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湖北版】‎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炽热 / 敕造 阐明 / 孱弱 毗邻/考妣 脸颊 / 汗流浃背 ‎ B.押解 / 解数 压轴 / 妯娌 棕榈/闾阎 恪守 /一丘之貉 C.埋怨 / 阴霾 癖好/譬如 夹道 / 夹袄 伺候 / 肆无忌惮 ‎ D.佣金 / 佣工 谄媚 / 颤抖 琴弦/ 玄虚 脊梁 / 掎角之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概 吊脚楼 安分守己 文过饰非 B.陷阱 绿茵场 不落言荃 绵里藏针 ‎ C.噩梦 影碟机 披沙拣金 震聋发聩 D.临摩 爆冷门 首屈一指 金碧辉煌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空灵与和谐,是诗的生命。诗不是人的某一感官的享乐,而是全感官 超感官的体验。美的画和好的诗,都是 心灵的智慧晶体。‎ ‎②品赏林凡画作,只觉画面无一赘疣,无一蛇足,虚灵飘逸, 无尽。他之所以能“于无佛处称尊”, 因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蹈故常, 。‎ ‎  A.以及 陶醉 趣味 处心积虑 B.甚至 沉醉 风韵 独具只眼 C.而且 滋养 风采 挥洒自如 D.乃至 迷醉 韵味 别具匠心 ‎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叶嘉莹这位学者对于青少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却十分熟悉,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B.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C.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中提到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 D.“北京APEC期间放假”的消息发布之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面对如此“天降长假”,北京的小伙伴惊呼“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觉有点手忙脚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之前他对画押的圆圈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B.在《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亚于宝玉、黛玉和宝钗。王熙凤深得贾母的宠爱,贾母曾当众戏称她为“辣子”。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从“协理荣国府”可以看出她有非凡的治家本领。‎ C.《论语》中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会生气斥责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颜回连连称赞,对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被人误解,他也会急得指天发誓。‎ D.情节在小说中使用的密度和写法,直接影响到小说故事性的强弱。如《清兵卫与葫芦》贴着故事讲,多勾勒白描,而《在桥边》则穿插了大量描写和议论,故前者比后者故事性强。‎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10‎ 赋予文献以生命 刘德杰 ‎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学者就有一种情怀——创造思想、担当道义。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以发显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为研究使命,以关涉“圣贤”与“英雄”这两大中国核心文化概念关系的研究为统摄,体认、把握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最后写成《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一书。‎ ‎  此书分为上篇“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创造”、中篇“感‘士’不遇与志‘道’风流”、下篇“《文选》与各体文选论考”。与一般文史论著相比,本书的特点是:有自觉的理论意识,注重对文献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阐发,发掘意识形态对文化创造的支配作用,于是 赋予“死文献”以“活生命”。‎ ‎  以“大视野”观照“小文献”。中国传统文化本以整体性思维为特色,对中国古代的文史研究追求融通经子、出入文史,以整体视野和融通精神主导研究,将研究对象“还原”到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作整体观照。下篇之《曹操“捉刀”叙事考论》就是以“大视野”看“小文献”的代表之作。《语林》与《世说新语》皆叙“曹操捉刀”之事,不过数十字,但二者存在细微差别。刘志伟以敏锐的学术眼力发现了其间隐藏的文化精义:“《世说新语》对《语林》‘捉刀’条的选择眼光,其实正体现了作者对由‘英雄’崇拜转为文化审美这种魏晋文化思想变化的深刻把握和认知。”各篇之见解,均来自于对特定历史文化时空的整体观照,不仅融通了文史,也“穿越”了古今。‎ ‎  从“细微处”揭示“大意义”。