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1(济南版)
一、【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宏观的生态系统,是对前面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符合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知识接触较多。特别学生通过课前制作生态瓶、准备自然风光图片有利于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重点)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表交流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学法及指导】
1、本节课采用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利用课件不断设疑,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探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实例理解、归纳教材,通过图片等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指导学生观察风景图片,记录观察结果,表达交流。指导学生通过表演,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几幅风景图片。
7
(8分钟)
生态系统的概念:
2、【提问】这样的风景,同学们都不陌生。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一只水鸟要正常的生活,和它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因素有哪一些呢?
3、【总结】和一只水鸟生活有关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统称为环境。任何一个生物离不开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4、【反馈练习】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 )
(1)我们校园中的所有生物
(2)一块农田里的肥沃土壤
(3)一个长满杂草、木耳,聚集着蚂蚁、老鼠的阴湿山洼
(4)取自池塘中的一滴水
(5)微山湖
5、【列举】引导学生列举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6、【特别提出】①家里有水草、有鱼的鱼缸;
②生物圈是否属于生态系统?
7、【过渡并板书】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欣赏风景图片,思考并回答和水鸟生活有关的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水草、小鱼、小虾、老鹰等。
思考回答:判断是否是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必须具备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物成分,一部分是无机环境。判断出(3)、(4)、(5)是生态系统。
列举熟悉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条河、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
分析得出:一个养鱼缸、生物圈都是生态系统。生物圈还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通过欣赏风景图,思考得出任何一个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生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用校园、微山湖等学生身边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举出其他生态系统的例子。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一个养鱼缸是“小的”代表,生物圈是“大的”代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生态系统的组成(20分钟)
1、组成
1、【过渡】我们绚丽多彩地球有着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观察你们带来的自然风光图片,思考:它们是否是生态系统?如果是,它们包括哪些成分?(1)活动目的:识别并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
(2)活动提示:
①识别图片中的各种生物,用彩笔划出并标注你所认识的生物名称。
②识别图片中的非生物成分,用彩笔划出并标注名称。
③填出表格,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一】:识别生态系统的成分。
小组出示准备的自然风光图片,标出图片中的生物、非生物成分。用彩笔在画上指示线,并标注名称。
7
(1)非生物成分:
阳光 空气 温度等。
(2)生物成分: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3)各成分的作用及关系
编号
名称
类别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1
2
3
4
…
2、【展示并提问】展示几幅图片,提问哪些成分在图片中未被标出?
3、【讨论】
(1)这些各个组成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学生: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非生物成分、绿色植物、各种动物、腐生的细菌真菌的作用)。
小组内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图片成分构成。
一般的小组都能说出:
1、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
2、生物成分:绿色植物、各种动物。
思考回答图中没有被标出的温度、细菌、真菌等。
合作讨论各成分的作用:(非生物部分:阳光提供能量;水、无机盐提供营养;水域、土壤可为生物提供生活的场所等。
生物部分: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
用学生自己准备的自然风光图,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信任度。
过渡到共同分析老师准备的图片。这样从个例到通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理解教材的重点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7
(2)我们根据绿色植物、各种动物、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们拟人化地称之是什么呢?
5、【特例分析】
①蘑菇、木耳、灵芝属于生产者吗?
②蚯蚓、蜣螂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③寄生的细菌、真菌属于什么?
6、【展示图片、讨论】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大胆设想: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的一个,结果分别是怎么样的?
7、【得出结论】
各成分之间呈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8、【活动】小品辩论赛《争功》、教师按小组分配角色:(旁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9、【小结】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评出优胜小组。
10、【变式训练】展示课前生物兴趣小组自制的生态瓶,提问:
(1)生态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2)水藻和小鱼为什么能较长时间的存活?
