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
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调研报告
团队名称: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橙梦先锋”赴重庆市寒假社会
实践团
实践地:重庆市
指导教师:郎君
队长姓名:代斯科
队长学号:201392468
队长电话:18698679882
队员名单:代斯科、雷志豪、李文垚、刘佳皓、廖芯、张宏、张煜
杰、舒文俊、晏梦雪、李涵、陈雅玲、周婧、李佳、李雪琴、郑啸天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
直辖十七年 “云端”重庆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橙梦先锋”赴重庆市寒假社会实践团
摘要:近文结合问卷调研情况,走访重庆市几个重要的孵化基地以及对中国统计局的官方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大都市,自直辖以来更是得
到了更好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势而生。“云端计划”打造的全国最大
的离岸数据处理中心,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高新技术企业;横纵向比较;
引言:直辖十七年的重庆市,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感指数高,创业就业机会增
多,针对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情况、四个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情况。
经济发展纵向比较部分采用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李答民教授的模型从经济增长、经济
结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经济制度的创新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五个方面
展开评价重庆市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调研分析根据在重庆市三峡
广场发放问卷调查,针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第三部分四个直辖市关于高新技术产业情
况从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总产值、总收入、出口总额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重庆市发展的
优势与空间。
一.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用于分析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财经报等等以及回收问卷整理的
有效数据。
二. 结果分析
1.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的纵向比较
本文采用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李答民教授的模型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关
系的改善、经济制度的创新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五个方面展开评价重庆市直
辖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表格 1 重庆市民生情况现状一览表
项目 1997 年重庆市 2013 年重庆市
总人口(万人) 3042.92 3358.42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年) 5502 51015
居民消费水平(元/年) 2384 1527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年) 7238(2002 年) 25216.1
城镇登记失业率(%) 2.9(1997 年) 3.4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包含从以下方面:描述地区经济增长的宏观指标 GDP 增长指数、人均投
资额(全社会固定投资/社会总人口)、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财政收入增长率、营业盈余占 GDP 比重五个维度展开
表格 2 重庆市经济增长模型五项指标
重庆市
五项指标 1997 2013
GDP 增长指数 11.2% 12.3%
人均投资额(万元) 1.219 31.0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
率
48.10%(1996 年 70.9 百万
美元)
8.56%(2012 年 1168.32 百
万美元)
财政收入增长率 25.23%(1996 年 94.268
亿元)
13.9%(2012 年为 1092.01
亿元)
营业盈余占 GDP 比重 24.17% 24.76%
原始数据整理于:国家统计局
整理表格时,2014 的官方数据尚未出炉,基于 1997 和 2013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
市人均投资额在 10 余年间增长了 30 多倍,财政收入证长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减
少为 1997 年的一半甚至更多,说明增长经过高速辉煌之后逐渐放缓,尽管增速放缓但
是 2013 年财政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数值均是 1997 年 1-2 倍。下图展示了重庆市 1997
至 2013 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的走势图(上年=100):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4
图表 1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2)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主要从三产比重,农村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以及消费倾向三个方面展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字整理得出,2013 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排序前四为:
食品烟酒(31.2%)、居住(22.7%)、交通和通信(12.3%)、教育、文化和娱乐
(10.6%),其中医疗保健占比 6.9%,2013 年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排序如下:食品
(40.67%)、衣着(13.10%)、交通通信(11.09%)、文教娱乐(9.67%)、居住
(7.73%)、家庭设备及用品(7.44%)、医疗保健(6.99%)。从数据可以看出,重庆
市房价比较乐观,和实践团队走访所见吻合。
表格 3 2013 年全国三产比重
地区 三产比例
全国 10:44:46
北京 1:22:77
上海 1:37:62
天津 1:51:48
重庆 8:51:41
数据整理于:国家统计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个直辖市中,第一产业最发达的是重庆市,初步探索原因,重庆地
处西南,有 20 个区,19 个县,农村消费居民占总消费比重为 46.00%,大部分区县土地
资源广阔,适合农业等发展。但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第二产业发达。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5
(3) 经济关系
1)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一组商品(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