有感于科学主义主导人文学术研究之弊,刘志伟坚持了这样一条研究道路:“以坚实的文献整理与考据功夫发显中国文化思想精义”。他的研究显现出学术追求的“向上一路”:由偏爱对文史的原初感悟到偏重理论思维,再到强化文献基础与小学功夫训练,再到以坚实的文献整理与考据功夫阐发中国文化思想精义。该书以思想统领文献,注重学理探寻,善于从文献细微之处揭示文化“大义”。如《边让与〈世说新语·言语〉“范式”》从《世说新语》“言语”门首条“边让见袁阆”这一微小叙事的用意开始,揭示出汉末魏晋“言语”时代的文化精神,进而发显了“言语门”首条叙事的“范式”意义。没有扎实的文献学功夫,没有对士人在文化创造中的历史作用的深切体悟,是难以做到的。‎ ‎  由“主内证”思量“辅外证”。《汉魏六朝文史论衡》提出了“内外证结合而以内证为主”的研究思路,“内证”是指文献本身所能提供的证据,“外证”是指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发掘文献内存的证据,比任何外证都更有说服力,因为“内证”是文献本身“内在理路”的客观展示,是直接证据。如《〈文选集注〉成书众说评议》综合评议了关于《文选集注》成书的各种观点及其论证方法,发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直接证据缺失,间接证据有限,各说都无法让人完全信服。”为此,该文比勘了《文选集注》所引李善注、陆善经注、《文选钞》等古注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文本内证”及相关“佐证”的角度提出问题:“刊本中的李注是否曾经参校过《文选集注》或者这一系统的其他抄本?”——这对推进《文选集注》研究乃至《文选》研究不无方法论意义。‎ ‎《汉魏六朝文史论衡》将坚实的文献考信与鲜活的时代文化结合,使得那些看似无关的“死文献”被赋予了“活生命”,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接续学术元气”“体悟学术生命”。‎ ‎(《人民日报 》2014年2月4日08 版)‎ ‎6.下列对“赋予文献以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志伟教授以发显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为研究使命,统摄研究“圣贤”与“英雄”这两大中国核心文化概念的关系,体认、把握了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 ‎  B.《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一书体现了自觉的理论意识,注重对文献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阐发,发掘意识形态对文化创造的支配作用,从而赋予“死文献”以“活生命”。‎ ‎  C.《边让与〈世说新语·言语〉“范式”》从《世说新语》“言语”门首条“边让见袁阆”这一微小叙事的用意开始,发显了“言语门”首条叙事的“范式”意义。 ‎ D.《汉魏六朝文史论衡》将坚实的文献考信与鲜活的时代文化结合起来,赋予文献以生命,从而使作者“接续学术元气”“体悟学术生命”。‎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整体视野和融通精神主导研究,将研究对象“还原”到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作整体观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思维的特色。 ‎ 10‎ ‎  B.刘志伟以敏锐的学术眼力发现了“曹操捉刀”之事隐藏的文化精义,体现了《世说新语》作者对由英雄崇拜转为文化审美这种魏晋文化思想变化的深刻把握和认知。 ‎ C.刘志伟坚持走“以坚实的文献整理与考据功夫发显中国文化思想精义”的研究道路,消除了科学主义主导人文学术研究的弊端。‎ D.《〈文选集注〉成书众说评议》以“内外证结合而以内证为主”的研究思路,从“文本内证”及相关“佐证”的角度提出了有着方法论意义的问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人学者就有一种创造思想、担当道义的情怀,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正是有这种情怀的文人学者。‎ ‎  B.以“大视野”观照“小文献”,从“细微处”揭示“大意义”以及由“主内证”思量“辅外证”,是《汉魏六朝文史论衡》这部书体现出的研究文献的做法。‎ ‎  C.他的研究显现出学术追求的“向上一路”,即以思想统领文献,注重学理探寻,善于从文献细微之处揭示文化“大义”。‎ D.“内证”是文献本身“内在理路”的客观展示,是直接证据。因此,发掘文献内存的证据,比任何外证都更有说服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 ‎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沈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於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於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 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其事迹略可考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 郑遨传 ‎ 欧阳修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因徙居华阴,欲求之。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 (选文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 A.