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实践报告
团队名称: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东北三省四市大学城区域经济
调研寒假社会实践团
实践地:大连市、沈阳市、吉林市、哈尔滨市
指导教师:齐磊
队长姓名:陆禹成
队长学号:201392201
队长电话:18840836072
队员名单:陆禹成、马俊辉、黄宁、张喜嘉、段田田、门月淇、刘
晴、李婉莹、王浅、徐菁阳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三省四市大学城区域经济调研寒假社会
实践报告
自 21 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处在新一轮的建设及
发展之中,其中大学城的崛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
动力。大学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从基于校内的消费外溢到主流的
校外消费,高校经济已经由传统的依托大学校园基于大学生的消
费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区域性经济。
为深入开展大学周边区域经济调研,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赴东北三省四市大学城区域经济调研寒假社会实践团组织策划
了一系列有关大学校园经济发展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团进行了
精心的策划、布置,利用寒假近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本次
寒假社会实践。
实践团根据开发区大学城建设上的不足以及大学城对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确定了实践主题,并根据主题拟定了实践
计划。实践团队选取了东北三省四市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五座大
学城进行调研,并在此后根据调研的成果撰写相关论文,提出开
发区大学城的建设意见。最后将实践调研报告递交给政府相关部
门,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了我们的实践成果。
一、开发区调研
1、实践情况: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对在校大学生的调研以及
对大学城内社区居民、商家等的调研。
(1)实践团在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了“你理想中的软件学院周围有什么”的活动。
实践团队员将此次实践子活动的地点选择在软件学院各个
寝室楼大厅,利用这个软件学子日夜穿梭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
关注度,使得此次实践调研更加深入人心。并通过在公告板上布
置实践主题宣传板,放置随意贴以供大家随时粘贴自己的想法,
最终形成一面“调研墙”,达到深入调查研究的目的。
选择调研“你理想中的软院”作为此次系列实践的第一个子
活动,是考虑到调研对象对主题的熟悉性,软件学院作为一个培
养精英人才、传承优秀文化的实力性学院,其经济特性及发展方
向对未来吸纳新生、招引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而软院学
子对学院的理解和希冀正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通过实践的方
式,了解到广大学生对软件学院的未来期盼,不仅能够对学院的
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能以点带面,丰富对本次实践主题的
构建。
短短两天时间,“调研墙”上已经“硕果累累”,贴满了大家
的真切想法。实践队员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处理,最后
完成了对大学生消费潜力的调研与数据采集工作。70%的学生希
望大学城周围能多建立一些有关餐饮、娱乐等场所;20%的学生
希望能在周围建设书店、咖啡店等休闲场所。可见,开发区大学
城的在校大学生对餐饮、休闲、娱乐等场所的需求量很大,如果
在大学城内多建设此类场所,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消费潜力,
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实践团在开发区大学城针对商家、社区居民进行了开
发区大学城调研,旨在了解开发区大学城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实践团选取了知语山、教师楼两个地点进行了调研。商家方
面,实践队员走进了两处实践地的餐馆、旅馆、药店、小吃店、
理发店等多种类型的商家,针对消费者类型、寒假期间对商家的
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与座谈。经过调研,实践团队了解到,大
学周围有许多以网络订餐为主要营收方式的餐馆,这些餐馆的销
售额有将近七成都是来自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订餐。因此寒暑假期
间,对该类商家的影响很大,这类商家往往选择在假期期间停止
营业。这种经营方式对大学城区域建设有很大消极的影响。
实践团队对开发区大学城的商家、各类型商家消费人群分步
等情况,利用电脑绘制等技术进行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了开发区大学城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实践团队还对开发区大学城周围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考察。经
过访谈、调研,实践团发现开发区大学城附近居民以老人、流动
人口居多。这种人口分布符合开发区居民的基本特征,但是无疑
会对开发区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利用开发
区大学城的建设改变开发区附近居民的组成,是一个十分具有意
义、对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问题。
二、东北三省四市大学城调研
为了了解中国东北地区大学城的建设情况,学习、了解大学
城的建设经验,实践团队选取了东北三省四个比较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学城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1)实践地简介:
实践团所选取的主题实践地包括: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大学城;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
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北大学城。在主题实践地之内,实践团
队又选取了大学城内的给类场所及基础设施以及大学进行了考
察。实践队员走进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哈尔滨师范
大学、东北大学、沈阳音乐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选取了
包括餐厅、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甜品店、理发店、娱乐休
闲场所等各种活跃在大学城周围的商家作为调研对象;走进大学
城内众多社区进行居民采访。整个实践地的选择形成了大学——
商家——居民三位一体的基本构架,使实践团对大学城的调研更
加全面、深入、透彻,能够多角度学习大学城的建设及发展经验。
(2)实践流程:
实践团队在各个实践地,针对不同调研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调
研实践。实践队员走进大学,对大学内离校较晚的学生进行了采
访与座谈,了解了大学生对大学城的看法以及对大学城建设的建
议,对寒假期间的大学城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剖析。
寒暑假期间的大学城,由于大学生离校,许多商家,尤其是小型
餐馆等,选择了暂停营业。这对离校较晚的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起
居十分不便,也影响了大学城在寒暑假期间的经济发展,使区域
经济发展在这几个月严重滞后。实践队员走进各种类型的商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
研:
①商家的消费人群类型及各类消费人群比例;
②寒暑假期间对商家经营的影响以及商家在寒暑假期间的
经营模式;
③商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对销售额的影响;
④近年来该区域政府针对商家的相关政策及政策对商家的
影响;
在商家调研过后,实践队员利用电脑绘图等方式,将不同商
家、不同消费人群等信息制作成图表,直观的发现问题、研究问
题、解决问题。
实践队员走进大学城内的社区,对大学城内的居民进行了调
查与座谈,同时走进部分社区的居委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学习大学城的建设经验。实践队员对社区居民的调研问题主要针
对:
①大学城内各高校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②大学城内的社区居民的人口类型组成;
③大学城的发展历史;
三、调研报告、相关论文的撰写
在开发区大学城、东北三省四市大学城的调研过后,实践队
员在寒假期间,利用网络的平台将自己的实践调研进行分享、研
讨。在实践队员们充分进行了思想的融合后,大家制订了明确的分工并开始相关文章的撰写。完成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三省四
市大学城区域经济调研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大学城对区域经济
发展的影响》《开发区大学城的建设规划意见》等三篇调研报告。
另外,每位队员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个人实践报告,共十篇,将自
己的实践收获与经验进行分享。最后,我们将这些调研实践报告,
以邮件的形式发给金州区区政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