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咏物诗四首学案(粤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1课咏物诗四首学案(粤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1课咏物诗四首学案(粤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析咏物诗中寄寓着的诗人情志和说明的道理。3.掌握对比、衬托手法。‎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意解读 此诗为作者隐居西湖孤山时所作。诗开篇便直写诗人对梅花的赞赏:当严冬尚未全退,春风尚未来到之际,早被寒风冬雪摇落的百花尚未开放,艳丽的梅花却迎风怒放,以其明丽的风姿竟把小园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和一个“尽”字,写出了梅花独特的生活环境、非同凡响的性格和引人入胜的风韵。这一联明写梅花,实是暗喻作者远离名利、超然物外的清高品格。三、四句是对梅花的具体描绘。“疏影横斜”,写梅花稀疏错落的姿态;“暗香浮动”,写梅花清幽芬芳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映照反衬,愈发突出了梅花的上述个性和特点。所以这两句为千古咏梅绝唱,一直为后人称颂。这一联特别出名,“疏影”、“暗香”二词就成了后人填写吟咏梅花的词调名(这两种词调名创自宋代词人姜夔),足见其对后世影响之大。第五、六句用拟人手法,是说白鹤因爱惜梅花,每次要从枝头飞下,还要偷看梅花几眼;花间的蝴蝶如果知道梅花如此美丽清高,定会喜欢得失魂落魄。以上三联,先写胸中之梅,次写眼中之梅,作者的感情早已融合其中。因此写到诗要结尾时,作者按捺不住感情,便直抒胸臆:如果人们在花间月下,以低声吟诵小诗与梅花相亲相近,便能领略到梅花的风韵;又何必一定要在手击檀木白板,轻歌曼舞,举杯豪饮时,才来欣赏梅花呢?言外之意,便是作者委婉地讽刺了那些世俗的所谓爱梅之人,实是借梅花之高雅而装点自己的平庸。‎ 名句识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考点演示 颔联被誉为“神来之笔”,试加以赏析。‎ 答案 颔联写梅影错落有致和梅香清幽四溢。以水映影,梅枝俊俏清丽;以月衬香,梅花色香俱全。其中“横斜”、“浮动”两词,不仅把梅枝由静态变为动态,还把梅香从无形化为有形。‎ 8‎ 一、作者简介 顾况(约727-约820),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诗风平易流畅,擅画山水。‎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强调文章的内容,认为道是内容,文是形式。要提倡古道,就一定要提倡“古文”;对于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他十分不满,认为作者的道德修养才是决定文章好坏的重要因素。对于古文,他主张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惟古于辞必己出”;对于语言,他要求“文从字顺”、“惟陈言之务去”,文辞要清新流畅,质朴自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文学创作的社会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是作家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作家的创作也是如此,“有不得已者而后言”(《送孟东野序》),这是对古代散文创作理论的进步认识,使散文创作更具现实性和斗争性。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刘禹锡的政治思想与柳宗元是一致的,他的文学主张也与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理论一致。他强调文学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文气的作用,指出诗歌创作要掌握诗歌格调的变化,善于构思,运用语言,使用比兴手法,从而完备诗歌创作方法。他的诗或抒发自己的身世遭遇,对现实政治进行讽刺,笔锋犀利;或怀古伤今,表达感慨,沉郁苍凉;或借鉴民歌的形式,描述百姓生活及地方风物,清新活泼。他的政治讽刺诗立意深刻,胡震亨曾说他的诗“以意为主”‎ 8‎ ‎。他多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的手法,借物咏怀,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他的怀古伤今诗往往从平常景物中引申开来,以小见大,托古喻今,“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施补华《岘佣说诗》)。名篇《乌衣巷》以野草、闲花、夕阳、恋旧的燕子等种种意象写出了显赫一时的王谢世族的没落,在平淡的叙述中借历史的变迁写出自己半世漂泊的感慨,格调深沉浑厚。此外,刘禹锡的诗还具有深沉的哲理韵味,在他的诗中,通过生动的诗歌形象常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以沉舟、病树喻过去,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使全诗充满理趣。刘禹锡还运用民歌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民歌体诗,著名的有《竹枝词》等。这些诗“开朗流畅,含思宛转”(胡震亨《唐音癸签》),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总的来说,刘禹锡的诗风雄浑深沉,言近旨远,加之他创作数量极多,后世称之为“诗豪”。‎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遭疾,旬日而卒。‎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得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杜荀鹤自称“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又称“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因此,他以《时世行》诗献朱温,和白居易写讽喻诗“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目的并无不同。