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8.1力弹力考点(新苏科版)
学点1 力是什么
现象1:人推车,车前进。
现象2:手向上提箱子,箱子被提起。
现象3: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现象4:用磁铁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
分析与论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问题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__物体__而存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__两__个物体,只有一个物体__不能__产生力的作用。
问题2: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与它们是否接触__无__关。当两个物体不接触时,也有可能产生力的作用;相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不一定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发生力的作用。
学点2 形变和弹力
实验1:用力压一把钢尺使它弯曲;撤去压力,钢尺恢复原状。
图8-1-2
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撤去拉力后,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实验3:用力压一块橡皮泥,橡皮泥被压扁;撤去压力后,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4:(1)如图8-1-2所示,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旁边立放一把刻度尺,记下弹簧自然下垂时的长度即原长;然后逐个增加钩码,使弹簧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大,通过刻度尺读出每次弹簧的伸长Δl。
(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弹簧的伸长量Δl/cm
0
1
2
3
4
5
6
7
8
8.8
9.5
(3)根据所得数据作出图像,如图8-1-3所示。
图8-1-3
分析与论证:(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有的物体能恢复原状,有的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3
(2)通过实验4的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并且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Δl的比值第2~9次都相等,即此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当拉力大于4 N时,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不再成正比,此时将钩码全部取下,弹簧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说明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弹簧将被损坏。
问题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__形变__,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借助仪器才能显示出来。
问题2: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个物体要相互__接触__,二是两个物体之间要互相__挤压__。
问题3: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被拉长后的长度,而是指弹簧长度的__变化量__,即弹簧被拉长后的__长度__减去弹簧的__原长__。
问题4: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__强弱__和形变量的__大小__有关。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__大__,产生的弹力也越__大__。
学点3 弹簧测力计
活 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步骤1:使用前,轻轻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以免指针被外壳卡住,造成读数错误。
步骤2: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
步骤3:认清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以便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4: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应校正“0”点。
步骤5: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指针和外壳无摩擦。
步骤6: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板垂直。
步骤7:正确记录测量数据。
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__长__,也就是弹簧的伸长量跟其受到的拉力成__正__比。所以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__均匀__的。
问题2: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否则要校正“0”点,若调不到“0”则要记好__零点__误差。
学点4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现象1:如图8-1-4甲所示,网球比赛中,球拍将网球击扁。
图8-1-4
现象2:如图乙所示,人压跳板,跳板发生形变,弯曲的跳板将人弹起。
分析与论证:(1)球拍将网球击扁,使网球存储了能量。
(2)弯曲的跳板将人弹起,说明了跳板具有能量。
问题1: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玩具车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弹性势能__。
问题2: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弹性形变的__程度__,
3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__大__,其具有的弹性势能也就越__大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