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学法
指导
学习目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学习重点:
苏联改革的背景、过程;
学习难点:
苏联改革的评价,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自主学习提纲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①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
内容
农业改革
①
②
③
④
工业改革
①
②
③
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
①改革没有突破旧体制;
②
③
④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景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鲁晓夫改革混乱
措施
工业领域:
农业领域:
评价:1.积极:前期收到一定效果
2.局限性:
①
②
阅读教材填充
5
③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是什么?
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②
措施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结果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政治改革: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
5
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三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当堂达标
1.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归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批判斯大林造成国内思想混乱
C.个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
2.下列事件与赫鲁晓夫有关的是
①参加苏共“二十大” ②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 ④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的共同点有
①改革都导致了苏联政治局势的失控 ②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③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了改革 ④改革中都提倡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
5
①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 B.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
C.没有改变斯大林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6.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有
①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②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③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7.下列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C.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8.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表明
①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 ②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④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分析三者改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同:(1)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2)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1)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2)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5
(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