《时世行》二首,一题作《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深刻地描绘了战乱使人民遭受沉重苦难的画面。《再经胡城县》、《题所居村舍》,声讨了一群以屠杀人民起家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镇趁火打劫的罪行。在诗人的笔下,再现了黄巢起义被镇压以后,藩镇混战年月里,人民痛苦生活的悲惨世界。此外,如《蚕妇》、《伤硖石县病叟》、《田翁》,反映了人民深受租税剥削之苦,《雪》、《山中对雪有作》,形象地反映了阶级对立的不平现象。‎ 这类诗篇的写法特点,不同于从元白到皮日休的新乐府。它运用律诗和绝句的形式而不为声律所束缚,精练地把内涵广阔的境界压缩在短幅之中,常用鲜明的对比和深透一层的手法,使作品富有感染力。语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也显示了它能突破同时代华靡诗风,具有创新精神。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荀鹤体,足见他的诗风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可是另一些评论家则讥斥为“鄙俚近俗”(《苕溪渔隐丛庆前集》引《幕府燕闲录》),“亦殊浅易”(翁方纲《石州诗话》),是“晚唐之下者”,是“下净优人口中语”(杨慎《升庵诗话》)。‎ 二、写作背景 ‎《子规》‎ 顾况是唐代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 8‎ ‎《葡萄》‎ 韩愈,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入仕,却屡遭波折,元和十二年因功被升任刑部侍郎,却因谏迎佛骨,再度遭贬,做潮州刺史。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作者借“葡萄”表明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 ‎《赏牡丹》‎ 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到世人喜爱,而原来盛行的芍药等渐渐衰落。《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中也有“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的记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小松》‎ 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显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冤亡(yuān) (2)恨魄(pò)  (3)著子规(zhuó)‎ ‎(4)芍药(sháo) (5)芙蕖(fú qú) (6)蓬蒿(hāo)‎ ‎2.填空。‎ ‎(1)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2)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5)韩愈,字退之,著有《昌黎先生集》,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文学家,有散文《陋室铭》最为著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著:附着,这里指栖息 ‎(2)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辞:推辞,这里指忘记 ‎(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妖:艳丽、妩媚 ‎(4)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野草 8‎ ‎《子规》‎ 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作者由自然及社会,把杜宇和历代冤屈而死的人,通过子规巧妙地联系起来。矛头直指黑暗的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葡萄》‎ 韩愈的《葡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写春夏之交葡萄的生长之态:它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需要(种葡萄的人)为其搭起高架,将垂下来的藤条扶上高架,实际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 ‎《赏牡丹》‎ 刘禹锡的《赏牡丹》采用抑此扬彼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妖艳却无格的“芍药”和素净却少情的“芙蕖”来反衬牡丹的“真国色”和不凡不俗,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小松》‎ 杜荀鹤的《小松》写松树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引来“时人”的不同态度:小松树刚出土,“时人”忽略了它;当松树长成参天巨木时,“时人”才惊叹松树是栋梁之材。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8‎ ‎《子规》‎ 借物抒情,由物及人,是本诗的主要特色。‎ 子规,又名杜鹃,啼声悲哀。古诗有“杜鹃啼血猿哀鸣”之句。传说是杜宇死后魂魄所化。精卫化为鸟,填海死不休。杜宇化魂魄,啼血动人悲。这些都是悲惨泣血的传说。一、二句作者借杜宇魂化子规,抒发了一种悲哀之情。“冤”字为下文作了铺垫和提示。‎ 三、四句作者因此想开去,铺笔下来:子规啼血令人生悲哀、愁苦之情,但毕竟还有枝可栖,有山可依。假若生活中所有冤死的亡魂都能像杜宇化为啼鸟,是举不胜举的,冤魂载路,哀鸿遍野。树满山盈,不能栖息。亡魂流落,无枝可依,无家可憩,其声又何其愁?不是泣血所能涵盖的了的。在此,作者由冤鸟联想到生活中屈死的冤魂,表达了一种更深重的悲哀和愤慨,对时世和制度进行了针砭和抨击。‎ 小小子规鸟,承载引发了多少世情悲哀和愤慨啊!‎ ‎《葡萄》‎ 言浅意深,于联想中寓道理,意味深长,是本诗的最大特色。‎ 本诗用语浅显,与韩诗一贯用典高深有别,然而其中寓含的道理却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 一、二句写葡萄休眠还睡的状态。