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学案(湘教版选修3)
学习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2.掌握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基础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①____________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影响:决定旅游资源的②________、景区的③____________。
(2)体现
形成
典例
火山地貌景观
在④________为主的构造带上,岩浆活动强烈,⑤________出露地表而成
美国⑥__________的火山景观、冰岛的火山景观、我国黑龙江省的⑦____________
花岗岩地貌景观
地壳内部的⑧__________上升出露地表经特有的“⑨__________”而成花岗岩地貌景观
⑩________带的西岳华山的峭壁、亚热带的黄山和九华山
砂岩地貌景观
坚硬的⑪__________发育成千姿百态的“造景地貌”;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⑫__________景观
湖南张家界市的⑬________风景名胜区中的峰林地貌;福建⑭________的丹霞地貌
山水组合的自然景观
九寨沟、黄龙、⑮__________、玉龙雪山和⑯________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影响:⑰________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其⑱____________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⑲________作用。
(2)体现
a.宏观层面:人们往往选择⑳____________相对理想的地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形成。
b.微观层面: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注重自然环境与____________的协调统一,创造了旅游资源。
c.文化遗产: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而形成旅游资源。
d.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3)社会认知因素: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和总体旅游资源的________随时代发生变化。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_______:知名度高、开发效益较好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____________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一线的东南半壁。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________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和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思维点击
1.怎样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我国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怎样的地域差异?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国119处“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山地风光为主的占5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海拔1 000~3 500m的中山和海拔500~1 000m的低山。
在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山中,花岗岩山地占有突出的地位。花岗岩具有较强的抗化学风化能力,而自身互相垂直的裂隙(节理)的发育,导致特有的称为“球状风化”的物理风化,形成独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如西岳华山的峭壁。
砂岩地貌在中低山的旅游资源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坚硬的石英砂岩能够发育成千姿百态的“造景地貌”,构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旅游资源。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在亚热带地区与丰茂的植被相衬映,成为特色鲜明的风景旅游资源。
山水组合往往能够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九寨沟、长江三峡和虎跳峡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知、提升其文化内涵,显然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到主导作用。
在那些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景区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就宏观层面来看,人们在构筑城市和村镇的过程中,往往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以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十分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创造了大量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
众多的文化遗产,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和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英烈事迹和献身精神,是宝贵的革命财富,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
[思维拓展] (1)我国部分自然旅游资源
综合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气候气象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长白山天池、博格达峰、西双版纳、大理苍山洱海、九寨沟、锡林郭勒草原
五大连池、泰山、华山、庐山、路南石林、天涯海角
春城昆明、吉林雾凇、泰山日出、巴山夜雨
镜泊湖、北戴河、千岛湖、白洋淀、长江三峡、壶口瀑布、太湖、漓江、黄果树瀑布
香山红叶、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青海湖鸟岛
(2)我国部分人文旅游资源
综合景观
古建筑景观
风土民情景观
历史文化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北京、拉萨、苏州、曲阜、西安、成都、桂林、避暑山庄、洛阳
清西陵、平遥古城、武当山古建筑群、明皇陵、岳阳楼、丽江古城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安塞腰鼓、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侗族的芦笙节
沈阳、天津、银川、延安、开封、扬州、南京、上海、绍兴、南昌、广州、郑州、武汉、遵义、昆明
乐山大佛、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
典例剖析1 敦煌、泰山、五台山作为旅游区,具有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都有上山的索道 B.游客的承载量大
C.绮丽的自然风光 D.丰富的人文景观
答案 D
解析 考查学生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以及具体特点的了解情况。敦煌有丰富的雕刻和壁画,以人文景观为主;泰山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名山,也蕴藏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变式训练1 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2007年6月27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读“喀斯特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岩石名称)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________”的水的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该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地表的类型多样,如________、________,地下的主要指________。
(3)该地貌反映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①依托于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的关系。如美国的克罗拉多大峡谷分布在深大断裂上。断层湖主要分布在高原的构造带上。
②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寒温带和中温带是冬季欣赏冰、雪、雾凇奇景,鉴赏冰雪雕塑艺术,从事冰雪运动等旅游胜地的主要分布区。
③海景旅游资源的分布都明显地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海滨旅游依托的是大海、沙滩和阳光三项资源的组合,主要集中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海滨地带。
(2)人文地理因素
