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3.能够根据主题,观察生活,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课前发调查表,布置学生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一天或某种活动中都有谁在为我们服务(“为我服务的人”),写下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我的新发现”)。
2.请学生用塑料瓶准备几瓶水,为模拟活动做准备。
3.制作课件,准备写有各行业名称的小卡片。
活动时数: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齐:余老师。
师:对啊,余老师今天给你们上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为了上这节课,还有个小插曲呢!早晨我在车站等553路汽车,等了好半天都没有车来,可把我急坏了,赶紧拦了一辆的士。我想,幸亏有这位的士司机,我才能及时赶到咱们育才二小。老师上班、出门玩,离不开公汽司机、的士司机。
【讲述老师自己的故事,将师生关系转换成朋友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初见端倪,既引发话题,又为学生大胆发言、主动交流创设了条件。】
二、调查交流自主体验
师:哎,同学们,课前我请大家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调查“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贴课题),请把调查表拿出来,先在小组里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说给同学听。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谁愿意把调查结果讲给大家听?
(请介绍的同学上台,把调查表用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教师随机贴或写出学生发现的行业名称。)
生1:我记的是4月2号那一天。早上我坐的士到补习老师家上课,晚上到江汉路逛街,妈妈在一家卖儿童服装的专卖店里给我买了一件衣服,售货员告诉妈妈我穿多大的,在收银台还专门有人收钱。
师:(贴老师、司机、售货员、收银员。)哟,一天之内有这么多人为我们服务。
生2: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出去玩,钱包丢了,是警察叔叔帮我们找回来的。
师:钱包掉了,一家人心情怎样?
生2:很不好,没有玩成,爸爸妈妈还差一点吵起来了。
师:真扫兴。警察帮你们把钱包找回来后呢?
生2:我们心里就很高兴了,很感谢警察。
师:你用你家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离不了警察。(贴警察)
生3:我画了一幅画。
师:那赶快拿上来让我们欣赏一下。
生3:我画的是和爸爸乘车到海洋公园玩,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鱼,但是不知道鱼的名字,(指图)这位讲解员正在给我讲解,告诉我很多知识,我很感谢她。
师:(贴讲解员)是呀,咱们生活在长江边,有很多海洋鱼类听都没有听说过,正是因为有了讲解员,让你了解了许多新知识。
生4:上星期天我和妈妈下楼吃早点,小区的保安伯伯给我们开门。然后我们又到菜场买菜,卖菜的阿姨给我们称好后,还帮我们用袋子系起来。回来,经过保安室,保安伯伯又把我们家今天的报纸递给我们。
师:哦,同学们找找她发现了谁为我们服务。(显示该生调查表,让学生了解表中内容)
生齐:卖早点的。
师:(边纠正边贴出行业名称)我们称他们为早点摊主。
生齐:保安、卖菜的阿姨。
师:(贴出行业名称)你们瞧,大家每天都要吃菜,只有这位同学细心观察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卖菜人。
生5:(指自己的画)我那天咳嗽,妈妈带我到医院去,医生给我检查后,护士给我打了针。
师:这是你画下的那天看病的情形,对吧?
生5:是的。
师: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贴)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有多少种职业,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各种行业人的服务。】
活动一:假如没有……
生6:昨天下午放学后,爸爸妈妈带我去喝喜酒,酒店的保安告诉我爸爸把车停到空车位上。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位子上,我还看见主持人主持婚礼,厨师把菜做好后,服务员还把各种菜端到我们桌子上,还给我们到饮料。
师:(相机贴出主持人、厨师、服务员)我们只是吃一餐饭,短短的1、2个小时为我们服务的人也不少啊。
师:刚才我下去听你们交流时,听到其他同学也说到了服务员,那么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注重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同样是服务员,孩子的发现不同,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由一个点引发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扩大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思维。】
生7:我有一次在酒店,去洗手时滑倒了,是服务员阿姨把我扶起来的,还要我小心走。
师: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为我们提供帮助。
生8:我那次参加表哥的婚礼,我发现服务员很忙,一个人为几桌同时服务,谁叫她,她都会过去,态度很热情。
师:同样是喝喜酒,你的发现就和别人不一样!
