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教学目标:
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小学时打入我们体内的疫苗是毒性减弱的病毒,打入病毒可以使我们体内产生抵抗能力。
与身边事例联系,兴致浓
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让学生分组讨论
1、病毒如何发现的?
2、病毒的特点(形态,大小,有无细胞结构)?
3、病毒的种类?
4、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与有害)
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答案
病毒是如何发现的?
介绍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的过程
花叶病—汁液—细菌过滤器—感染正常叶片—正常叶患花叶草病毒
学生先介绍,教师总结
病毒的特点:
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的结构特点:
1、有近似球形的多面体、杆形、蝌蚪形等。
2、比细菌小得多,
没有细胞结构。
3、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学生先介绍,教师总结
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如感冒病毒,乙肝病毒,非典病毒等
2、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
3、破坏人类使用微生物进行生产的产业,如味精业。
有利方面:
1、预防接种,制造病毒疫苗控制一些疾病
2、利用 病毒的特性,人们用绿脓杆菌病毒防止烧伤病人伤 口受绿脓杆菌感染化脓
3、利用病毒可制高效的生物农药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增进他们的小组合作性为主。从生活中学生是否打过疫苗入手,学生较具有兴趣。而且学生虽然很多都打过疫苗,但并不知道疫苗就是一种病毒,这个知识点跟他们的已有知识发生矛盾,所以学生有兴趣听课。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让他们每个人溶入到课堂中去,因为问题比较简单,在书本上也能找出答案,所以学生较易进入课堂状态。而讲到病毒的种类时,以禽流感病毒和SARS为例,让学生判断是什么类型的病毒,学生兴致高,而且比较深刻。
对于小组中有的学生不能融入课堂中这个问题,我尝试让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组名,让他们的集体观点更浓,利于小组合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