的经济指标,是经济指数的一种,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价
格指数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本报告主要摘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
股票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缺乏有效的官方数据,所以暂时无法整理。
图表 2
从上图反应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情况(以上年为基期),据
图,从 2012 年开始,消费水平价格指数趋于平缓。
2) 贸易额增长率。
贸易额增长率根据 1997 年到 2013 年的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的数字计算得
出,如下图所示: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6
图表 3
图片自右向左展示从 1998 年到 2013 年重庆市贸易增长额波动情况,读图可知,贸
易增长额在十余年间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贸易额数额在十余年间增长很快,从
2005 年开始呈指数增长,贸易呈现繁华局面。
(4)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 人均耕地面积
图表 4
从图表中看出,近年重庆市耕地面积呈可持续发展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为 0.0230 公顷,
(从 2002 年~2012 年)从 2003 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人均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在调研
过程中,能够看到重庆自然环境良好,地势山貌比较适合耕种,发展农林牧渔。
2) 技术成交额增长率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截取的数据列表如下: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7
重庆市技术市场成交额 单位:万
时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成交额 553479 395658 621884 383158 794410 681453 540188 902760
增 长 率
(%)
-28.51 57.18 -38.39 107.33 -14.22 -20.73 67.12
表格 4
从表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技术市场成交额在 2006 年到 2013 年间技术市场有波动性,从 1997
年到 2013 也呈现出趋势,但是总体显现增长趋势,反应出技术市场,日新月异,变化较大,
但是科技在进步,新的技术一经开发就会应用于商业,将科技应用于生活。
从两个指标可以看出重庆市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良好,同时增长空间存在。高新技术产业
在市场上反应不稳定,侧面说明市场竞争大,发展在继续。
(5) 经济制度
1)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体现贫富差距的晴雨表,是关系百姓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基尼系数 0.4 是
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11 年重庆市江北区基尼系数是 0.38。江北区政府致力于在 2015
年将基尼系数剪掉 0.05,新数据还未出炉,根据简单的城镇居民收入比上农村居民收入
来定性的看收入分配在趋向合理化,基尼系数呈减少趋势。(2014 年全国基尼系数为
0.469)
2) 政府消费占 GDP 比重
重庆市政府的消费随着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比较 1997 年翻了十倍,但是地
区生产总值在是十余年间增长了 8 倍多,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一直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政府
消费占 GDP 比重在十余年间起伏不大,最高值在 2002 年、2003 年达到了 0.15 的水平,1997
年比重为 0.10,2013 年数据显示为 0.12,重庆市政府的消费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2.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以问卷调研和走访的形式获得数据和信息。在围绕重庆市高新技
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街头问卷调研时,一共发放问卷 17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51 份。走访
了重庆市渝中区创业孵化基地、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拜访了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对重
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分析和查阅资料,形成分析结果如下。
(1) 重庆市市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认识
本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主要是 20~30 岁之间(占比 68.97%),30 岁以上有 10.34%的
人数,男女参半。调研结果显示,重庆市市民群众并没有对高新技术产业有充分了解,
大多数人觉得离日常生活很遥远,所以也希望多开发产品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活,方便
生活。
重庆市两江新区在 2010 年 6 月 18 号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8
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地势分布上以北
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跨及江北、北碚、渝北三个区,面积达到 1200 平
方公里,建筑设施高耸屹立,周围生活餐饮齐全,吸纳了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
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入园发展。在问卷调研过程中,在对“两
江新区发展的了解程度”一题中,有过半的人选择了大致了解,在其中有不少人是只知
道有该地方不知道具体的信息。真正了解两江新区的市民只占 4.55%,同时市民对高新
技术产业了解不够深入,认为电子类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的内容,服务业与此不太
相关。同时,大部分市民(41.38%)认为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光明,其次
是发展迟缓障碍多(20.69%),在发展现状的问题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但是持乐
观看法的占多数。在调查从事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意愿时,65.63%的市民无强烈意愿从
事相关工作,21.88%的市民在同等待遇条件下会优先考虑,而从事该类工作的占
6.25%,与现状吻合,有强烈意愿的也占到 6.25%的比例。
在“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重要的因素”一题中,32.14%的人选择了大量高
素质的专业人才因素,其次是优越的地理位置(21.43%)
图表 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问题上,40.00%的市民认为有待提高,43.33%的市
民认为目前管理规范,16.67%的市民认为管理问题较多,而在走访以及文案调研的过
