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加入VIP免费下载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ID:61213

大小:9.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09-01-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案例教学能使高中地理的教学做到三个转变:变“课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变“教材”为“学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选编学习案例,能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能力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以《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例探讨案例教学的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引述式”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引述式是指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引入学习的主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播放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在200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播出的《绿色的召唤》特别节目中有关“北京沙尘暴”的内容,然后,通过和学生一起背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这首北朝民歌。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内蒙古八千里路风和沙”“黄沙漫卷掩京师”?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此作为本课的引言。 二、运用“例证式”分析人口压力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教师提供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在学习“人口压力”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先让学生自学“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图,分析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以及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再提供《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的案例,分析墨西哥城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于人口膨胀,过多的人口在生产和生活的消费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的。让学生初步树立人口问题是其他问题的基础的观念。 《案例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 13万年前,当人们在一片湖泊中央的一个岛屿建起这个当时叫特亚奇提特兰的城市时,它还根本不起眼。经历过战火之后,1924年墨西哥联邦议会决定,定都于墨西哥城。此后这儿的大部分湖泊经填充和排干,城市开始向各个方向发展。到1995年,其市区人口达到1650万,也就是说全国1/3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墨西哥城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都市,为世人所瞩目。 然而,问题与奇迹相伴而来。这座曾以“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而著称的城市,近年来因人口过多,工业迅速发展,向大气和环出中排放的烟波尘、有毒气体等废弃物较多,已被淹没在蒙蒙的烟海之中。今天的它,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还有便是它拥挤的交通与频繁的事故,在路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因此,当人们提到这个城市时,不禁会皱起眉头。 然后通过填写“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表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会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因为人口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超出环境的供给能力,导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会向环境排放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质,有可能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如,请将留下所给内容的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问题  C.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增加  D.资源短缺    E.生态恶化  F.超出环境的供给能力 三、运用“探究式”分析发展与资源、经济增长的关系,体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实际有用的案例能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价值与功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探究式是这样的过程:教师提供现实生活案例→确定探究主题→学生讨论或辩论→形成认识。 在学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利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与教材“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了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如:①采用“扩大耕地、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在不同地区会带来哪来环境问题?②这些环境问题是如何造成粮食减产、单产不高的?③造成该地粮食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④为解决粮食不足,该地采取了何种措施?试分析其原因。⑤你认为怎样能使该地区走出这恶性循环的怪圈? 同样,我们提供《泰晤士河的悲剧》这一案例来探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的主题。 历史上,泰晤士河曾是一条能迷住游人的美丽的河流。可到了19世纪,由于来自各工厂源源不断的废水和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变得污浊不堪。成为一条“死河”。其中有一段长达40公里的河域,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鱼虾的踪迹。到19世纪中期,污染达到顶点。 1878年的某个夏天,豪华的“艾丽丝公主号”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缓缓驶过,突然,船身猛烈震动起来,一艘莽撞的驳船撞上了它,游艇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很快沉了下去。幸好,这艘豪华游艇上有很好的救生设备,落水者一般都套上了救生圈;而且,河两边泊着许多船,看到出事立即过来救人。可见,救援是很成功的。 可是,第二天报纸的报道令读者简直不敢相信:“昨天泰晤士河上发生惨案,艾丽丝公主号沉没,死者达640人!”怎么可能死这么多人呢?接下来的连续报道更令读者吃惊,原来,这些落水的游客不是被溺死,而是中了污染河水的毒而丧命的! 让学生阅读上面的案例,并结合课本“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分析:①有人认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人否定这种说法,你的意见呢?②讨论: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财富和产品数量之间有何关系,应如何看待它?图中两曲线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口问题是其他问题产生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体验到: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运用“研究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式是指学生对地理环境已有一定认识→教师组织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搜集资料,编写案例报告→学生课堂呈现案例→师生评价。 我们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技能篇”利用已经学习的相关知识,设计研究性学习表格,调查了解学校或家庭所在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危害,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治理设想,并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如温岭市化工企业排污现状调查分析、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调查等。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这样有利于地理教学走向开放,即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