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教师寄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习目标:
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通过学习,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
前提:我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 、
民族关系: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提出:
实施:
意义:
党的民族政策:
战略: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发展
西藏
内蒙古
云南
各民族
共同发展
发展表现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2.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
三、小结
歌谣记忆法
56个民族56朵花,平等团结是一家,
区域自治是国策,共同发展变化大,
16
如今西部大开发,各族人民乐开花
四、达标测试
1.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2. 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建国62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针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8.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赵梦桃
9.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16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军进入拉萨时,不少人见到拉萨街头人与狗抢食吃的场景,也有人见到逃跑的农奴被抓住后,激动地说:“解放军是神兵,是天菩萨派来拯救我们的。”
——摘编自搜狐新闻网
材料二 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3头奶牛、1头牦牛、13只绵羊和4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家电家什。”
——摘编自中国军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当时拉萨人民生活状态如何?这个地区的解放是在何时得以实现的?在他们心中,解放军是什么样的形象?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民生活状况又如何?他们所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
(3)当今一小撮“藏独”分子借奥运之际大搞分裂活动,对此你有何想法?
学后反思
16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师寄语:“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主权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学习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
背 景:解决 、 、 问题,实现 ,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提出者:
含 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制度,
、 和 实行 制度。
意 义:
“一国两制”的构想
历史意义:
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年 月 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回归
香港澳门
回归祖国
年,中葡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年 月 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 议一议:“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2.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三、小结
16
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本课知识,可用下列图示来梳理知识点,做到提纲挈领。
歌谣记忆:
改革开放设计师,统一祖国探路子,
“一国两制”好方式,港澳回归雪国耻。
四、达标测试
1.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A B C D
2.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方针 D.经济特区
3.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
A.深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4.“一国两制”的构想能够在香港、澳门成功运用的原因是( )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2)国际社会的干预 (3)英国、葡萄牙政府主动归还 (4)“一国两制”构想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A.(1)(2) B.(2)(3) C.(3)(4) D.(1)(4)
5.2009年,在澳门热烈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6.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请回答: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
(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国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16
9.阅读下列材料: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陶,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请完成:
(1)材料中的“我”“母亲”“海狮”各指什么?
(2)“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
(3)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后反思:
16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师寄语: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学习目标
1.了解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2.理解“一国两制,了和平统一”方针的含义、原因以及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对台基本方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列表记忆:海峡两岸关系)
海
峡
两
岸
的
交
往
对台
基本
方针
政策
毛泽东:确立了争取用 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
邓小平:形成了“ , ”的对台基本方针。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 主张。
两
岸
关
系
的
发
展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
1990年台湾成立
1991年大陆成立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 共识。
1993年 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目前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急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从目前来看,你认为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的主要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样评价“台独”行为?请你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前景的看法?
2.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三、小结
16
面对如诗如画的宝岛台湾,老师也想用一首诗表达一下心声,“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两岸暂时的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最后让我们用歌声祝愿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四、达标测试
1.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神龛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3.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 )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4.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6.20世纪80年代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哪项国家方针?( )
A.“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B.“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阅读下列材料: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
16
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清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
(2)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现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回答:
①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谁最终率军收复了台湾?
②近代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
③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④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⑤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⑥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试卷上的有的原话)
学后反思:
16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复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与巩固 背景:中国有 个民族,以 族为主体,各民族
民族区域 含义:
自治的实行 意义
我国建立了 个省级行政区。
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 百万农奴当家作主。
各民族 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 基地
共同发展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 基地
著名援藏干部 被称为活菩萨。
民族团结
提出者:
“一国两制”含义:
意义:
年 月 日从 手中收回香港
港澳回归 年 月 日从 手中收回澳门
港澳回归的意义:
港澳回归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
对台政策 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 ”政策,隔绝状态被打破。
两岸交往 年,汪辜会谈。
1992年对“ ”达成共识。
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
海峡两岸
的交往
二、典型例题剖析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
材料二: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材料三:2005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陈水扁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台独”逆流。
——《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在完成哪一重大历史活动后的心情?
(2)在近代,台湾是这样割让给日本的?又是如何回到祖国怀抱的?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中“逐荷夷”“复先基”等有效信息及材料出处可知答案。
(2)通过教材和所学知识,近代台湾与大陆曾有两次分离,一次收回。“两次分离”分别指《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和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至今未能回归。“一次收回”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在哪些地区得以成功运用,据所学知识即知答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4)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源自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情感等。答出该意思即得分。当今祖国未能统一与“台独”势力和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活动有关,但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祖国必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香港和澳门回归。我认为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平统一,二是武力统一。(4)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回归的主要动力。(或答出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和紧密的联系,或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也可)阻碍因素主要有:“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
三、当堂检测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16
3.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A
B
C
D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 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6.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民族聚居的对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⑵依据你所学知识,除了材料中的民族政策,我国对少数民族还采取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中的天路指什么?此路是在中央的什么伟大决策指导下建成的?
8、阅读下列材料:
16
材料一:
材料二: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统一。”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这两个事件出现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为推进统一大业在20世纪90年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⑶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四、学后反思
附:11——13课学案答案
第11课 民族团结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有: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12个。
意义:有利于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实现各民族生活的共同富裕;实施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西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的稳定等。
16
建议:进一步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帮助他们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民族经济;中央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要给予大力的支援,更好的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四、达标测试
1.C 2.A 3.A 4.D 5.C 6.C 7.D 8.A
9.(1)答案:民族区域自治。(2)十一届三中全会。西部大开发。
(3)答案示例: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等。(只要符合题意,写出2条或以上的建议的,表述准确即可。)
10.(1)生活困苦,条件恶劣,地位低下;1951年5月;“菩萨”或“神兵”的形象。(2)今天拉萨人民已经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四、达标测试
1.B 2.C 3.A 4.D 5.B 6.C
7.(1)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155年。
(2)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等。
8.(1)“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9.⑴“我”指的是香港;“母亲”指的是中国;“海狮”指的是英国殖民者。⑵1997年7月1日。(3)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元朝时,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战胜利后,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综上所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2))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煽动;国际反华势力的影响和干预。
16
(3)任何想把台湾分割出去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这种做法只能受到世人的唾弃。
(4)台湾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原因: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都渴望统一,“台独”不得人心;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榜样;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增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2.港、澳、台三个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际事务属中央人民政策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不同的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四、达标测试
1.A 2.A 3.C 4.A 5.B 6.D
7.(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
(3)屈辱的外交。(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
8.(1)元朝时;驻藏大臣。(2)①荷兰。郑成功。②《马关条约》。③抗日战争胜利后。④国民党在内战失败,败退台湾。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三、当堂检测
1.A 2.B 3.B 4.B 5.B 6.A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3)青藏铁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8.(1)图一1997年,图二1999年;政治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1992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就开展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