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 韫:隐藏 ‎ B.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 群:与……为群 ‎ C. 去就不违其义 就:就职 D. 欲以禄遨 禄:俸禄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郑遨“放身而自得”的一组是(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 ⑤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⑥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修五代史,欲从五代的历史中找几个洁身自好的人物树碑立传,但“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郑遨是其中之一。‎ B. 郑遨、张荐明乱世不出仕;石昂不屈服于势利;程福赟以忠获罪,到死都不为自己辩白;李自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C. 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D.郑遨经常将自己的诗文誊写在丝绢上,后来这些诗文流落民间,人们将它当做珍品互相馈赠。‎ ‎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吾意必有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②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③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 ‎13.请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易 曰 积 善 之 家 必 有 馀 庆 昔 颜 氏 将 以 女 妻 叔 梁 纥而 历 叙 其 祖 宗 积 德 之 长 逆 知 其 子 孙 必 有 兴 者 孔 子 称 舜 之 大 孝,曰:“宗庙 飨 之,子 孙 保 之”,皆 至 论 也。‎ ‎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 叔梁纥,人名,孔子之父。‎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1)请赏析本词上阕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4分)‎ ‎(2)请分条简答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0‎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 ‎(4)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佩缤纷其繁饰兮, 。 (屈原《离骚》)‎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7)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玫瑰为开花而开花 ‎ 张丽钧 ‎       独自坐在玫瑰园里,想着关乎玫瑰的心事。‎ ‎     这么繁盛,这么美艳。但我却不想说,她们是为了答谢辛勤的园丁而开花;也不愿说,她们是为了酬酢和畅的惠风而开花;更不能说,她们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开花。还是诗人说得妙:玫瑰为了开花而开花。——的确,对一朵玫瑰而言,开花就是一切。‎ ‎     我曾是一个可怜的“目的主义者”。以为有“目的”的行为才是有价值的行为。就这样,我欣然将心交给“目的”去蛀蚀。当我将自己摆在一朵绝美的花面前,我就像一个强迫症患者,本能地摸手机,本能地要拍照。从哪一天开始,我背弃了那个浅薄焦虑的自我?我已经学会“零负担”地欣赏一朵花,驻足,心动,玩索,然后带着感动,悄没声离开。‎ ‎     马年到来的时候,有人发来一个段子,大意是讲“马如人性”:见鞭即惊为圣者,触毛即惊为贤士,触肉始惊为凡夫,彻骨方惊是愚人。就想,有没有第五种马呢?它不惊,亦不驽;它不愿为“鞭影”而奔突,只肯为释放生命而驰骋;它俯瞰氤氲草色、仰观高天流云,它总是乐意在残照里完美一幅剪影;它保持着可贵的矫健与豪野,它感谢上苍让它成为了一匹美学意义上的马。‎ ‎     《民国老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你瞧,这分明是一只具有诗人气质的羊啊!可惜,这只可爱的羊早就从课本中走丢了,取而代之的是“羊的全身都是宝,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毛可以穿”。‎ ‎     我曾经嘲笑过辗转认识的几个同城姐妹,每当桃花盛开,她们一定带着扑克牌和小被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送到迁西的一座桃花山上,挑一树最热闹的桃花,在树下郑重铺开小被子,盘坐,打牌。她们吵嚷着当“皇上”或做“娘娘”, 贴满脸的纸条,就这样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才甘心地往回返。那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曾在心里不屑地说:多么可笑啊,竟在美丽的花树下做那等俗事!今天,我却倏然懂得了她们。‎ ‎     我曾多次跟同行分享那个“孔雀与作文”的故事——语文老师讲了一则故事让大家找论点:雄孔雀都非常珍爱自己漂亮的尾巴,每日必梳理呵护,生怕有丝毫损伤。一帮无耻猎人知道这一特性就专找雨天捕孔雀,因为下雨会将雄孔雀的大尾巴淋湿,由于有饱满的水分缀着,孔雀生怕起飞会弄伤羽毛,故不管猎人离得多近也绝对一动不动,任人宰割。