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当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本身就是旅游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3)社会认知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和总体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旅游度假热的兴起,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并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思维拓展] 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和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1985年,中外游客共同评选确定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们是:万里长城、广西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江苏苏州古典园林、安徽黄山、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2004年2月,在我国召开的“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中国有8个“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它们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河南嵩山、云南路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
典例剖析2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旅游景点包括( )
A.黄果树瀑布、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陕西半坡遗址、庐山
C.避暑山庄、张家界、神农架
D.路南石林、华清池、九寨沟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以及对我国地势高低划分的掌握情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为第一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至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第三阶梯。A项中景点分别位于贵州、西藏和甘肃,布达拉宫属于第一级阶梯;B项中景点分别位于山西大同、陕西西安、江西九江,庐山位于第三级阶梯上;C项中景点分别位于河北承德、湖南湘西、湖北,其中避暑山庄位于第三级阶梯上;D项中景点分别位于云南、陕西、四川。
变式训练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长城(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三处)、明清故宫、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五台山、平遥古城(山西)、苏州园林、丽江古城(云南)、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重庆)、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庐山、安阳殷墟(河南)、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广东)、福建土楼。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四川)、武陵源(湖南)。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1)上述世界遗产中处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哪些?简要分析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
(2)江西庐山、山东泰山同为风景名山,其成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3)布达拉宫属________教建筑景观,1994年12月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遗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易混点 中国主要的旅游景点
错题诊断 读“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旅游景点名称:
水文景观:A________、K________;建筑景观:C________、H________;文化艺术景观: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生物景观:F________;地质地貌景观: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L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三地中,适宜发展“3S”旅游的是________,适宜发展大漠探险旅游的是________,名列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的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明显看出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天山天池 杭州西湖 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峨眉山 九寨沟 泰山 黄山 庐山 (2)甲 丙 乙
(3)分布广泛 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错因分析 不熟悉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纠错笔记 我国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1)我国主要的风景名胜可分为:①地质地貌景观;②气象气候景观;③水文地理景观;④生物景观。
(2)我国主要的文化景观可分为:①文化艺术景观;②风土民情景观。
对点练习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如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 000到4 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下列旅游资源的排序,与其所在地区图的排序相符的是( )
A.滇池、巢湖、天目山、华山
B.滇池、华山、天目山、巢湖
C.巢湖、滇池、华山、天目山
D.巢湖、天目山、华山、滇池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①自然地理 ②景点 ③自然特征 ④内营力 ⑤岩浆 ⑥夏威夷 ⑦五大连池 ⑧花岗岩体 ⑨球状风化 ⑩暖温 ⑪石英砂岩 ⑫丹霞地貌 ⑬武陵源 ⑭武夷山 ⑮长江三峡 ⑯虎跳峡 ⑰认知 ⑱文化内涵 ⑲主导 ⑳地理环境 人文景观 自然地理
纪念地 标志物 革命精神 构造格局 地带性 海陆地形 亚热带 政治 文化 重大行为 旅游资源 审美 分布密度 东南部 黑河—腾冲 带状 交通状况
思维点击
1.自然地理条件中包含诸多要素,它们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如下图所示:
2.受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要素地域分异的影响,我国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如下表所示:
地域差异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特色
东部地区
汉族文化为特色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
东西
差异
降水较多、植被生长较好,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
干湿分明
西部地区
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自然旅游资源宏伟粗犷
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南北
差异
西
部
昆仑山、
祁连山
以南
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
南藏北漠
昆仑山、
祁连山
以北
干旱、多为大漠和绿洲
绿洲文化突出
东部
秦岭—
淮河以南
水热条件好,丘陵山地多以“秀”为特色
私家田园风光以“秀”为特色
南秀北雄
秦岭—淮
河以北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雄”冠全国
宫殿、陵墓、皇家园林以“雄”为特色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 (1)石灰岩 二氧化碳 溶解和冲刷 (2)石芽 溶蚀盆地 落水洞 孤峰 峰林(任选两个) 溶洞
(3)高温多雨
解析 本题以2007年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南方喀斯特”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喀斯特景观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气候条件。喀斯特景观的形成分析如下:
变式训练2 (1)处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西藏布达拉宫、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云南丽江古城、重庆大足石刻、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等9处。另外,长城跨东、中、西三个地带。
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名胜,可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可以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西部地区可以这些世界遗产为依托,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2)两山成因相同,同为由断层上升而成的块状山。
(3)喇嘛 建筑风格独特,是汉藏人民和平友好的见证
对点练习
1.(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
(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该题主要综合考查考生解读区域图、分析区域特点、解读已知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经纬网地图阅读,通过简单定位,根据已知知识迁移分析该地气候特点、植被状况。第(2)题,景区内众多景观的形成原因分析:基于已知材料、图所涉及的方面,即:植被、地质、地貌等。
2.B [此题考查运用地图和经纬网图判断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具体考查滇池、巢湖、天目山、华山等地理事物的分布。本题属于局部范围地图的判读,可选择易于辨认的图率先突破,A、C、D三幅图中有湖泊,最西的是云南滇池,从经度看,最西的是102°E~103°E,是A图,这样就排除了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B图中没有湖泊,是一座山且位于一条河的南面,故可确定是华山,正确答案为B项。]
天添资源网 www.ttzyw.com 教案 试题 公文 电脑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