师:我想问问大家,假如我们去吃饭,没有服务员会怎么样呢?
【假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学生生活的,孩子对服务员这一行业有了充分认识,在假象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行业的重要,认识到服务员的服务是我们生活的需要。】
生:也许我们会找不到空位子,就不能坐着吃饭了。
生:如果没有服务员,我们就得自己端菜。
生:如果没有服务员,厨师做好菜得自己端出来,这样炒菜就很慢,我们吃饭就要等很长时间。
师:多不方便呀!
生:要是我们自己到厨房去,厨房都要被挤炸了。
师:那样还很不卫生呢。看来一个很普通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不能少的呀。
活动二:我当送奶工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生9:我们家定了牛奶,送奶工每天都把牛奶送到我家门口。有一天早上,我6点就醒了,听见门口有开锁的声音,先以为是小偷。但是一想,肯定是送牛奶的人在放牛奶。我想我家住七楼,上下累,如果没有送奶工就不方便喝到牛奶,花钱订牛奶值得。
师:送奶工来得太早了,才让你有这样的误会。他为什么这么早就来送奶呢?
生:因为我们家的人七点半钟都出门了,他不早点来送牛奶的话,我就喝不到牛奶了。
生:现在天气很热,要是早上不把牛奶拿进来,晚上就坏了。
师:余老师也为自己家的小宝宝订了3瓶牛奶。咱们听听送奶工师傅是怎么说的吧!
(CAI图片:送奶工把牛奶送到客户门口的情景
画外音:我每天凌晨2点起床,先赶到牛奶公司把牛奶领出来,然后一家家的送。一百多家,要在7点半前送完。)
师:这位同学家订了牛奶,还有哪些同学家也订了。
(生纷纷举手。)
师:你家牛奶送到几楼?
生:(二楼、四楼、一楼、七楼……)
师:根据客户的需要,很多公司都要求送到家门口。像余老师住八楼,没有电梯,可友芝友公司的送奶工每天把牛奶送到门口。
师:咱们当一回送奶工,送几个单元的牛奶。好吗?
生:好。
师:来,送奶工师傅们,拿起你们的“牛奶”。现在是凌晨4点,人们都还在熟睡中,我们送奶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到别人。出发前,别忘了你的客户地址,拿好牛奶瓶呀!
(教师语言创境、提示活动阶段,学生体验活动)
师:好吧,时间到了,我们的体验就到这。
师:看你满头大汗,有什么感受呀?
生:我很累,上那么多楼梯,腿都酸了。
师:你呢?(多指几名)
生:(气喘吁吁)我累死了,口渴得不得了,想喝水。
生:我的脚都发麻了。
师:不光是你们几个有这样的感觉,看看大家,都气喘吁吁的。我们只送了五、六家,还有一百多家等着我们送奶工呢!
(生惊叹)
师:一百多家,要爬多少层楼梯呀?这么早,这么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提问题的角度很巧妙,体验活动的目的也就在于此,不仅使孩子认识到是这些劳动者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更引发孩子思考,让他们初步感受到送奶工与社会的依存关系。】
生:因为我们需要他送牛奶来。
师:哦,我们的生活需要他。
生:那是他的工作,他要赚钱。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可能他要赚钱给他孩子交学费,要养家糊口。
师:是的,我问过他,送一瓶牛奶赚1角8分钱,100瓶牛奶30天下来大约500多元,这500多元就是他一家的生活收入。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他为我们提供了服务。
师:大家做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厨师、老师、服务员、司机、警察、医生、护士、讲解员、清洁工…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他们,他们的服务都是我们生活需要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社会各行业有一个总体认识。】
活动三:动画配音
师:同学们,咱们都有在家休息的时候,休息在家时你喜欢干什么?
