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语文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初三下语文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三下语文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教学目标 ‎1、掌握与孟子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学习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难点) 3、正确评价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从而加强自身的道德培养。(重点)‎ 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来关注这些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苟得( ) 辟(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 ( ) 不屑( ) 乡为身死( ) ‎ 三、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4、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      ‎ 3‎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六、达标检测 ‎(一)(10分)‎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之 蹴 辩 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1分)‎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________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__________ ”比“_________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 ‎ ‎(二) (10分)‎ ‎1.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2分)( ) ( )‎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19《鱼我所欲也》‎ 四、1、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2、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4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六、达标检测:‎ ‎(一)1、加.之,结构助词,的。 蹴,用脚踢。辩,通“辨”,辨别。 已,停止,放弃。2.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举例 义 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也可。)‎ ‎(二) 答案:1、B D2、(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宁愿)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2)过去宁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它。 3、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4、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