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

ID:63319

大小:21.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09-06-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 吴江松陵第一中学    沈建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行动研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十分醒目的位置。由于它是一种非正规的实验研究方法,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行动”和“研究”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研究者缺乏实践而凭假设搞研究,其研究结果因不结合教学实际而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而一线学科教师能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因得不到专业理论研究者的帮助,缺少理论的指导而未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行动,同样对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理想的研究应该是行动与研究互相结合,应该是“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而建构主义理论则为中学政治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建构主义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去主动探索。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该理论强调: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②强调“学习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总是同一定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③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④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人最有效果的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相互协作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行动研究是指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有关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强调的是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动态结合与反馈,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克服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实践告诉我们,要解决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只有通过政治理论工作者与政治实际工作者的密切合作,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才能在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主体性。素质教育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在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它与选择性、淘汰性的应试教育和“英才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三是全面性。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四是发展性。素质教育是侧重未来的教育,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追求教育的长效性。 二、建构主义与行动研究结合的优点   1、针对性强  行动研究是应教学实践中问题需求面进行的研究。要真正推动中学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政治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政治教师以改进自身政治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以建构理论武装自己,要对自己从事的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思,要及时收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反馈信息,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实用性大  研究建构理论是在教学实践行动中进行的。行动研究是政治学科教师和建构理论研究人员的共同协作,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才能有针对性进行研究,以解决相应的问题,脱离实践、不深入实际的研究,只能是空谈,而没有实际意义。   3、参与面广  在行动研究中,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从始至终全程参与行动。从研究课题的选题到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最后结果的研究评估,所有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都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以保证相互间的配和研究的顺利进行。   4、反馈及时  由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具体动态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它始终能对行动予以诊断和干预,根据实验进行情况,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评价阶段性成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更能实现政治教过程的最优化。 三、运用行动研究在政治教学中推进建构主义    行动研究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去开展政治教学,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素质教育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政治课程、教材以及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上。作为政治教师,是政治课程的组织者、规划者,也是实施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线,在建构主义实验过程中,政治教师是关键,政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的强弱、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都制约着政治行动研究实验的顺利开展。因此,培养和训练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能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行动研究的政治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建构主义的根本保证。面对新世纪的需要,继续加强政治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要以提高政治教师队伍的行动研究素质为重点,建立优化政治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促进建构主义全面实施,以此培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政治教师是教学工作第一线的主导者,对于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只有政治教师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因此,政治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无疑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而自觉的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它的内涵不仅仅是技术的结晶,同时也融纳了理论的指导,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政治环境下的行动研究,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媒体的操作、开发能力与技能以及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政治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稳定的、高层次的现代教育教学品质。因为中学政治学科开展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政治教师,所以教师素质的提高培训则是避免不了的。要想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政治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思想,才能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影响。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走出思维定势的限制,在教学实践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环节的途径,作为教学成果由点到面的辐射向其他班级、年级,最终整体推进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阐述的“六字”方针对笔者启发很大,那就是“钻进去、跳出来”。中学政治课在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单靠教师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设计多种优秀教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使完十八般武艺,这种持续性是不大的,关键在于教师平时能否“钻进去”,而且要带领学生钻进教材、联系生活。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要钻研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钻研基础理论知识、钻研每一框题的内容,中学政治教学除了教授正常的基本知识,重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中学政治具有怎样的性质,它应发挥怎样的功能,达到怎样的目的,作为中学政治教师要一清如水、毫不含糊。否则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思想品德教育无效,按照于漪老师的观点,作一个中学政治教师,不管什么,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及认识的不足,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比较,较为正确地认识、接近从而掌握政治教学的规律,切不可主观臆断,不可照搬照抄。“钻进去”重要,“跳出来”也很重要,就单科教学而论,往往会出现场视野狭小,缺乏研究问题的高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要正确地为当代政治学科定位,就必须深刻体味政治学科在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精神、气韵方面的份量。“跳出来”,就是要求教师跳出教材课程的范围,博览中外,不局囿于为文而文,透过多种当今社会现象去挖掘事物的本质,跳出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去完善他们的人格。“跳出去”就须向其他学科学习,向国内外一切有用的东西学习,从中得到启发,获取有益的养料,从而始终围绕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内容。      其次、加强研究队伍的协作性。要学会在和别人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给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行动研究凭借它的实践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复杂性。虽然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但作为行动研究的政治教师应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合实际地确立有一定实际意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和课题进行研究,使政治课研究既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深查问题,又能与学校中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融为一体,推动和深化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政治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要求行动研究与政治课堂教育改革相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由于在政治教学教改实验中运用了“调查、筛选、实验、传播发展”四个步骤:一是通过“调查”了解政治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中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学改革”的设想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经过对先进经验的“筛选”,形成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系统,三是进入“实验”阶段,将设想与计划付诸实现,不同程度的班级中运用;四是将行动得出的一定的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应用,并从应用结果中得出总结性评价。因此在行动研究中,仅凭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这项综合性活动的,必须有其他人的参与。而且参与者必须自始自终的进行研究,不能半途而废或者搞单独行动,不顾及研究的整体计划。在研究过程中,个人既要勇于实践创新,注重独立工作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发挥集体主义的优势。在行动研究中,政治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同时又有一支由政治教师、研究专家、教研人员、教育技术人员和教育行政领导组成的实验队伍,他们必须齐心协力共同设计研究方案、配合研究实施、进行中期评估及终期评估,发现问题,研究方案以解决问题,根据研究进展情况,对实验进程和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他们通力合作、交换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组成整体化智慧团,使研究效益落实到不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身上。其中“协商”是行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使方案更清晰,行动计划更周全,还能使集体各成员获得相互信任和约束。这种多方面的人员长期协作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行动研究推进建构主义目的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政治教师的行动研究提供了方便,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也为政治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保障。将行动研究的成果推广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从观摩课、创优课,走向常规教学,使每个政治教师都能熟练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政治教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优化政治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重在参与,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教学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作为教师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思想,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有无创新意识,教师须做有心之人,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学生往往在政治教学的基础上冒出创新的火花。二是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基本生理活动方式,有目的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对教具和课件有浓厚的兴趣,可组织学生成立教具、课件作兴趣小组,一开始制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进而独立完成制作,这样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复习已往知识,又要去挖掘大量的课外知识。进行大胆设计和创新,这既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实现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身的价值。建构主义要求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这是针对过去教学的“封闭性”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指令性”的成份,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使学生的思想创新品质得到较为充分的培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锻炼。教学的开放性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是一致的。政治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近,教学过程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进程,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之,素质教育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探索、研究和解决,这一切都须以建构理论为指导,同时也促进建构理论的发展。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政治教学科研活动是中学政治教师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教师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面对21世纪的急剧变革的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彻底转变观念,大胆改革探索,知难而进,为创建我国21世纪崭新的素质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张玲、汪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课件的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7期     张民选《对“行动研究”的研究》《华东师大校报》1997年第1期     王鉴群《行动研究浅说》《上海教育科技》1997年第9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