程中,我们发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整体较为规范,部分企业与管委会沟通合作交流
活动多,高新技术市场上政府调节较少,能给市场一个多变而激烈的竞争环境,利于产
业的发展。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期望上,45.16%市民的市民希望关注绿色环保,发
展有助于改善环境的产品等。29.03%的市民希望多设计生活用品,更便于生活。在调
研期间,重庆市空气质量较好,重工业以及污染性工业分布偏远,山城植被丰富,绿化
面积覆盖率较高。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9
图表 6 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2) 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在走访重庆大学,重庆市渝中区孵化基地以及两江新区时发现,现在重庆市高新技术
企业大都面临着优秀人才的短缺,以及宣传等问题。在解决人才的问题上,云威科技有限公
司,依托高校资源解决人才问题,经了解大多数公司企业通过普通招聘,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优秀的不愿来,不合适的不愿留,所以人才缺失。建议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借助政府对外宣
传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了解和认识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
2010 年 4 月初,“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开建。重庆发展云计算产
业的“云端计划”正式启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宣布,在 3 年内,重庆将基本建成中国最大
的离岸和在岸数据处理中心。这个计划在重庆叫做“云端计划”。“端”就是各种电子信息
终端产品,“云”就是通信的核心数据中心,未来三年,上海的云海计划是培育十家年经营
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北京的祥云计划,云计算
产业将力争到 2015 年,形成 500 亿元产业规模。重庆云计算建设计划更加宏伟,希望最终
能做成云集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元规模的“云计算”基地,成为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
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外包
成为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重庆市政府希望借助建设离岸数据中心来承接国际服务
外包业务转移,加快地方经济转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庆有了云计算基地,可吸引总部
经济,支持本地企业跨地扩张,这比任何政策都要优惠。当然,高新技术产业借此机会宣传
自身,发展自身,顺风行大船。
3. 四个直辖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横向比较
衡量 4 个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从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总产值、总收入、出口总额
五个指标进行比较,由于四个直辖市各有优势,北京依托政治文化中心,更有优势和先机发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0
展高新技术产业,天津与北京一衣带水,人才政策都有较好资源,上海市全国的经济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在人才资源方面均不稀缺,重庆市地处西南内陆,依托三峡有充足的自然资
源,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1)1997 VS 2011 年四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状况比较
时间(上排 1997-
下排 2011)
重庆 天津 上海 北京
企业总数(个) 304 1484 290 3046
453 2795 1316 15026
从业人员(人) 21969 68553 64005 123635
132179 294333 383722 1384890
总产值(万元) 538408 1230536 1199533 2722326
10072917.2 19232825.4 40322910.9 58315612.9
总收入(万元) 608805 130389.7 1532300 4060283
12367661.6 36192591.5 65266017.6 196460188
出口总额(万美元) 4181.7 41274 50197 31203
150822.9 875049 2584987.4 2316484.8
2011 年 各
值比 1997
年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企业总数
(个)
4.933027 4.537931 1.883423 1.490132
从业人员
(人)
11.20144 5.995188 4.29351 6.016614
总产值(万
元)
21.42125 33.61551 15.62963 18.70871
总收入(万
元)
48.38584 42.5935 27.75725 20.31465
出口总额
(万美元)
74.23917 51.49685 21.20097 36.06736
表格 5 直辖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
从表格看出,四个直辖市中北京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最快,其中上海在十余直辖十七年 重庆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11
年间的总产值翻了三十余倍,增长最快,出口总额最高。除了出口总额这一指标,北京的其
他指标均属于直辖市之首。
重庆市在 14 年间高新企业个数翻了一倍多,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是 1997 年的 6 倍,
约占 2011 年重庆市总人口的 0.397%,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总收入较 1997 年翻 20 倍,出
口总额翻了 36 倍,超过天津的增速。从四个直辖市比较数据看,重庆市基数较低,增速较
为缓慢,但是发展空间较大,资源较为充沛。人才资源相比其他几处较少,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资源充足且较为廉价。
北京的中关村是创业孵化的基地,创业咖啡催化出来高氛围的创业环境,多少企业崛
起于中关村,在咖啡店邂逅天使投资人,一个企业孵化诞生。互联网经济时代,技术改善生
活。
三. 总结
本文结合问卷调研情况,走访重庆市几个重要的孵化基地以及对中国统计局的官方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大都市,自直辖以来更是得到了
更好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势而生。“云端计划”打造的全国最大的离
岸数据处理中心,虽然耗能巨多,但是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凭借直辖市的身份在能够取得
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答民.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5):28-32.
[2] 韦邦荣,杨玉生. 中国财政收入与 GDP 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J〕. 生产力研究, 2007 (1) :
60 - 62.
[3] 什么是价格指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引用日期 201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