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C.国务院是我国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D.人大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C级)2.2012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与最高人民法院互相监督 ‎ ‎③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负责 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级)3.下列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是(  )‎ ‎①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级) 4、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级) 5.下列对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1-4 B D B B ‎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从产生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材料一中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为民“代言”反映了这一点。‎ 从过程看,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材料二中《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高票通过反映了这一点。‎ 合作探究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材料三中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体现了这一点。‎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是由国家行政和司法等机关去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统一交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80个机关、单位办理。‎ ‎【课堂检测】‎ ‎1—5 B D C D C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