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ID:64270

大小:65.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09-08-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 ...      16.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讳(hui4)  酬(chou2)和 铁箍(gu1)   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人’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着。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1日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三)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     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训练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7.端午的鸭蛋     汪曾棋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     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     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着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师生可以一同谈谈自己对某一语句的感受、体会。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文章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8.吆喝     萧乾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  铁铉(xuan4) 囿于(you4)     隔阂(he2)   饽饽(bo1)   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  吹嘘(xu1)   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19.春酒     琦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   门槛(kan3)      过瘾(yin3)  凑(cou4)齐     酬(chou2)谢     煨炖(wei1dun4)  两颊(jja2)  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以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