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三诊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三诊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 ‎2.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 ‎ ‎3.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分宰相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加强中集权的措施,排除;从明太祖开始就废除丞相制度,故CD项不符合题意。‎ ‎4. 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答案】B ‎【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由材料“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见军机处的权力在逐渐增大,逐渐成为中枢机构,故选B;清朝时期,内阁名存实亡,处于有职无权的境地,排除C;军机处具有保密性好的特点,但本身不是绝密的,排除D。故选B。‎ ‎5.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 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答案】D ‎【解析】材料“1895-1913年”“新建工矿企业”“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增加,故A项错误;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中因社会朱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社会政治力量逐渐成长起来,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6.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B. 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 C. 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D. 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是对“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的研究,以“女官”“康有为、梁启超”“官方史料”“清廷档案”“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等不同的记述,丰富了历史事实的真相,据此可知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故B项正确;“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的表述不合史实,历史书写需要客观,而不是合理的想象,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历史信息的存在方式,而不是历史所追求的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的主旨不是研究历史的方法,而使历史信息存在的方式,故D项排除。‎ ‎7.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A. 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 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 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 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中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注重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故C项正确,D项比较片面;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8.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1992年后我国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由“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销”“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分析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C项正确;D项不选,题干没有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问题。‎ ‎9. 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自然法 D. 万民法 ‎【答案】B ‎【解析】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之前是习惯法,排除A;公民法是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的统称,故选B;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是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故排除C。‎ ‎10.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A. 议会主权,限制王权 B. 国王统而不治 C. 内阁对议会负责 D. 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答案】C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了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是材料中没有对“限制王权”“国王统而不治”进行阐释,故A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等信息说明了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议会、内阁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互制衡,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利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英国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故D项排除。‎ ‎【点晴】此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具有形式上的权利和礼仪性的职能,议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由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实对议会负责。‎ ‎11.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A. 《农业调整法》‎ B. 《紧急银行法》‎ C. 《社会保险法》‎ D. 《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D ‎12. 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 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B.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 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D. 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赫鲁晓夫错误的纠正,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1965年的改革没有利用资本主义因素,且题干也无此内容,故B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及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改革对政府的计划管理大大减少了,从而加强了企业经营的独立性,故C项正确;“完全承认”的表述过于绝对,不合史实,故D项排除。‎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贤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国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异同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1)主要内涵:认识到民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关照百姓利益;认为君主应该用贤人,重视民意,顺应民心;认为君民相互依存。‎ ‎(2)同:都强调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都重视人民的利益。‎ 异:古代的民本是君主统治下的一种重民的君民关系。‎ 近代的民主思想是一种反对君主专制的主权在民思想。‎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理解分析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信息,从民对国家的重要性、君民关系、任用贤人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对所学知识甲乙整理归纳,既要回答出两者的区别,更要回答出两者的联系,相同点可以从人民的重要性及利益的角度分析,不同点可以专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点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民本思想的理解。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的重要内容,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战国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他主张“政在得民”, 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近代思想家们从古代民本思想中汲取重民、贵民内涵,借鉴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上表中的材料或其它史料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论证、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依据史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紧扣“科技”“人类文明”提炼,二是需要运用相关的事例以及相关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归纳即可。‎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百姓逃亡,户口不实;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财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来考查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和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1)这一题需要根据材料来回答,考查学生的提取并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等信息加以归纳即可。‎ ‎(2)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是考查学生历史比较能力。对照两则材料,从征收赋税的标准、征收的对象等方面,结合信息“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分夏秋两季征收”“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财政总收入增加”,再结合所学租庸调制的相关知识,来思考两税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的积极影响。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