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切和余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正切和余切

ID:60213

大小:14.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08-11-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正切和余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 、 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 )中两边的比,了解 与 成倒数关系,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非凡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非凡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切(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运用类比法指导学生探索研究新知。    2.学生学法:运用类比法主动探索研究新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熟记非凡角的正切值和余切值。    2.难点:了解正切和余切的概念。    3.疑点:正切与余切概念的混淆.    4.解决办法:通过类比引出概念和性质,再通过大量直接应用,巩固概念和性质。    四、教具预备    投影机、投影片(自制)、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什么是锐角 的正弦、余弦?(结合下图回答)。    2.填表    3.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关系?    4.当角度在0°~90°变化时,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变化规律?    5.我们已经把握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是指直角三角形中该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那么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如何呢?在锐角三角函数中,除正、余弦外,还有其他一些三角函数,本节课我们学习正切和余切。    (二)整体感知    正切、余切的概念,也是本间的重点和关键,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工作都十分重要,教材在继第一节正弦和余弦后,又以同样的顺序安排第二节正切余切,像这样,把概论、计算和应用分成两块,每块自与一个整体小循环,第二循环又包含了第一循环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对比,便于把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正切、余切概念    ①本节课我们研究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首先应思考:当锐角固定时,两直角边的比值是否也固定?    因为学生在研究过正弦、余弦概念之后,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口述证实,并进一步猜测“两直角边的比值一定是正切和余切”。    ②给出正切、余切概念。    如图,在 中,把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的正切,记作 。    即     并把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 的余切,记作 ,    即     2. 与 的关系    请学生观察 与 的表达式,得结论 (或 , )这个关系式既重要又易于把握,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与 区别开.    3.锐角三角函数    由上图, , , , ,把锐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 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给出,使学生茅塞顿开,初步理解本节题目。    问:锐角三角函数能否为负数?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轻易。    4.非凡角的三角函数。    ①教师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推算30°、45°、60°角的正切、余切值。(如下图)    ;    ;    ;    ;    ;    .    通过学生计算完成表格的过程,不仅复习巩固了正切、余切概念,而且使学生熟记非凡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0°,90°正切值与余切值可引导学生查“正切和余切表”,学生完全能独立查出。    5.根据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的关系,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发现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    结论: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即 , .    练习:1)请学生回答 与 的值各是多少? 与 ? 与 呢?学生口答之后,还可以为程度较高的学生设置问题: 与 有何关系?为什么? 与 呢?    2)把下列正切或余切改写成余角的余切或正切:    (1) ;(2) ;(3) ;(4) ;(5) ;(6) 。    6.例题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解:(1)     ;    (2)     =2.    练习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    (5) .    2.填空:    (1)     (2)若 ,则锐角     (3)若 ,则锐角     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能不很强,尤其是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因此这里应查缺补漏,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四)总结扩展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了解了正切、余切的概念及 与 关系.知道非凡角的正切余切值及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本课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结合 及 ,可扩展为 .    六、布置作业    1.看教材P12~P14,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2.教材P16中习题6.2A组2、3、4、5、6.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正、余切概念,学会用正、余切来解决问题.    2.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归纳、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指导探索研究法。    2.学生学法:主动探索研究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用正、余切解直角三角形。    2.难点:灵活运用正切、余切。    3.疑点:学生可能对正切、余切概念把握不牢,导致出现 之类的错误,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使学生熟能生巧。    4.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精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研究发现,及练习巩固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教具预备    投影机(或电脑)、自制投影片(或课件)、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结合图,说出什么是 的正切、余切?    请班级里较差学生回答,以检测其把握情况.    2. 与 具有什么关系?    答: (或 或 ).    3.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具有什么关系?    答: ,     3.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具有什么关系?    答: ,     4.在0°~90°间,正切、余切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熟悉,便于应用.    对概念的巩固最好的途径是配备练习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后,应出示练习题(投影片).    1.在 中, 为直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①若 , ,则 , , ,     ②若 ,则     2.比较大小:    ① ②     ③ ④     3.计算题:    ① ;    ② .    (二)整体感知    本课安排在本小节末,运用本小节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再次为本章第二节解直角三角形做好预备.当然,这个问题只用上一小节学过的正弦、余弦也可以解决,不过那样做,就要先求出斜边 ,解的过程要繁琐一些。    (三)教学过程    1.讲授新课    例在 中, 为直角, 所对的边分别是 ,已知 , ,求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这个题是本大节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知识点面面俱到,是检查全体学生是否全面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地探求各种解法,然后加以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分析:本题已知 和 ,求 ,观察图不难发现,边 恰好是 的对边与邻邦边,因此求 可选用以下两个关系式:(1) ,(2) .    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个关系计算更简便呢?答:若选用 ,由此得 ,用 除以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计算比较麻烦;而选用 ,由此得 .用 乘以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计算相对方便.    解: ,    ∴     解完例题之后,应引导学生小结:本题显示了“除法与乘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其中“条件”是 与 互为倒数.认真分析和利用这种转化,有时可使计算简便.    2.巩固练习    本节课实际上是对前面课的综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例题后应安排练习题如下:    在 中, 为直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1)已知 , ,求 和 .    (2)已知 , ,求 和 .    (3)已知 , ,求 .    (4)已知 , ,求 .    (5)已知 , ,求 .    (6)已知 , ,求 和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教法说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筛选出最佳关系式使计算简便,既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1) , ;(2) , ;(3) ;(4) ;(5) ;(6) , .    3.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读教材P15想一想.使学生对正弦、余弦间的关系,正切、余切间的关系以及弦、切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为高中三角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板书    .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总结:1.要认真分析直角三角形中的各边与角的三角函数关系.2.因为同一个角的正切和余切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在选用关系时昼选择乘法使计算较简便.    六、布置作业    1.看教材P1~P17,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2.教材P17习题A组7、8,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做B组题。    七、板书设计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