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练习二十八第第l~4 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经历整理因数与倍数有关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重点:能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 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程 批注 一、引入课题 ‎1.整理本册所学内容 师:本册教材中新知识我们己经学完了,同学们,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准备怎样整理这学期所学的知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片刻,再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整理所学的方法。‎ 师:在本册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你主要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指名回答)‎ ‎3.自我评价 师:你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如何?在学习中有什么成功做法或存在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4.揭示课题 教师简述本次期末总复习的课时安排、复习内容、复习目的和复习要求后.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二、指导复习 ‎1.梳理基本概念.‎ 出示教材第116页第l 题,让学生按题意要求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指导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以下知识结构图:‎ ‎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 因数 ‎ 因数和倍数 质数和合数 ‎ 奇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 ‎ 偶数 ‎2.解析疑难点。‎ 师:这部分内容概念众多,在概念的理解上,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l~4 题。‎ ‎1.第1 题: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与同伴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第2 题: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或错的理由,以加深认识。‎ 对的。‎ ‎3.第3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说一说是怎么找的。‎ 学生说完后,教师强调以下两点 ‎(1)两个数如果只有公因数1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 ‎(2)两个数如果成倍数关系,较小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第4 题:本题是两个数公倍数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 因数 ‎ 因数和倍数 质数和合数 ‎ 奇数 ‎2、3、5的倍数的特征 ‎ 偶数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 第二课时——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 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及教材第118 ~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5 ~8 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相关知识。‎ 教学教程 批注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 二、指导复习 ‎ ‎1.梳理知识要点。‎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 ‎(2)全班反馈。‎ ‎(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记录的内容,教师适时做好补充)‎ ‎2.反思交流。‎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 ‎(3)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4)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你能举例说明吗?‎ ‎(5)通分和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答疑解难。‎ 师: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巩固练习 ‎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8 ~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5 ~8 题。‎ ‎1.第5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2.第6 越: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在线段上描点,再组织反馈。通过反馈、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3.第7 题:先让学生填空,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填写的依据。‎ ‎4.第8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认为哪些知识最重要?哪些知识你感到理解起来最困难?‎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 真分数 ‎ 分数 ‎ 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整数) ‎ ‎ 通分 ‎ 基本性质 约分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 第三课时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及教材第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9 、10 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相关知识。‎ 教学教程 批注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指导复习 ‎1 .梳理知识要点。‎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回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 ‎(2)全班反馈。‎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2 .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再举相应例子加以说明:‎ 教师强调: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3 .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师:你认为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后,教师举相应例子加以说明:‎ 教师强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能简便运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9 页“练习二十八”第9 、10 题。‎ 第9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反馈。‎ 学生在独立练习时,教师巡视班级,及时发现学生在分数加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反馈时进行针对性指导。‎ 反馈时,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 .第10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郁应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提问: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体会?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你认为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强调注意点。‎ 板书设计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意义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计算方法 ‎ 分数加、减法 意义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计算方法 ‎ 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合分数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 第四课时——空间与图形 教材第119~120 页“练习二十八”第l1、12 、13 、14 、16 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掌握对称的知识,对图形的旋转有更深入的认识。‎ ‎2 .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能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能恰当地使用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 .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教程 批注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空间与图形。本学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我们逐一地来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 ‎1 .梳理知识要点。‎ ‎(1)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知识。‎ ‎(2)全班反馈。‎ 指名说说,教师根据学生回顾整理板书。‎ ‎2 .交流反思。‎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1)你能分别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玛?‎ ‎(2)你认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① 要注意正确地应用所学的的公式,求表面积用表面积公式,求体积要用体积公式。‎ ‎②要注意单位统一,当长、宽、高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 ‎③ 在求与表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要报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9~120 页“练习二十八”第l1、12 、13 、14 、16 题。‎ 四、课学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找们整理和复习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部分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能说说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总结。‎ 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 ‎ 含义 轴对称 ‎ 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变换 起止位置 旋转 点 ‎ 方向 ‎ 角度 ‎ 特征: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长方体 正方体 ‎ 不同点 ‎ 关系:‎ ‎ 长方体 S=(ab+bh+ah)×2‎ ‎ 长方体和正方体 表面积 ‎ 正方体 S=6a2‎ ‎ 长方体 V=abh ‎ 应用 体 积 ‎ ‎ 正方体 V=a3‎ ‎ 正方体 V=a3‎ ‎ 容 积 长方体 V=abh ‎ 正方体 V=a3‎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 第五课时 观察物体与统计 教材第120~121 页“练习二十八”第17 、18 题及思考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了解其优点及绘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复习重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复习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教程 批注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观察物体和折线统计图这两个单元的知识,你们感兴趣吗?‎ 二、指导复习 ‎1 .复习“观察物体”。‎ ‎(1)知识要点复习。‎ 师:通过“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 引导学生回忆以下两个知识要点:‎ ‎①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看到形状是不同的。‎ ‎②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6 页第2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对于第( 3 )小题,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推算过程。‎ ‎2 .复习“折线统计图” ‎ ‎(1)知识要点复习。‎ 师:关于“折线统计图”这单元,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 ‎①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 折线统计图 ②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对图中反映的现作出简单分析。‎ ‎③能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2)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7 页第4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以下两点:‎ ‎① 要标明图例。‎ ‎② 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先描点,再分别依次连线。‎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0~121 页“练习二十八”第17 、18 题及思考题。‎ ‎1 .基础练习。‎ ‎(1)第17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看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我国2000~2010 年学龄儿童人数和入学人数都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 ‎(2)第18 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2 .拓展练习。‎ ‎(1)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解题过程。‎ ‎(2)让学生自学教材第121 页中“生活中的数学”,并组织交流自学收获。‎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与统计 ‎ ①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 ‎ ‎②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①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折 线 ‎ 统计图 ②能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对图中反映的现象作出简单分析。‎ ‎ ‎ ‎ ③能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后反思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