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 流域和 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 经济,并最早培植了 和 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 。
(3)许多 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 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 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① 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和 农具。
② 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的收获的 以及播种工具 ;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
③唐代出现的 ,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 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 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 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 在秦国变法,废除 制,确立了 。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 制,国家授田给 ,农民承担 。
2、土地兼并
- 5 -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 方式剥削农民。总之,土地兼并根本原因是 。
(2)概况:贵族、 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3)影响:
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②造成 和劳动者的分离,使得无数小农破产,导致 的严重破坏。
③促使政治家进行改革,缓和 造成的社会矛盾。
④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 ”的口号,包含
的内容。
知识点四:沉重的赋役与力役——赋税制度
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保障。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 的主要来源。
2、徭役剥
(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 劳动。
(2)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二是兵役。
3、影响:
(1) 农户缴纳的 ,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劳动者 ,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正常的 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 ,引起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 原因。
知识点五:水利事业
1.水利兴修与管理
(1)远古时期,据说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 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 工程和郑国主持的 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两汉时期, 地区灌溉渠道具有合理的规划;关中农民创造出“ ”; ________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2.灌溉工具的革新:古代中国发明了众多的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北方使用 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
2)宋代: 3)明清:
(三)抛砖引玉:
抛出问题
引出问题
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互学引导:
生生互学
师生导学
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5 -
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活学辅导
1、举一反三: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
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
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3).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自由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4).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5).唐宋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很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劳动力过剩 B、土地资源过剩 C、土地兼并严重 D、封建土地私有
2.疑难解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 5 -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答案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点一:
黄河、长江 、农耕 、粟 、水稻 、耒耜 、民众耕作 、新石器。
最基本 、生产 、生活 、农业经济。
知识点二:
1、刀耕火种 、西汉 、春秋战国 、牛耕 、铁制 、汉、曲柄锄 、大镰 、耧车 、耦犁(二牛抬杠)、 曲辕犁。
2、农业耕作技术 、 农业经济、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 、革命性。
知识点三:
1、井田制 、商鞅 、井田 、土地私有制 、均田制 、农民 、赋役
2、地租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官僚 、地权 、农耕生产秩序、
土地兼并 、平均 、平均地权。
知识点四:
1、物质、 财政收入 。 2、无偿 。 3、赋税 、服事徭役、经济生活 、土地 、直接。
知识点五:
1、灌溉 、都江堰 、郑国 、关中 、井渠、 王景。
2、立井水车、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
抛砖引玉:
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
(3)水利工程的兴修。 (4)生产工具的革新与技术的进步
- 5 -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地主土地所有制。 (2)赋税徭役的沉重。 (3)社会环境动荡。
(4)土地兼并严重。 (5)自然灾害的侵袭等。
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提示:(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5)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6)精耕细作农业
举一反三:
1、D 2、A 3、C 4、C 5、D
疑难解惑
(1)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等。
(2)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常因水旱灾害、急征暴敛或土地兼并而破产。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