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时间
状况
原因
中国同时期的状况
启示
五十年代
中国50年代的探索及成就?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
地位下降
70年代中国处于什么时期?经济状况如何?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缓慢回升
80年代中后期
逐渐好转
九十年代
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局面?
【交流讨论】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课堂达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是( )
A.西部和南部 B.西部和东部 C.西部和北部 D.东部和南部
3.大幅提高油价引发1974—1975年经济危机的地区是( )
A.远东 B.近东 C、中东 D.美国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 ( )
3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德国
5.20世纪 年代以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 )
A. 60 B.70 C.80 D.90
6.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 信息化和电汽化 B.智能化和信息化 C. 信息化和全球化 D.电汽化和全球化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的有利因素是 ( )
A.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B.战后初期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3/4
C.1945—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
D.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调整经济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
A.经济地位下降 B.大量工人失业 C.受通货膨胀困扰 D.成为最大的负债国
9.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现状包括( )
低通胀 低失业率 财政赤字减少 高增长率
A. B. C. D.
10.下面关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论断错误的是 ( )
A. 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北部繁荣
B. 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
C. 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
D. 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经济时代
【资料】
历史上历次战争对美国经济所起的拉动作用
战争对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种沉重的代价和制约,但是,这条规律唯独对美国不适用。从历史上考察,战争多次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美国走出大萧条,确立了其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位,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50%;朝鲜战争后,美国的生产增长率从-7%提高到10%,经济增长期从1953年持续到1957年;长达8年的越南战争使美国两次陷入衰退,战争结束又使经济维持了近7年的增长;海湾战争前夕,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战争后经济迅速回升,并且创造了历史上最长的连续10年的经济增长记录。
战争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经济的发展周期。美国经济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周期,战争只能暂时加快或延缓经济周期,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经历了9次收缩期和8次扩张期(从1950年起计算),前面提到的几次战争以及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均与美国经济周期紧密相连。但战争有时也会延缓美国经济的增长。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扩张期,但庞大的军事支出拖累了经济增长,使美国的生产增长率从1965年的9%下降到1970年的-3%。
新经济
3
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并认为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但是,“新经济”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应用。
“新经济”不仅仅是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增长现象,也是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一种深刻变化,同时也是一种“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交互并存的经济。其特征包括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等。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模式,“新经济”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
其次,企业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了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
再次,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