很快,一位“学霸”发表高论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则孔雀──贪慕虚荣,因小失大,忽略整体,只看部分……二则猎人,善于抓住时机……”老师听后,点头赞许。哎,可怜的师生!‎ ‎    “目的”是那么重,“目的”这个幽灵,时刻都在明处、暗处招引着我们,让我们做稳它的信徒。一看到玫瑰,就恨它不结个南瓜;一看到马,就恨它追不上“磁悬浮”;一看到羊,就指望它多出肉、出好肉;一看到桃花,就想到蜜源;一看到孔雀,就想到活捉……被“目的”劫持的我们,心灵干枯,嘴脸丑陋。‎ 10‎ ‎     谁能引领我们叩山为钟、抚水为琴,真正做一回大自然浪漫缠绵的舞伴?谁能引领我们赞赏玫瑰为开花而开花、激励孔雀为美丽而美丽?我想,除了我们自己,大概不会有别人。‎ ‎ 玫瑰园里,花开不语……‎ ‎(选自《散文》2014年第9期,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文章落笔扣题,第二段写玫瑰,省略了具体描绘,而运用排比写自己的心理——“不想说……也不愿说…… 更不能说……”是为了突显玫瑰“这么繁盛,这么美艳”。‎ B.“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在通篇只有短短四句话的课文中,看似非常突兀,令人哑然失笑,却用充满美感的镜头告诉我们:即使是牲畜,也不是只懂得吃草。‎ C.全文从玫瑰开花的平常景象写起,由此及彼,以小见大,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善用各种修辞,语言明快又不乏犀利,给人深刻启迪。‎ D.作者联想插叙“孔雀与作文”的故事,着力表现“学霸”的高见和老师的赞许,既表现了主旨,也隐含着对这种作文教学现状的批评。‎ E.文中的场景描写鲜活生动,如几个同城姐妹“兴致勃勃”,“吵嚷着当皇上或做娘娘”,“贴满脸的纸条”, 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情境则反衬出了她们的俗气和可笑。‎ ‎17.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请举出两例并赏析其作用。(4分)‎ ‎18.第四段写“马如人性”,“它感谢上苍让它成为了一匹美学意义上的马”,请提炼概括“美学意义上的马”有哪些特点?(4分)‎ ‎19.“玫瑰为开花而开花”在文中主要有哪两层内涵?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的人生启示。(8分)‎ ‎ ‎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日前,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守则》把过去的70条规范浓缩为9大准则,没了“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和“增强法律意识”等内容,却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控制上网时间”“保持阳光心态”等内容。这些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解读。请你针对这些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字。‎ ‎21.当所有的人物都出场,所有的秘密都揭晓,所有的矛盾在集中,所有的冲突在爆发时,戏剧的高潮就临。请按照提示用对偶句复述《雷雨》或《哈姆莱特》的情节高潮部分,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 (1)《雷雨》‎ ‎ 周萍 ;‎ ‎ ‎ 四凤 。‎ 10‎ ‎ ‎ ‎ (2)《哈姆莱特》‎ ‎ 雷欧提斯 ;‎ ‎ ‎ 哈姆莱特 。‎ ‎ ‎ ‎22.留意钟表广告,发现大部分钟表定格在10点10分左右,请观察下面的钟表,说说钟表时间如此定格的意味。(4分)‎ ‎ 钟表时间如此定格,一是因为 ,二是因为 。‎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不小心摔碎一把小茶壶。这把小茶壶跟随她多年,是她的一件心爱之物。所以,壶碎令她心痛。但是,新凤霞马上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新凤霞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个儿。新凤霞把新壶摆在原处,禁不住露出舒心的微笑。这件小事体现出的是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 ‎ ‎  但巴金又说:“那些总是与自己的现实处境讲和的人,他的灵魂也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0‎ ‎1.C(A项炽热 / 敕造都读chì;B项棕榈/闾阎都读lǘ ;D项脊梁 / 掎角之势都读jǐ)‎ ‎2. A( B项不落言荃 ——不落言筌 C项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D项临摩——临摹)‎ ‎3.D(第一处空应用一个表递进关系的副词,排除“以及”“而且”。第二处空,陶醉”“沉醉”是不及物动词,不能与宾语“心灵”直接搭配。第三处空,“画面”不宜用“风韵”与“风采”形容。第四处空,“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贬义词,不合语境。“独具只眼”指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不用来形容艺术创作。“挥洒自如”指写字作画时笔墨的运用毫不拘束,酣畅自然,与前文“他在艺术创作中不蹈故常”缺乏关联。