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的讲解,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一、自学展示: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治区。
3.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 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新中国建立后,
实行 的政策。
5、.中央提出实施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合作学习:
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三、质疑导学: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四、学习检测: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 )
A. 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
A.援藏干部的代表 B.援蒙干部的代表 C.援疆干部的代表 D.援回干部的代表
4、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2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隔离 C、地区部落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6、西藏彻底废除农奴制是在( )
A、民主改革以后 B、和平解放以后 C、过渡到社会主义后 D、改革开放后
7、我国划分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8、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9、下面一段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有7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国策,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机关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外事务。我国的民族自治机构可分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区三级,共设立了西藏、云南、新疆、青海、广西等省级民族自治单位。
10、连线题: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