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八中2016届高三语文10月阶段检测(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枣庄八中2016届高三语文10月阶段检测(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 高三语文试卷 2015年10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14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共2页,请按照题目要求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共2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题。‎ 阅读青春少年的文字,我仿佛感觉到自己正在做着突围的挣扎,身上的铠甲在松动,在一片片地 甲 。日新月异,带给年少的心,是刺激,是新鲜感与陌生感。初生的牛,狂野不羁,为显示自己的存在,常常不惜挑衅虎的威仪。为何“自古英雄出少年”而不是“出老年”?答案是老年再也不会那么贸失前冲了,而是患得患失,踯躅(zhú)不前,似乎一枚树叶 乙 下来,都能砸伤自己的头颅。人不是越活越胆大,而是越活越胆小。脑子里横竖着太多的条条框框,心灵中积攒了太多的清规戒律,久而久之,貌似自由的人,其实已深陷精神的囹圄(yǔ)。‎ 年岁宛若一道正在垒砌的墙,越垒越高。坐在高墙里的“囚徒”,总喜欢对墙外的物事指手画脚,使出浑身解(jiě)数,动之以情劝谕,晓之以理教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墙外正在撒欢的后生,也能进入到墙内来,并被墙内的人同化。然而。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恰恰都是一些不肯被同化的人。他们固守自己的生命准则,把脉人际的盘根错节,竭尽所能地吮(yǔn)吸弥漫于天地间的养分,吸纳日月喷吐的精华,却拒绝被流弊协持,被平庸 丙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踯躅(zhú)不前 贸失 B.囹圄(yǔ) 狂野不羁 C.浑身解(jiě)数 协持 D.吮(yǔn)吸 指手画脚 ‎2.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掉落 滑落 俘获 B.滑落 掉落 俘虏 C.掉落 滑落 俘虏 D.滑落 掉落 俘获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见义勇为者与歹徒拼死搏斗时,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奋力相助、及时报警的多了。‎ B.如果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C.《来自星星的你》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4年炙手可热 - 11 -‎ 的剧目之一。‎ D.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有关“今年5月份会出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的消息不属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文艺部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光明微博微小说大赛》,于3月1日开始征稿。‎ D.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12月11日《京华时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余额宝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实现远超其他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主要是由于其挂钩的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大量资金配置了高利率的银行协议存款造成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渎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家园城市 ‎ 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而且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增加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 11 -‎ ‎ 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 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 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6.下列对文章中心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雷同化的弊端十分突出。‎ C.家园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四大方面的问题。‎ D.家园城市是凸显精神家园追求的城市建设新概念。‎ ‎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能体现“家园城市”内涵的一项是( )‎ A.新建小区附设幼儿园、小超市、健身广场,楼间绿地铺设鹅卵石小道,更有木质排椅供人休憩。‎ B.在城市文化广场旁边建设80层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新地标的计划因破坏广场美感被否决。‎ C.建设“世界之窗”,微缩故宫、凯旋门、金字塔等世界知名文化景观,增加城市的历史感。‎ D.城市的南部山清水秀,进行保护性开发,成为人们假日休闲,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城市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城市的雷同,可城市的雷同又是文化缺失的表现。‎ B.家园城市必须能够提供充足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来减少城市疾病的发生。‎ C.合理的城市布局,要恰当处理建筑的虚实关系,为人们营造开阔的空间。‎ D.城市传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是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必要条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 11 -‎ ‎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宫中时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之。‎ ‎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 (出白《宋史》,有删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 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 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皆出于此乎 ‎ 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跂而望矣 ‎11.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 B.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 ‎ C.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 ‎ D.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 11 -‎ ‎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 ‎ 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分)‎ ‎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分)‎ ‎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西江月 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15.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 ,________”句,以马作比喻来说明条件不好只要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 ,________”句揭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社会心理原因。‎ ‎(3)苏轼的《赤壁赋》“________ ,________”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感叹。  ‎ 五、(12分,每小题4分)‎ ‎16.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4分)‎ ‎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生活处处有哲理,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体现你的哲思。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模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所以,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 ‎ 抓与放:抓住一件东西不放,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所以, ① 。‎ ‎ 前进与后退:方向错了,前进一步等于后退一步,而后退一步,亦等于前进一步。‎ ‎ 幸福与不幸: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他不认为自己不幸;而 ② 。 ‎ ‎18.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____________‎ - 11 -‎ ‎ ①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 ②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 ‎ ③“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 ④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 ⑤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 ‎ ⑥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22题。