“别具匠心”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故选D) ‎ ‎4.C(A项,“青少年”与“叶嘉莹”主客位置颠倒,应改为:青少年对于叶嘉莹这位学者可能还比较陌生。B项,语序不当,“查验”与“采集”交换位置。D项,主语残缺,“北京APEC期间放假”的消息发布之后”为状语,导致“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主语残缺。应删去介词“之后”。)‎ ‎5.B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6.B(A项只是刘志伟研究的使命感等宏观因素,与“赋予文献以生命”没有必然联系;C项“发显了‘言语门’首条叙事的‘范式’意义”,并不能显示“赋予文献以生命”,能显示“赋予文献以生命”的是“揭示出汉末魏晋‘言语’时代的文化精神”;D项强加因果,“接续学术元气”“体悟学术生命”和“将坚实的文献考信与鲜活的时代文化结合起来,赋予文献以生命”只是一体两面的表述。)‎ ‎7.D(A项前提和结果倒置,“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思维的特色”改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思维的特色”;B项“体现……的把握和认知”是刘志伟的观点;C项“消除了科学主义主导人文学术研究的弊端”言过其实,原文只是说刘志伟“有感于……的弊端”,坚持走自己正确的研究道路。)‎ ‎8.C(“向上一路”是指“由偏爱对文史的原初感悟到……阐发中国文化思想精义”,而“以思想……揭示文化‘大义’”则是刘志伟教授著作体现的特点。)‎ ‎9. D (禄,动词,授予俸禄,意即让其为官)‎ ‎10.C (“放身而自得”的意思是不入朝为官,在山水中放纵自己的身心获得快乐。故排除①⑤⑥三项。)‎ ‎11. D(D项中“郑遨经常将自己的诗文誊写在丝绢上”错误,郑遨的诗文流落民间,人们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互相赠送。)‎ ‎12.①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世嫉俗远离尘世而不能显现于世。(“意”“嫉”“去”各1分,共3分。)‎ ‎②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或“认为他的道德高尚”)。(“得罪”“省”“高”各1分,共3分)‎ ‎③以至抛弃(不顾及)妻子孩子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顾”“妻子”“绝” 各1分,共3分)‎ ‎13.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 翻译:易经上说:积善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多福份喜庆的事。例如,从前姓严的人家,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叔梁纥;就将他家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提出来;预知孔家的子孙,将来必定会大发。孔子称赞舜的孝顺,说:像舜这样的大孝,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并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孙可以保住他的福德。这都是非常确实的说法啊!‎ ‎14.(1)①绘形绘声绘色(或视听结合,或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描写残阳西挂、白雁成行、黄花委地,点染白、黄、残阳暮色等色调,氤氲玉笛幽怨之音;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写登高见闻,描绘秋天黄昏萧瑟伤感景象,传达孤独落寞、萧索感伤之情。‎ ‎②视角推移:仰观遥望天际雁,俯察近观地上花。‎ ‎③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以景写情):分析略。(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给4分)‎ 10‎ ‎(2)①惊叹节序变化、时光易逝;②感慨命运浮沉变幻;③感伤青春、繁华、美好如梦;④咏叹人生有如一梦的惆怅悲凉;⑤孤独和对友人的怀念。(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给4分)‎ ‎15.(1)山岛竦峙 (2)登东皋以舒啸 (3) 扪参历井仰胁息 (4)一尊还酹江月 ‎(5)芳菲菲其弥章(6)万里悲秋常作客(7)岩扉松径长寂寥 (8)休说鲈鱼堪脍 ‎16.A、 E (A项“运用排比写自己的心理是为了突显“玫瑰为开花而开花”,没有任何目的;E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环境烘托,正面映衬“同城姐妹”畅享生命的美好。)‎ ‎17.①曾经的我“将自己摆在一朵绝美的花面前,我就像一个强迫症患者”与学会“零负担”地欣赏形成对比,表现摆脱目的主义的美好。‎ ‎②将“第五种马”与前四种马对比,突出追求生命的诗意与情趣、坚守生命本真的可贵。‎ ‎③将“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与其它吃草的牛羊对比,突出生命的精神趣味,诗意的追求多么重要。‎ ‎18.①它不受任何外在要求的约束,没有“功用”“目的”的追求。(1分)‎ ‎②它充分顺应生命本性,释放生命的力量。(1分)‎ ‎③它享受自然的美好,追求生命的诗意与情趣。(1分)‎ ‎④它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自身的个性。(1分)‎ ‎(需提炼概括,每点1分,凡照抄原文不超过2分。)‎ ‎19.主要内涵:‎ ‎①“玫瑰为开花而开花”象征一种生命的自然存在、本真状态。