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归纳与猜想
归纳猜想问题指的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蕴涵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解答过程中需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试验、证明等数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中考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一 数字规律问题
数字规律问题,即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大小变化规律的问题.
【例1】如图,一个数表有7行7列,设aij表示第i行第j列上的数(其中i=1,2,3,…,j=1,2,3,…).例如:第5行第3列上的数a53=7.
1 2 3 4 3 2 1
2 3 4 5 4 3 2
3 4 5 6 5 4 3
4 5 6 7 6 5 4
5 6 7 8 7 6 5
6 7 8 9 8 7 6
7 8 9 10 9 8 7
则(1)(a23-a22)+(a52-a53)=__________.
(2)此数表中的四个数anp,ank,amp,amk,满足(anp-ank)+(amk-amp)=__________.
解析: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得a23=4,a22=3,
a52=6,a53=7,
所以(1)的答案是(4-3)+(6-7)=0.
对于(2)中四个数anp,ank,amp,amk,可以发现anp与ank为同一行的数,且其差为第p个数与第k个数之差,同理amk与amp之差也为同行中第k个数与第p个数之差.
根据数表中数字排列规律可以发现这两个差互为相反数,所以(anp-ank)+(amk-amp)=0.
答案:(1)0 (2)0
方法归纳 解答数字规律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表中或行列中前后各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解题.
考向二 数式规律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1)将所给每个数据化为有规律的代数式或等式;(2)按规律顺序排列这些式子;(3)将发现的规律用代数式或等式表示出来;(4)用题中所给数据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例2】给出下列命题:
命题1:直线y=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1,1);
命题2:直线y=8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
命题3:直线y=27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
命题4:直线y=64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
……
(1)请你阅读、观察上面命题,猜想出命题n(n为正整数);
(2)请验证你猜想的命题n是真命题.
解:(1)命题n:直线y=n3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
(2)将代入直线y=n3x得:右边=n3×=n2,左边=n2,
∴左边=右边.∴点在直线y=n3x上.
同理可证:点在双曲线y=上,
∴直线y=n3x与双曲线y=有一个交点是.
方法归纳 此类问题要从整体上观察各个式子的特点,猜想出式子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验证.
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发现变化的点的坐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两个函数的系数和横坐标的关系.
考向三 数形规律问题
根据一组图形的排列,探究图形变化所反映的规律,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
【例3】用同样大小的小圆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第1个图形需要1个小圆,第2个图形需要3个小圆,第3个图形需要6个小圆,第4个图形需要10个小圆,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要小圆__________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第n个图形比第(n-1)个图形多n个小圆,
所以第n个图形需要小圆1+2+3+…+n=n(n+1).
答案:n(n+1)
方法归纳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前后两个图形中基础图案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其数字变化规律.具体地说,先根据图形写出数字规律,然后将每一个数字改写为等式,再比较各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不同点(数字)与等式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般规律.
一、选择题
1.如图,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曲线FK1K2K3K4K5K6K7…叫做“正六边形的渐开线”,其中,,,,,…的圆心依次按点A,B,C,D,E,F循环,其弧长分别记为l1,l2,l3,l4,l5,l6….当AB=1时,l2 011等于(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1,0),点D
的坐标为(0,2).延长CB交x轴于点A1,作正方形A1B1C1C;延长C1B1交x轴于点A2,作正方形A2B2C2C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 01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A.52 010 B.52 011 C.52 009 D.54 020
二、填空题
3.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4,7,….则第n个数是__________.
4.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__________.
5.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 012的坐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6.观察下列算式:
①1×3-22=3-4=-1
②2×4-32=8-9=-1
③3×5-42=15-16=-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7.观察图形,解答问题:
(1)按下表已填写的形式填写表中的空格:
图①
图②
图③
三个角上
三个数的积
1×(-1)×
2=-1
(-3)×(-4)×
(-5)=-60
三个角上
三个数的和
1+(-1)+
2=2
(-3)+(-4)+
(-5)=-12
积与和的商
-2÷2=-1
(2)请用你发现的规律求出图④中的数y和图⑤中的数x.
8.(1)△ABC是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C=90°,AC=BC=2.要在这张纸板中剪出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有甲、乙两种剪法(如图1),比较甲、乙两种剪法,哪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面积更大?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2)图1中甲种剪法称为第1次剪取,记所得的正方形面积为S1;按照甲种剪法,在余下的△ADE和△BDF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2次剪取,并记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S2(如图2),则S2=__________.
(3)按(1)(2)的方法,再在余下的四个三角形中,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3次剪取,并记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S3(如图3);继续操作下去…,则第10次剪取时,S10=__________.求第10次剪取后,余下的所有小三角形的面积和.
参考答案
专题提升演练
1.B 可以发现规律:每段弧的度数都等于60°,Kn-1Kn的半径为n,所以l2 011==.
2.D 由题意知,OA=1,OD=2,DA=,∴AB=AD=,利用互余关系证得△DOA∽△ABA1,∴=,∴BA1=AB=,∴A1B1=A1C=AB=,同理,A2B2=A1B1=2,一般地AnBn=n,第2 01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2 010B2 010)2=54 020,故选D.
3.3n-2 思路一:将数列看成1+3×0,1+3×1,1+3×2,…,1+3×(n-1),所以第n个数是1+3×(n-1),即3n-2.
思路二:将数列看成3×1-2,3×2-2,3×3-2,…,3×n-2,所以第n个数是3n-2.
4. 因为A1,B1分别是EF,FD的中点,所以A1B1=ED.因为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正六角星形AFBDCE,所以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正六角星形AFBDCE的面积=2=.所以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同理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的面积: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的面积=2=,所以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的面积=×=2.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等于4=.
5.(2,1 006)
6.解:(1)4×6-52=24-25=-1;
(2)n(n+2)-(n+1)2=-1;
(3)一定成立.理由:
因为n(n+2)-(n+1)2=n2+2n-(n2+2n+1)=n2+2n-n2-2n-1=-1,故(2)中的式子一定成立.
7.解:(1)图②:(-60)÷(-12)=5,
图③:(-2)×(-5)×17=170,
(-2)+(-5)+17=17,
170÷10=17.
(2)图④:5×(-8)×(-9)=360,
5+(-8)+(-9)=-1,
y=360÷(-12)=-30,
图⑤:=-3,解得x=-2.
8.解:(1)如图甲,由题意得AE=DE=EC,即EC=1,S正方形CFDE=1.如图乙,设MN=x,则由题意,得AM=MQ=PN=NB=MN=x,
∴3x=2,解得x=.
∴S正方形PNMQ=2=.
又∵1>,
∴甲种剪法所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更大.
(2)S2=.
(3)S10=.
解法1:探索规律可知:Sn=.
剩余三角形的面积和为2-(S1+S2+…+S10)=2-=.
解法2:由题意可知,
第1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2-S1=1=S1.
第2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1-S2=1-==S2.
第3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2-S3=-==S3.
…
第10次剪取后剩余三角形面积和为S9-S10=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