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
班级:三年级 科目:数学 册别:第六册 任课教: 制定日期:2015.2.13
(一) 基本情况
年级人数
学 力 基 础
(上期期末检测成绩)
班级
男
女
合计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三(1)
31
35
65
95.4
65
100%
60
93.8%
三(2)
43
24
66
95.8
65
100%
63
98.4%
(二)教学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名称
单元
篇目
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
时数
一
位置
与方
向
1. 学
生认识、
东、西藏
南、北
2. 使
学生认
识地图
上的方
向。
3. 学
生能够
看清
简单路
线图。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
课
时
二
三
除数
是一
位数
的除
法
统计
1. 口
算除法。
2. 笔
算除法。
1. 简
单的数
据分析。
2. 平
均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 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2.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 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
13
课
时
4
课
时
四
年
月
日
1. 年
月、日
的认识。
2.24
时计时
法。
2. 制
作年历。
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年、月、日各方面的知识,能够清楚地计算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6
课
时
五
六
两位
数乘
两位
数
面积
1. 口
算乘法。
2. 笔
算乘法。
1. 面
积和面
积单位。
2. 长
方形、
正方形
面积的
计算。
3. 面
积单位
间的进
率。
4. 公
顷、平
方千米。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8
课
时
10
课
时
七
八
小数
的初
步认
识
解决
问题
1. 认
识小数。
2. 简
单的小
数加、
减法。
1. 用
乘法两
步计算
解决的
问题。
2. 用
除法两
步计算
解决的
问题。
1. 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 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细心地观察事物以及迁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课
时
5
课
时
九
十
数学
广角
总
复
习
1. 集
合的思
想。
2. 等
量代换
的思想。
1. 位
置与方
向。
2. 除
数是一
位数的
除法。
3. 两
位数乘
两位数。
4.统
计。
5.年
月、日。
6. 面
积。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
课
时
12
课
时
(二)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备 注
1
位置与方向;
5课时
2
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
5课时
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
5课时
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整理与复习);
5课时
5
统计;
5课时
6
年、月、日;
5课时
7
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4课时
8
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5课时
9
公顷和平方千米;面积和面积单位;
5课时
10
期中复习;期中检测;
5课时
1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4小时
12
小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13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5课时
14
设计校园、数学广角;
5课时
15
数学广角;
5课时
16
总复习;
5课时
17
总复习;
5课时
18
总复习;
5课时
19
期末考试;
5课时
(三)教学措施
一、计算教学内容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
生的数感。
二、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
念的发展。
三、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
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四、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
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研(改)项目
一、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导处审查意见
同意执行!
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