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物理9.3力与运动的关系导学案(新苏科版)
基本
环节
基 本 内 容
组织教学
知
识
梳
理
【导学目标】
1、会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导学重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导学难点: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智
慧
碰
撞
活动一:
1、 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
(1) 力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一本物理书放在课桌上,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手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3)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 。(改变或不变)
(4) 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说出三个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
自
主
展
示
3、 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
1.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除此之外,力还有哪些作用效果?
学生观察课本P69页图9-7回答下列问题
(1) 火箭发射时,在推力作用由 变为运动.
(2) 列车进站时,在阻力的作用下由 变慢,最后 下来;
(3) 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 。
可见:力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4 -
拓
展
延
伸
1. 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是:
现实世界中_________(有/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如果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一定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且它们相互__________.
(1) 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状态.
(3) 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___________.
情
感
升
华
【巩固反馈】
4、 强化变式训练(检测案)
1、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改变或____________改变,符合其中一条就是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一定要对物体____________。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
3、如下图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下图(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下图(c)和(d)所示。
由图 (a)、(b)或图 (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木块和水都具有 性质。
- 4 -
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
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2、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2N的钩码.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①
匀速向上运动
2.0
②
匀速向下运动
2.0
③
加速向上运动
3.5
④
加速向下运动
1.4
⑤
减速向上运动
1.6
⑥
减速向下运动
2.8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 -
(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_.
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
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 D.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
反
思
与
心
得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