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5.1.1生命的起源教案1(济南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说出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列举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与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收集杂志、报纸和网络资料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生命的化学进化学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教育,结合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命的起源》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命起源的有关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
10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多媒体展示:原始地球假想图:
同学们请看屏幕:你知道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景象吗?
这是一幅原始地球假想图。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地球诞生之处,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现在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生命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吧!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生1:火山爆发
生2:闪电雷鸣
利用图片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30分钟
生命是如何产生?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这个问题在不断进行探索。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可能产生过疑问,相信你也肯定听说过或从书本、网络寻找过答案,你愿不愿意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进行有效补充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最后展示出有关生命起源的有关说法,如下: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说:
3.化学起源说:
4.宇生说:
你最认同哪种说法?可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生命起源的故事和资料。
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的争辩。
培养学生收集杂志、报纸和网络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
通过讲述和争辩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10
在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和探索中,尽管说法很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也就是化学起源说。
下面我们就一块来探讨学习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及读图5.1-2
交流谈论回答下述问题,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是由哪一位学者提出的?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包括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形成场所、条件、生成物质分别是什么?
4.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
有机小分子物质
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
生成
原始蛋白质 核酸分子
有原始界膜 原始物质交换
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H2 H2O CH4 H2S NH3
无机小分子物质
独立的体系
浓缩凝聚
组成
有机大分子物质
长期积累缩合聚合
形成
教师在学生交流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逐步展示下面的课件,分析每一阶段的形成场所、条件和生成物质。
原 始 生 命
演变
长期演变相互作用
为什么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能产生原始生命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分析讨论:
1.与现代地球上的大气层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什么特点?
2.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
3.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交流,总结
生1: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
生2: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
生3: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及教材进行归纳交流
生1:没有氧气,有甲烷、氨等物质
生2:紫外线、闪电等
生3: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海洋中。
生4:第四阶段。
学生各抒己见
生1:不能
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图片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化学进化学说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原始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原始生命。
10
4.生命起源中最关键、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哪一阶段?
总结归纳:
1.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三方面的条件:
①物质条件即有氨、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
②能量条件即强烈的紫外线、闪电、高温等;
③场所条件即原始海洋。
大家谈:
1.现在的地球还会产生原始生命吗?
2.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的一种类似于细菌的化石是目前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距今约35亿。如右图,有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原始的生命形式可能就像现在的细菌。你认为这种推测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就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大家想一想应如何对待现存生物,尤其是濒临灭亡的生物?
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事实来证明。但是,生命起源于几十亿年之前,我们怎样来证明这么久远的年代里可能发生的事情呢?
美国科学家米勒开创了探索生命起源的新纪元。米勒是如何探究生命起源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知识。
(二)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页“分析与讨论”部分及读图5.1-3,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什么?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象?
生2:有道理。根据目前所知的能够独立生活的生物中,细菌是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结构不可能很复杂。所以说,原始的生命形式可能就像现在的细菌。
生3:保护现存生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交流,
生1:通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氨气、氢气,代表原始大气成分。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生2:模拟了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降雨汇入原始海洋的过程。
生3:烧杯中无色透明的液体逐渐变成了暗褐色,经化学分析发现,这些液体中含有包括多种氨基酸在内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通过同学们各抒己见,加深对原始生命产生条件的认识和对原始生命作出合理的猜想。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和推理能力。
了解米勒实验是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的实验。
学会科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10
2.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程?
3.米勒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什么?
4.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多媒体展示米勒实验装置,学生指图讲解交流问题
小结: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这是生命起源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此以后,类似这方面的研究普遍的开展起来了。我国在生命起源的探究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多媒体展示资料:
1.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人工成功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2.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思考:
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上问题上的这两个成就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大家谈: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
(1)1969年,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
生4: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验证了生命化学进化的可能性。
生:支持第二阶段,既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交流
生1:不支持。根据资料(1)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氢气,没有甲烷和氨气,这样的原始大气在紫外线、闪电的作用下不会产生氨基酸。
生2:根据资料(2)推测,地球上最初的氨基酸可能是有陨石带到地球上的。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逻辑推理能力。
10
登月成功。经研究揭示,月球表面有许多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的。着表明太阳系形成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的甲烷和氨放出,也会立即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线辐射裂解为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
(2)天文学家已发现数十种星级分子(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他们大多数是有机小分子物质。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
以上资料是否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简要陈述理由。
小结: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之谜,它涉及到天文、地质、理化、生物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站在我们今天的地球上来追溯距现在46亿年以前的历史,难度肯定很大。以上介绍的是为大家所公认的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假说和推测。直到今天,人们对生命起源这一古老而崭新的问题仍然在继续研究和探索之中,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着原始大气成分、生命起源于何处等问题又有了新的看法和争论,实事求是的科学争论对于深化认识是非常有益的。我们相信这个千古之谜总有一天会揭开。
展望:原始生命比现在地球上生存的任何一种生物的结构都要简单,那么原始生命又是如何演变为现今自然界中这些形形色色、丰富多彩、高等复杂的生物的呢?这个问题下节课再来研究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
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8分钟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命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生命起源研究的方法。我们更要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
通过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达标测试
1.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 )
A.没有水蒸气 B.没有氢气
C.没有氧气 D.没有甲烷
1.C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回顾所学的知识,
10
2.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3.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
A.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4.原始生命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进行呼吸作用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且能够进行繁殖
5.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 ,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 。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
(3)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2.B
3.B
4.D
5.(1)米勒
(2)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能量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生成,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
(4)D装置是 ,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过程 。
(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 过程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氨基酸 原始海洋
(4)冷凝器 降雨
(5)化学进化
板书设计:
10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让学生课前搜集、课上交流有关生命起源的故事和资料,关于生命起源的新证据等,培养学生收集杂志、报纸和网络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能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再提出问题。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快集中到学习上。
4.有关生命起源的学习,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收集的故事和资料,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收集杂志、报纸和网络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通过讲述和争辩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5.通过“大家谈”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发展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10
6.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片面的理解得到完善,错误的观点得到纠正,思维受到他人闪光点的启迪,而变得更加清晰。学生的潜能最终得到开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