半枯半荣,新生命开始孕育,除了自身的生机和努力,更需要人为的架枝扶掖。奋斗无方向,倒垂旁逸未可料,因此,别人的指点扶持对葡萄的生长和孕育显得尤其重要。‎ 三、四句由新茎枝叶联想到秋初果实累累。欲想桌上成熟的葡萄个圆汁满,果大枝盈,欣享收获的快乐和满足,平时就要不遗余力地搭竹竿,架藤条,引龙须,毋需推辞,不嫌麻烦。‎ 咏物诗,托物言志,本诗也是。葡萄生长需人的架持、扶接,人的成才不也需别人的扶持吗?我们每个人都做伯乐,葡萄何愁不挂满金秋?文学王国又怎能不硕果满园?我们每个人都需别人的扶持也都要扶持别人,如果这样,收获的将是快乐和满足,是人生的丰盈和充实。至此,作者迫切的心情和呼吁也彰显无疑了。‎ ‎《赏牡丹》‎ 疏于虬枝,类比衬托,重在写意,不在绘形,是本诗有别于一般花鸟木石诗的地方。‎ 花鸟木石,穷形尽相,精雕细刻,绘其形,喧其声,描其态,写其味,是此类诗最常见的写法。本诗却脱了窠臼,别有用笔使意。一如写意画,摒其形声色态,专攻精气神灵,构思高出一筹。‎ 一、二句不直书牡丹,宕开一笔,写庭前芍药和池上芙蕖,此二花或以清丽、妖媚不可宜物悦人,或以洁净,可远观不可亵玩著称,然而作者却评之“妖”而“无格”,“净”而“少情”,褒少贬多,非人世真国色,殊天香。如果少褒多贬,令人不禁心疑,“妖”而有“格”者非谁莫属?“净”而多“情”者又冠落谁家?真天香,殊国色的奇异灵秀之葩到底是什么?‎ 三、四句回答读者的设疑和呼唤:此物非他,乃众香国里之牡丹。在正衬“芍药之妖”、“芙蕖之净”后继之以反衬“芍药无格”、“芙蕖少情”‎ 8‎ ‎,评点他花,却意属牡丹。牡丹有庭前芍药之妩媚,有池上芙蕖之洁净,却少了它们的“无格”、“少情”,言外之意,牡丹既有“妖”、“净”之优,又具“有格”、“多情”之专,是为其他花所不具有的,实是令人称奇。如此蓄势造情作者仍嫌不够。以“唯有牡丹真国色”来直接评论,赞叹之情不禁油然勃发,气势充沛。只一个“唯”字,除此无他,点染出牡丹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真国色”的姿容以最美的女子作比,岂但“倾城”更是“倾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花难再得。花容再三睹,一睹醉身,二睹醉心;花期不能误,一误错美,二误伤神。手舞足蹈,吟咏歌赋,牛马若狂,万人空巷。此处没有写牡丹美在何处,没有就细节点染铺排,而以直接评语,以间接烘托其美不可方物,倾城倾国;其格不可比拟,众香国里最壮观。武则天令百花齐放,独洛阳牡丹犹含蓓蕾,遂遭贬谪的传说响犹在耳,写意传神。‎ 花是高格,笔是奇调,诗成绝响。《赏牡丹》当不虚此评。‎ ‎《小松》‎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致被埋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却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里“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世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的“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具有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8‎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显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在深草里的“小松”,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1.什么是咏物诗?就本课四首诗说说各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志。‎ 答案 咏物诗或托物寄情或托物言理。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浓妆淡抹,以求逼真或传神;二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 ‎《子规》一诗主要寄寓了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指责、批判。借助冤魂若皆化为杜鹃则无处安息来说明人世间受冤屈之人何其多的黑暗现实。‎ ‎《葡萄》一诗则借物咏怀,借葡萄“新茎半枯”,需要“倒复扶”,来寄寓作者遭贬后需要贵人援引提携的愿望。‎ ‎《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赞美了牡丹的雍容有格、多情旖旎的特点,进而对其国色天香表达了强烈的赞赏。‎ ‎《小松》托物写人,以小松埋没于深草,无人相识,寄寓了自己虽有才华和志向,却无人赏识,一生潦倒的满腔不平和苦闷之情。‎ 总之,这类咏物诗,往往都是托物寄情,以物喻人,写物其实是为了写人,为了写情,为了说理。‎ ‎2.《赏牡丹》用一半的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为什么?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答案 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义;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两种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来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一种抑此扬彼的对比反衬手法。这在古诗当中极为常见,如黄巢《题菊花》中“此花开后百花杀”。李商隐的《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3.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诗人往往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物与人有某些相似点,试以《葡萄》为例加以分析。‎ 答案 这首诗借物咏怀,借葡萄“新茎半枯”,需要“倒复扶”来表明自己被贬谪后人“蔫”神“憔”,需要贵人援引提携的愿望,即以“新茎半枯、高架复扶”喻“谪而复起”,借“欲满盘堆马乳”更需“添竹引龙须”来表明“若须大食其报,尚须加意栽培”的态度。葡萄春夏之交的生长之状,与诗人被贬谪后希望再“升”再“长”的情态,“高架复扶”与“他人援引”,何其神似!‎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