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4)
教学目标
1.用“去分母”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能灵活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五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
3.经历求解过程,体会方程解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方程的特点而定;
4.体会化归思想——把复杂变简单,将未知变已知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用“去分母”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程解法.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复习引入
解方程:
(1)-=4; (2)4x-8=12.
(1)比较结果和形式,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它们是通过怎样变形得到的?
(3)从这两个方程的变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如何去分母?
学生解方程.
观察与比较,尝试概括去分母的方法.
通过不同方法解方程,感受去分母解方程的优越性.
二、数学运用
例1.解方程:
(1)=x+1;(2)(2x-5)=(x-3)-.
教师强调:(1)去分母时不能“漏乘”;
(2)不跳步.
例2.解方程:
(1)-=3;
(2)-=.
教师强调:先观察方程的特点,分别扩大为原来的10倍.
例3.若x=是方程-=的解,求代数式(-4m2+2m-8)-(m-1)的值.
例1 (1)
分析:只要设法把方程中的分母去掉,就可以把它转化为课本102页例6那样不含分母的方程求解.
学生解答(要求学生检验).
并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去分母法则在解方程中的运用.
注意(1)转化思想的重要
性.(2)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和检验的必要性.
例2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解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特点,再选择解法.
三、思维拓展
定义新运算“*”如下:a*b=a-b.
(1)求5*(-5);
(2)解方程:2*(2*x)=1*x.
学生练习.
拓展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适应新的问题背景,本质还是解方程.
四、课堂巩固
1.解方程:
(1)=; (2)-1=.
2.解方程:
(1)(x-1)-(x+2)=x+1;
(2)-=2.
3.若代数式(y+1)-(2y-2)与代数式1+(y-3)的值相等,求y的值.
学生练习.
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认为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步骤
具体做法
依据
注意事项
去分母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性质2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乘法分配律,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时,去掉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均要变号
移项
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移项法则
移项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变形成ax=b(a≠0)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法则
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均不变
系数化为1
把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等式性质2
分子、分母不要颠倒
强调:解方程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步骤可能用不上;有些步骤可以前后顺序颠倒;有时还可以省略一些步骤,以使运算简化.
通过对所学知识总结,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六、课后作业
课本P103 练一练1,课本P104 习题6(或教师补充).
独立完成.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