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教
材
分
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
情
分
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抽象,枯燥。如果直接讲授,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设置分组实验,以竞赛的方式探究试验结果。加上初三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试验结果,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知识目标
(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探究过程
重点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教
学
方
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活动——建构”模式的教学结构。把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大大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课
前
准
备
实验器材:CuSO4 溶液、 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天平、酒精灯。
教学流程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引入)化学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蜡烛燃烧后变短,酒精燃烧后就无影无踪了。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物质都有质量,它们的质量哪去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倾听
联系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质量
守恒
定律
提出
问题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猜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假
设
与
猜
想
①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②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减少;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变;④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增加,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减少,而在某些反应中可能不变。
提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交流并总结。
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设计实验
[提问]:对你的假设和猜想能不能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呢?(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
[评价]:对学生设计中由于实验条件不足或不合理加以引导改正
1、学生积极的讨论、设计。
2、由各组的中心发言人陈述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
3、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交流。
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评价方案的能力
进
行
实
验
第一组:NaOH溶液与CuSO4 溶液反应;第二组;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第三组:NaCl溶液和AgNO3溶液的反应。
1、小组分工进行实验。
2、记录实验的数据。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交
流
与
小
结
指导: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各小组实验汇报
学生分组,相互协作,进行实验,思考,讨论
培养动手能
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历史上,科学家作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规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积极记录试验数据
观看,思考,发言,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学生交流试验结果,归纳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记录和整理资料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砺练自己的智慧。
探
究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实
质
[课件演示]多媒体手段模拟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进行重新组合。
[投影展示]:质量守恒原因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观看播放的图片并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观看并整理笔记
建立化学模型,让学生真正理解质量守恒的本质。
解
释
用
拓
展
提
高
我设置了几组习题:例1、填空:(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元素。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KClO3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铁丝的质量大。(3)课前的那则广告,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为什么? 例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问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建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后,运用它来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带进课堂。
总
结
[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交谈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你能说出在化学反应中,哪些项目(指标)不变?哪些项目(指标)改变了?哪些项目(指标)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提问] 你能否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有哪几方面的应用?
学生谈体会与收获。
部分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课后作业
1.复习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 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
板书设计: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
NaOH + FeCl3 --- NaCl + Fe(OH)3
褐色固体 白色固体 褐色固体
无色溶液 红褐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
NaCl + AgNO3 ----NaNO3 + AgCl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2、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
原子的 数目 没有改变
质量
3、应用
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律文。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律文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