物;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腐生的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残体里的有机物等。消费者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通过它们的作用得出: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各种动物被称为消费者,腐生的细菌真菌被称为分解者。
得出结论: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不存在;没有分解者动植物尸体粪便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崩溃;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速度减慢,生态系统可以存在。
小组课前根据剧本《争功》分角色整理组织语言,进行表演。
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分析并回答:(1)生态瓶应放在光下;(2)水藻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分解者分解废物产生无机物再被水藻利用。
先分析各种成分的作用,再拟人化地称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便于学生理解。
特例分析便于清理学生认识上的死角。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的生物是 生产者和分解者。没有消费者生态系统可以存在,只不过物质循环的速度慢。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小品的准备和表演便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并且趣味性增加。
7
生态瓶的展示让书本上的知识一下被拉到学生面前。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延伸拓展(7分钟)
【材料展示】:生物圈2号(Biosphere 2)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占地1.28公顷,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如果你是一位参与创建生物圈2号的科研人员,你将会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引入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
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最终宣告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这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目前地球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生系统。
因此,请大家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善待我们的家园!
思考回答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可能会有:阳光、土壤、、海水、淡水、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通过这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生存;目前地球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生态系统。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力。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当堂训练
(10分钟)
A类:
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阳光、空气、水组成
2、下列选项中,典型的分解者是 ( )
A.草和蕨类植物 B.狮子和鹿 C.老鼠和鹿 D.细菌和蘑菇
3、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 )
A.有机物质和能量 B.水分和无机盐 C.氧气和无机盐 D.二氧化碳和能量
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5、环节动物中的蚯蚓主要食用树叶等腐败物,并把这些腐败物分解为无机物。在这里,蚯蚓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B类:
右图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能够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叫做 。
(2)图中[ ]和[ ]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只能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叫做 。
(3)图中④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因而在
生态系统中叫做 ,这种生态成分主要
7
包括 和 两大类生物。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 等非生物条件。
(5)在生态系统中,你认为哪类生物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
C类: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自制“生态瓶”。比比谁的“生态系统”维持的时间长。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 生态系统: 生物 环境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1、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2、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绿色植物) (各种动物)
分解者
(腐生的细菌、真菌)
九、【教后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在教学中,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无疑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节内容并不难,把生物课堂变成快乐学习的空间,而不是乏味的、被迫的学习场所。我本着从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出发,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1)准备自然风光图片,标出图片中的生物、非生物成分。用彩笔在画上指示线,并标注名称。(2)小组课前根据剧本《争功》分角色整理组织语言,进行表演。在活动中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从而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也对知识点有了透彻的理解,这种效果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
2、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7
十、【附件】《争功》小故事剧本
旁白:“一年一度的草原生态最佳贡献评比大会开始了。首先上来发言的是以猎豹为代表的食肉动物。”
肉食动物:“我们对草原的贡献最大,若没有我们去锻炼那些食草动物们,它们也不会留下强壮的繁衍;若没有我们的粪便以及死后对草提供的养料,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草儿也不会茁壮成长,所以这个最佳贡献奖应该颁给我们食肉动物。”
旁白:“下面抗议声一片。反对声最大的是食草动物,代表:三河马同学。主要抗议食肉动物对自己残酷的杀戮。”
马儿同学说道:“本来草原生态就缺乏水源,好不容易吃点草补充点能量,结果全部消耗在了与食肉动物比赛跑上面了。而这个草原生态最佳贡献大奖应该颁发最应该颁发给我们食草动物的。因为我们吃草防止了草地泛滥的生长,因为我们便便又给予了草地重新生长的机会,呼出的二氧化碳还供给了绿草光合作用。”
旁白:话还没有说完,草本植物的代表青青小草就出来抗议发言了:“在这个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地方,若没有我们为这些动物们提供氧气。防止风雨侵蚀,为那些食草动物们提供食物,到哪里去有这些动物们的生存,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我们是草原的奠基者,也是保持这个生态平衡的原动力,所以,这个草原最佳贡献奖理所应当的颁发给我们。”
旁白:“此话让微生物的代表笑了。虽然他个子小,在正常情况下大家很容易就忽略了他,但是此次为了大会的公平,组委会专程为他准备了巨型显微镜还有超音量的话筒,瞬间让他在这辈子都没有这般的大,这般的声音洪亮过。所以,他轻轻的一笑让在场所有动植物都听见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