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21课《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下语文21课《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下语文21课《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重点)‎ ‎  2.了解《左传》,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重点)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难点) ‎ 学习过程:‎ 一、文本链接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 知识积累 1、 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 彼竭我盈(      )夫大国,难测也(       ) 2、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                     (8)望其旗靡             3、 解释下面的古今词语 (1)牺牲玉帛   古:                    今:                 ‎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            今: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              今: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                    今:                 (5)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                    今:                 (6)忠之属也   古:                    今:                 4、 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三、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提出问题。理清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内容 ‎2、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3、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四、合作探究 ‎1、  鲁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 ‎3.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五、拓展延伸 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七、达标测试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 1.词语理解。‎ ‎ ⑴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 ①遂逐齐师 ( ) ②公问其故 ( ) ③望其旗靡 ( )④公输盘诎 ( )‎ ‎ ⑵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 ②例句:以牒为械 ‎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 ⑴夫战,勇气也。‎ ‎ 译文: ‎ ‎ ⑵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译文: ‎ ‎ 3.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 ‎ ‎ ‎ 4、.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 答:(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 ‎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 ‎21.《曹刿论战》参考答案:‎ 三、2、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3、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四、1、首先要重视士气。要“一鼓作气”,因为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勇气十足,是战斗的最佳状态;而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泄完了,所以进攻要等敌人击完三遍鼓时,我们再进军。‎ ‎ 另外,还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当齐军大败,纷纷溃逃之时,曹刿没有马上要庄公率军追击,而下车观察敌军的车辙是否纷乱,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溃退的齐军是否有诈,然后再追击齐军。‎ ‎ 通过齐鲁“长勺之战”,说明只要能取得人民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制造并利用有利的战机,弱军也能打败强军,小国也能打败大国。‎ ‎2、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 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3、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不敢夸大数目,总是诚心诚意,这些本身和战争的取胜没有关系。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足见其迷信、愚腐的特点。在战斗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要盲目出击,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  另外,“长勺之战”的胜利没有曹刿不成,而曹刿能够参政、议政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不无关系。从文中不难看出,曹刿并非“肉食者”,国家危难之时,他能挺身而出,固然可颂,但如果鲁庄公一意孤行,拒不接受这样一个平民的意见,出战不带他去,战斗中也不听他的建议,那战斗的结果就会是另一样了。‎ 七、达标测试题参考答案 ‎ ‎ 1.⑴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通“屈” ⑵①B ②B 2.⑴战斗,靠的是勇气(或:打仗,要靠勇气。) ⑵我知道您抵抗我的办法,但我不说(或:我知道您怎样对付我,可我不说)。 3.⑴鲁国依靠曹刿沉着、果断(正确)地指挥,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⑵楚王知道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进攻宋国的决定。 4、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善于抓住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 ‎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