‎ 剪得秋光入卷来 ‎ 王清铭 ‎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 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相切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所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类,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于,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地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来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浇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的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 ⑥‎ - 11 -‎ 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惊,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温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类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惊。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 ⑨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19.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条陈述这样说的原因。(6分)‎ ‎20.古典诗歌的“萧索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1.文章以陆游的《秋思》诗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2.阅读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命阅历,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4分)‎ 七、(60分)‎ ‎23.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广西玉林人素有吃狗肉习俗,每年夏至“荔枝狗肉节”这天,当地民众习惯于聚在一起食用狗肉,并用新鲜荔枝就酒。 广西玉林狗肉节即将来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    ‎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动物保护主义者、民间习俗捍卫者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微”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11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 ‎ ‎ 一、(15分)‎ ‎1.C (A项“冒失” B项都正确 C项浑身解 xiè数 挟持 D项吮shǔn吸)‎ ‎2.B (依语境,甲处是写铠甲松动后,甲片脱离铠甲的情景,应为“滑落”;乙处是叶子离开枝头的情景,应为“掉落”。“俘获”:附录和缴获。依语境,丙处“不存在缴获的成分”,故应为俘虏)‎ ‎3. B(A置若罔闻:指听后仍然不予理睬,不用于视觉; C.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D项,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4.D(A项冒号应去掉;B项,句号放在引号外;C项,书名号应为双引号)‎ ‎5.B(A项,逻辑混乱,递进不当,“不仅”位置不对;C歧义,改为“中国人最易读错的200个字”,D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造成的”)‎ 二、(9分)‎ ‎6. D 7.C 8.B 三、(12分)‎ ‎9.D (到) ‎ ‎10.A(A.以,因为,介词 B.给、替,介词;谋划、制定,动词 C.那些,代词;大概,表揣测的语气副词) D. 连词,顺承关系;连词,修饰关系 ‎ ‎11.A ‎ ‎12.C(“官复原职”于文无据)‎ 四、(24分)‎ ‎13.(10分)(1)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刘家的荣耀。 ‎ ‎(2)圣上不按时间登上城楼,那么身边的人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 ‎ ‎(3)过去他接受了钱财,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没有打开,他苦守节操的精神更加显现。‎ ‎14.(8分)(1)①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分)②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1分)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2分)‎ - 11 -‎ ‎(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15、(6分)(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五、(12分)‎ ‎16(4分)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具有特定涵义的一种学习行为。‎ ‎17(4分)①如果肯放手还能选择别的东西。(2分) ②一个人最大的不幸,是他不知道自己幸福。(2分)(仅供参考,如果切合题意,言之成理,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可酌情给分)‎ ‎18、(4分)②⑥①③⑤④‎ 六、(18分)‎ ‎19.(6分)客观原因:①城市的日益现代化导致人们离自然万物越来越远(见不到落叶、月光,更难见大雁和鹤);②温室效应使季节界限模糊,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 ‎ 主观原因:①城市人都很忙,没人关注秋天的到来;②城市人讲究实用,感情淡薄,为人世故;③城市人关心身外之物(如股票指数、房价涨幅等),忽略了心头的细微感受,更缺乏生命的内在关照。‎ ‎(意思对即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各3分,客观因素两点答全得3分,只答一点得2分;主观因素每点1分)‎ ‎20.(4分)在秋天看到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等萧索景象,会使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生出感伤,这种感伤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共4分。得分点:“萧索景象”、“时光流逝”、“感伤”、“诗情和美感”,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点明题旨,照应题目(1分);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命诗情的渴望和呼唤(2分);③给心灵枯竭的都市人指出一条丰盈心灵的途径(2分);④以诗句人文,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意蕴美。(1分)(按点赋分,累计加分,但不超过4分)‎ - 11 -‎ ‎22.(4分)①纯物质的、机械的活着只能说是生存,生活的本质是诗意的。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创造了物质财富,但我们应超越物质上的有限,达于无限的境界。诗意的生活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写诗,而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超越自己在得失上的算计,以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去看物质。诗意是精神的,人的心灵应该向无限大延伸,最后到达一种无我的境界。‎ ‎②当物欲充塞了灵魂,精神与情感世界会变得日益麻木、迟钝与贫瘠。然而,面对大自然的花放水流、鸟语莺歌,面对暗香浮动的诗词和荡气回肠的琴瑟,必如止水是一种罪过。我们把没有诗意的生活称做沉沧,把具有本意诗意的生活叫超越。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却不能不诗意地生活,因为我们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 ‎(该题具有开放性,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只要表达出“不能只满足于物质享受,更应追求精神生活”之意,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 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 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温叟受命后,回家为母亲祝寿,在堂下站着等候。不久听见音乐声,两个青衣人举箱走出庭堂,向温叟献上紫袍、缣衣,他的母亲让人卷开帘帷见温叟说:“这是你父亲在宫中时内库赏赐的。”温叟跪拜接受时流出了眼泪,退到开影堂列祭,用文章告祭。‎ 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 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你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 11 -‎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温叟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即使是大热天不戴帽穿衣不敢相见。五代以来,说到遵从礼法的只有温叟。 ‎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命里官人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 - 11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