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下历史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环 节 学 生 学 习 内 容 及 要 求 学情预设 学习 目标 第10课、知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记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第11课、知道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改革,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12课、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记住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重难点:‎ 第10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11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2课、对外开放的格局,加入世贸组织 第13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第14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邓小平理论 法律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有关法律 学法指导:1、自学法2、识图法3、阅读法4、小组探究 定 向 自 学 ‎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第一课时)‎ 基础部分:(A 、B、C三层必做)‎ 一、 真理标准讨论:‎ 1、 原因:(1)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 的错误 ‎(2)、粉碎“四人帮”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 ”的方针,继续坚持“左”的错误。‎ ‎2、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 是检 7‎ ‎ 定 向 自 学 ‎ 定 向 自 学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 的错误观点。‎ ‎3、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是:‎ (1) ‎、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 运动 (2) ‎、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 ‎ 基础。 ‎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地点 ‎ ‎2、内容:‎ (1) ‎、确定了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 ‎、停止 ,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 (3) ‎、提出 总方针 (4)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1)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 ‎ (2) ‎、标志着我国进入 建设的新时期。‎ 提升部分:(A 、B层必做,C层选做)‎ 阅读材料 ‎ ‎ (1) 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 (2) 他的领导地位是哪次会议确定的?这次会议上我国国家领导人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影响?‎ (3) 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的是什么事件?‎ ‎ 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 (第二课时)‎ 基础部分:(A 、B、C三层必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 持 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2、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展开。‎ 3、 方式:在农村实行 ,它后来逐步完善为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是 ‎ ‎ 。‎ 7‎ 定 ‎ 向 ‎ 自 ‎ 学 ‎ ‎ 定 向 自 学 ‎ 定 向 自 学 ‎ ‎5、农村改革日益向 、 、 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 1、原因: 的推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2、乡镇企业的崛起影响:‎ ‎ 改变了农村 的产业结构,推动了 ‎ ‎,促进了国家的 进程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2)全面展开的时间: ‎ ‎(3)改革措施:‎ 所有制: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以 ‎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管理体制: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形成了 ‎ 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 2、 国有企业改革:‎ (1)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 成为重点。‎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勾在书上) ‎ 四、民营企业的勃兴:‎ ‎ 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作用是什么?(勾在书上)‎ 提升部分:(A 、B层必做,C层选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协议书出现在何时何地?‎ ‎(3)材料二中协议书签订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中“大包干”‎ 7‎ 定 向 自 学 ‎ 定 向 自 学 ‎ 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什么情绪?‎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原因是什么?‎ ‎ ‎ ‎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第三课时)‎ 基础部分:(A 、B、C三层必做)‎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 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1980年,建立 、 、 、‎ ‎ 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 。‎ 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 尤为典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1984年,进一步开放14 城市。次年,又将 、 、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90年代,以 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 ‎4、特点: 、 、 的新格局 ‎5、2001年,我国加入 。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 ,同时也带来了 。‎ 提升部分:(A 、B层必做,C层选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 ——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上的讲话 ‎(1)作出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在哪次会议上?‎ ‎(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是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领导人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 ‎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7‎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 ‎ ‎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 (第四课时)‎ 基础部分:(A 、B、C三层必做)‎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 、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2、新时期的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 ‎ ‎ 3、 成就:‎ ‎ (1) 年颁布的新宪法,规定了实行 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 。‎ ‎ (2)、1986年颁布了《 》,规定人们在一切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勾在书上)‎ ‎ (3)、1979年颁布了《 》。1997年做了较大修订,规定了哪三个原则?(勾在书上)‎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确立制度: 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 ‎2、1982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与民主党派“ 、 、 、 ” 、‎ 的方针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 ‎ 这是 ,也是 ‎ 4、 政治体制改革:‎ ‎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 ‎ (2)改革的目标(勾在书上)‎ ‎ (3)改革的重点(勾在书上) ‎ 提升部分:(A 、B层必做,C层选做)‎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座各位同志,多年来同我们党亲密合作,积极建言献策,对我们党的工作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习近平在‎2月28日民主协商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 ——习近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八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7‎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共邀请“在座各位同志”共商国家大事,是哪一政治制度的体现与要求?‎ ‎(2)列举一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据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统一祖国的历史任务,制定了一项什么政策?‎ ‎(4)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什么?‎ ‎(5)依据材料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怎样做?习主席对广大青少年的期望是什么?‎ ‎ ‎ ‎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第五课时)‎ 基础部分:(A 、B、C三层必做)‎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制定: 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2、内容: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勾在书上)‎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哪三步走?(勾在书上)‎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党的 ‎ ‎2、地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 ‎ ‎ ‎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7年, 与世长辞。‎ ‎2、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1、农业: 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 ‎2、工业: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3、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 位, 大为提高。‎ 提升部分:(A 、B层必做,C层选做)‎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新城/……”‎ ‎——歌曲《春天的故事》‎ 7‎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老人”指谁?1979年“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事?‎ (2) 结合材料二回答材料一中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什么?‎ (3) 依据材料二回答: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4) 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检 ‎ 查 ‎ 讨 ‎ 论 ‎1、小组对子交叉检查勾画情况,预习完成情况。‎ ‎2、小组合作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讨论完成。‎ ‎3、定向自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交全班解决。‎ ‎ ‎ ‎ 展示 反馈 展示定向自学问题。‎ 反思 总结 学生反思(从收获与不足两方面):‎ 教师反思(从教法与问题方面):‎ 友情提示:复习定向自学所学的内容 ‎ ‎ ‎ ‎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