(1分)‎ ‎②“玫瑰为开花而开花”象征一种非目的的纯粹的美丽、非功用的情趣和诗意。(1分)‎ 人生启示:‎ ‎①抛弃现实生活中“目的至上”、“实用至善”的功利主义思想(2分)。‎ ‎②注重生命的精神趣味、追求诗意唯美的生活。(2分)。‎ ‎③主动走出“浅薄焦虑”的自我,走出精神委顿、高度扭曲的自己,“零负担”地回归拙朴本真的内心,畅享生命的美丽。(2分)‎ ‎(每一要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 ‎ ‎20.示例: ‎ ‎①对比:我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点赞。它不是拽着学生跑,而是领着学生走;删去了“高大上”的空洞要求,增添了“浅易好”的具体内容,成为真正让学生“够得着”的好守则。‎ ‎②排比:我喜欢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因为它更接地气,更加具体,更好操作;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还有可贵的生命教育。‎ ‎③比喻:我赞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因为它顺应时代需要,顺应孩子成长规律,像一盏指路明灯,引领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注环保。‎ ‎(观点鲜明、内容合理,2分;修辞恰切,语言得体,2分。)‎ ‎21.(1)周萍欲带四凤离开遭继母拦阻明白真相开枪自尽;‎ 四凤想和周萍私奔遇亲娘劝阻知晓原委触电身亡。‎ ‎(2)雷欧提斯为报父仇刺中王子良心发现揭穿奸计;‎ 哈姆莱特接受挑战殿前比剑明了真相手刃仇人。‎ ‎(内容符合高潮部分即可得2分;上下句对偶,得2分,可宽对;每超过三字扣1分)‎ ‎22.①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程“ⅴ”字形,是胜利的象征。②指针同时上扬,表现一种昂扬、奋发的激情。③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形状如鸟展翼,预示美好的前景。④10点10分是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充满活力,干劲十足。⑤10点10分,“双十”‎寄托十全十美、吉祥如意的寓意。(答出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酌情量分。)‎ ‎23.参考201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翻译】‎ ‎ 《一行传》序 唉!五代之乱达到顶点了,这就是传记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吗!在这个时候,作臣子的杀害他的国 10‎ 君,作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志得意满,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我认为忠臣义士,多处于乱世,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何其少啊。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礼仪衰败,风俗毁坏,而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未尝没有这样的忠臣义士啊。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世嫉俗远离尘世而不能显现于世。自古贤才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蕴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有的人困窘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他们即使有颜渊的品行,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也会不为世人所知。况且是世道多有变故,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候呢。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从而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然后我又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义士,却因乱世分崩离析,书上文字残缺,不能再找到了。这样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人罢了。‎ 在山林中隐居,与麋鹿为群,虽然不合乎中庸之道,可是与其安享国家的俸禄,卑躬屈膝包羞忍耻,哪里比得上问心无愧、在自然中放纵自己获得身心的快乐呢?(这样的人)我找到两个,叫郑遨、张荐明。‎ 权势利益不能使自己屈服,辞官和就职都不违背大义,(这样的人)我找到一个,叫石昂。‎ 只要对君主有利,因忠心而获罪何必为自己辩解;到死也不为自己辩白的人,这是古代的义士啊。我找到一个,叫程福赟。‎ 在一乡之中培养孝悌之义,并让天下人推崇,事迹大略可以考证的,我找到一个人,叫李自伦。‎ ‎ 郑遨传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为了避讳)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以至抛弃妻子孩子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 ‎ ‎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