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导学案(岳麓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导学案(岳麓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导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 2.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 3.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影响;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2. 认识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结合不同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全面认识这一政策。‎ ‎【学习重点】‎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原则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 ‎【学习难点】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自主学习】‎ 一.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____________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 ‎(2)成就:建国一周年时,已同________等17国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在同____________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____________、互不侵犯、____________、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与实践 ‎①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超越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_________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实践:A、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______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B、1955年参加在_____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以______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达成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二、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⑴背景 ‎①1945年4月,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草拟了《_____________》。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 之一。‎ ‎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没能恢复。‎ ‎③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 7‎ ‎⑵恢复:1971年第 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23国提出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的缓和 ‎⑴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⑵进程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___________》,前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双方都不应在______地区谋求霸权,美国对______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提出异议。‎ ‎②1978年12月中美发表《_____________》,‎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⑶影响: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对抗,走到了合作的起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日本的外交政策,促进了中日建交的实现。‎ ‎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_________访问中国,签订了中日《___________》,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三、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1、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⑴总体概况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____外交,并按照“平等互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思想原则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也合作。‎ ‎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扩大同________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加强同这些国家的关系。‎ ‎⑵典型事例 ‎①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__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促进了该组织的健康发展。2002年,在中国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成立中国—东盟___________,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⑴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反对____________。‎ ‎⑵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同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建立不同类型的“___________”,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⑶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⑷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_____________》的宗旨和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延伸拓展】‎ ‎1、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原因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7‎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70年代:中国的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4)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特别提示: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结合不同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全面认识这一政策。‎ ‎2.中美关系的改善 改善原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改善标志: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产生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存在问题: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 ‎【达标训练】‎ ‎1.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 A.朝鲜 B.苏联 C.印度 D.日本 ‎2.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3.牛军在《论1945年至1955年中国外交的“内向性”》中说:“为了改善与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接国家的边界问题的政策、处理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以及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1955年的□□□□达到了最高潮。”文中的“□□□□”应该是(  )‎ 7‎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4.下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 ③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①联合国 ②欧盟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表现在(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8.围绕下面历史场景出现的原因,学习小组得出四个结论,指导教师应予以纠正的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②所有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③美国政府孤立新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右图所示。此战略设想主张(  )‎ 7‎ A.放弃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10.法新社首尔‎2010年8月5日电 中国是朝鲜最亲密的盟友兼贸易伙伴,而且一直拒绝在“天安舰”沉没问题上同国际社会一起谴责平壤。北京对美韩军演表示了关注。原本演习要在将中国与朝鲜半岛分开的黄海举行,但在北京提出抗议后,演习移到了日本海举行。这表明中国(  )‎ A.实行政治结盟外交政策 B.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能左右地区局势发展 ‎11.“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10分)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政的延续,还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分别指出新中国取得上述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3分)‎ ‎(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2分)‎ 7‎ 第 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导学案参考答案 ‎1.解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宣布承认新中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答案 B ‎2.解析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克服了帝国主义制造的种种矛盾获得成功。答案 A ‎3.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时间“1955年”,由此判断是万隆会议,故选B项。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A项;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是2001年,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是1971年,排除D项。 答案 B ‎4.解析 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时代背景分析,前四项都符合当时的特点。至于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是中美建交之后的影响,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 A ‎5.解析 欧盟是欧洲地区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中国与其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但不能说中国在欧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①③④分别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中亚地区稳定的组织,中国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 B ‎6.解析 ①是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来的,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定。答案 D ‎7.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 C ‎8.解析 ②的表述不正确,应是“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不是“所有亚、非、拉国家”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第26届联大召开于1971年10月,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④不是其原因答案 B ‎9.解析 由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来看,我国一直推行“无敌国”外交,采取不结盟政策,排除A;由“亚欧经济合作组织”,可知我国的外交不仅仅局限于亚太地区,可以排除B;“和平鸽”战略中没有涉及到联合国,排除C;由亚欧、亚太、亚洲可知,我国的外交战略主要致力于开展新型的区域合作。答案 D ‎10.解析 A、D两项说法本身错误,容易排除。结合材料可知应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选C项,B项与材料不相符。答案 C ‎11.解析: 材料中“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说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已经超出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②③④正确,①与苏联建交是在建国初,体现的是“一边倒”的政策,与材料不符。答案:D ‎12.解析:本题易错选C,错因主要是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解答此题要逐项分析三大政策的内涵, “另起炉灶”的含义即指“不承认 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故B符合题意。【答案】:B 7‎ ‎13.答案 (1)图一: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确认并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图二: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影响: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图三: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为我国积极参加多边经济活动和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2)图一: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敌视、封锁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图二:美苏争霸,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中苏关系恶化。图三: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