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
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心跳”,初步感受1分钟的长短。2、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3、体验1秒的长短,掌握分、秒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验1分、1秒的长短,掌握分和秒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体验1分钟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脉搏,请你们估计一下自己的脉搏一分钟能跳动多少下?(1) 导方法,看着表说:开始(1分钟后停止)(2) 老师记时,学生数(3)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归纳出:1分钟健康人的脉搏大约是80次左右,也就是说脉搏跳80次的时间约是1分钟。
二、体验与探究师:1分钟能做什么事呢?我们来亲自体验一下。1、教师计时: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2、引导学生汇报自己1分钟所做的事。3、完成“实践活动”的1题再一次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估计用了1分钟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钟。4、 完成“实践活动:第二题。自己唱一首喜欢的歌曲,估计用了几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师:请同学们听一种声音(钟表上秒针走动的声音),然后出现钟表让学生看,从而来认识秒针。让学生拿出钟表进行观察操作。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1分=60秒教师介绍: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可以记录1分钟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了1小格或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三、实践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读一读”写一写“。出示钟面图:下面进行一个小测验,看谁认识钟表、表示时间最准确。2、第2题。指导方法、引导明确:1时=60分 60分=1时1时10分=( ) 70分=1时10分3、第3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吃饭、睡觉、各项运动等所用的时间,然后完成填空。4、第4题再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鼓励学生再1分钟内完成计算。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中的内容。
课外作业完成实践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记录自己或家长1分钟大约跑多少米?并与家长一起交流对活动的感受)
练习设计:第67页的练一练板书设计: 一分钟能干什么 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