生:帮家里做事,下棋。
生:看书、看电视。
生:看电视。
师:(出示教材中看电视图)休息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看来即使是休息在家时,也需要电视节目来丰富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喜欢看的节目就这样直接从电视里放出来吗?
【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是就不需要别人的服务?其实看似简单的休息生活背后,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接的为我们默默无闻的提供着服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生:不是的。应该有演员演、摄影师拍。
生:还需要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师:我听说咱们班上有位同学的家长就在电视台工作,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
生10:我妈妈说,播放节目要有导演、灯光、剧务、剪辑师,还有的我记不清了。
师:你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10:我妈妈是武汉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她总是在家里背台词,有时候背得很晚才睡觉。
师:看来演员台上看着很风光,台下还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生活资源。】
生11:我告诉大家一种办法,用影碟机放动画片的碟子,就不用演员。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这还是需要有人画呀!
生:还要有人配音,做成碟子才能看!
师:原来是这样。那你们现在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
师:(CAI《宝莲灯》录像片段)这是什么片子?
生:(争先恐后说)《宝莲灯》。
师:看来大家对这部动画片非常熟悉。我这儿有孙悟空和沉香的一段对话台词,谁想给他们配音?
(指两名学生上台,稍做准备然后配音)
师:大家笑什么?
生:这一段都放完了,他们还在讲。
师:(问配音学生)自己感觉怎么样?
生:太快了,跟不上来。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再来试一试?(2生配音)
师:这回怎么样?
生:没有感情。
生:口型还是对不上。
师:还有好多人不服气,这样吧,我再放一遍,同桌之间配合,每个人都试一下。(自由配音)
师:感觉怎么样?
生:还是不好。
生:我觉得有点进步,但还是没有和同位配合好。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了吧?(CAI配音现场图片)这些专业演员为了跟《宝莲灯》配音,先得作20多天准备,才能走进录音棚。虽然在荧幕上我们看不见他们,但这些配音演员用自己惟妙惟肖的声音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欢乐。
【幕后的劳动者也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劳动,而这是学生没有发现到的。通过配音活动,进行视觉、听觉享受上的体验,从而让孩子感受那些他们从来没见过的配音演员用独特的方式服务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由此而引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许多看不见的劳动者的服务。】
三、自主总结话题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快要结束了,余老师给你们上这节课非常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1:因为我们课上得好。
师:好在哪里呀?
生1:我们找到我们的生活需要很多人的服务。
生2:我们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生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人。
师:是呀,在生活中,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有许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吧!
(CAI各行业图片背景音乐《为了谁》)
师:我们的生活也一刻都离不开他们。同学们,让我们去发现、去感谢他们吧。
【话题的延伸是活动的继续,是学习的继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也正是学生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的继续。】
活动反思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下)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话题。品味这一话题的提法──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需要”,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需要”是一种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
1.生活体验──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走进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前我引导孩子对自己某一天的生活进行了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于是一些平常熟视无睹的画面映入了孩子们的眼帘。在课堂上的交流中,孩子们谈到了帮助过家找回钱包的警察,生病时为他看病的医生护士,在外吃饭时为他端菜倒茶的服务员,甚至是买早点的摊主、买菜的阿姨。生活中的这些细微末节,在课堂上明晰起来,孩子们纷纷认识到,一个时段为我们服务的人不少,一天中更多,生活中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这些劳动者的服务的呀!
2.活动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感悟
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教学中,孩子们在情景中去体验劳动者为我们生活提供的服务──送牛奶的模拟,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送奶工的辛勤劳动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更是他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从而揭示劳动者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在视觉享受中去感受劳动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由配音演员引发开来,幕后的劳动者们可能并不为人们所知;在问题假想中去发现如果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在这些与孩子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原来我们的生活一刻都离不开这些劳动者呀!”这就是我执教这一课希望看到的:从孩子自己的世界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自己走进、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