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报告
队 长 姓 名:姜苏航
学部(学院):软件学院
学 号:201393100
所属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赴吉林省吉林市丰满水电站寒假
社会实践团
联系电话:15842661829探
2015 年 1 月,响应校团委的号召,我们一行人来到吉林省,开始了我们的逐梦之旅。
我们先后来到吉林和长春,首先我们探访了坐落于吉林市郊的丰满水电站。
丰满水电站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产物,又是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见
证,可视为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丰满水电站是东北电
网的主力电站,同时肩负着调峰调频的重要职能。电站在确保松花江下游两岸城市用水、农
业灌溉、防洪防汛、浴液以及旅游业等方面贡献突出。在其运行 70 年的历史中,对当地环
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
用。
丰满水电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境内的松花江上,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被誉为“中
国水电之母”,始建与 1937 年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现为东北
电网骨干电站之一。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水力资源极其丰富,日本侵略者对此垂涎三
尺。1937 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先后两次指令其扶持的傀儡伪“满洲国”出面,5 年内在松
花江上建成 18 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伪满电气建设局局长本间德雄制定了修建丰满水力电
气发电所的规划。1942 年大坝蓄水,1943 年 5 月 29 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1951 年至 1960 年 5 月为第一期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装机 8 台机组容量 55.375
万 kW,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1992 年竣工,安装 2 台 8.5 万 kW
机组。1998 年 7 月三期扩建工程结束,利用泄洪洞安装 2 台 14 万 kW 的机组,跨入了百万
千瓦级电厂的行列。
2012 年 10 月 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告核准了吉林丰满水电站全面治
理(重建)工程。计划总投资约 92 亿人民币,工程将新建 6 台 20 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保留原三期 2 台 14 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 148 万千瓦,年均发电量 17.09 亿千瓦。
在丰满电厂厂长和工程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走访参观,他们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丰满
水电站的历史和对当时经济建设的意义。
整个实践活动中,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止。为了进一步了解水利方面给吉林市的地方经济
带来了什么,我们接着拜访了长春黄金设计院,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会议室里给
我们讲述了水利设施可以给一个城市的诸多便利。首先大坝的建设最直观的可以提供给下游
城市防洪,灌溉等重要作用,依靠大坝来调节水位实现一个安全的水位,给下游城市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大坝内部的发电机组依靠水力可以进行大量的发电,可以给诸多城市提供
电力,电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能源,可以说电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能源根本。这样在安
全的基础上提供能源,大坝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设施。从吉林到长春,从丰满发电厂实
地参观调研到丰满水电厂博物馆了解到其历史发展,从黄金设计院从设计层次上深入了解到
松辽委社区与退休老干部对话。一路上我们的视野不断地被扩大,对丰满水电站对区域经济
影响的这个命题理解的也愈发深刻。
最后我们去了长春市松辽委社区,通过与离退老干部的交谈,我们更加的了解的大坝在
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更有一些英雄故事。1948 年,国民党知道败局已定,放弃东北,蒋
介石命令摧毁丰满水电站。当时的站长张文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敌人的无知,告知敌人水电
站的错误信息,保住了水电站最重要的发电机和压力钢管,使得水电站免收内战的破坏,保
住了国家重要的财产。
此次实践我们懂得了一个工程的建设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诸多的努力和牺牲。但工
程的完成后也会给国家建设带来巨大的利益。俗话说没有努力便没有收获,这是最好的印证。
期待着下一次社会实践。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对丰满水电站的几十年来发展、建设和运作过程可以看出,水
库大坝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许多良性的作用。
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中国水电之母”、现今东北电网骨干电站之一,水电站在
以发电为主,同时具有防洪、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生态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旅游等方
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日益显现,而重建后的丰满水电站将
继续对东北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迟,水库周边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是向好的变化,水质更清澈,环境更优美;水电作为清洁能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
仅体现在直接提供能源方面,还体现在对其低碳性、可循环和可再生性上。我们不能违背自
然的规律,修建水电站,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借助自然条件更好地开发水资源和水
能资源,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可以实现水库与环境、水库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可
以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可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经济
的增长与环境的和谐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