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还有就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李健吾先生说,这四个吝啬鬼写得都非常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 (点评)从四大“吝啬鬼形象”谈起,旨在明确鉴赏的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并举,从横向比较中显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地位,激发鉴赏主体的阅读兴趣,促使鉴赏主体与作品文本的渐次接近。 师:读小说,第一感觉、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评价作品的基础。读完课文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课文中有些片断、有些细节非常生动,令你过目不忘。请同学举出一个你认为印象最深的片断或细节,并说明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点评)课文是长篇小说节选,是原著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之所以成为精彩片断,因素很多,或来自词语安排,或来自叙述角度,或由于意象、隐喻、象征的启迪,或因细节勾勒的独到……在审美初始阶段,鉴赏主体尚未能对作品文本的深层意蕴有整体性把握的时候,正是这些精彩片断成为激发起审美注意和特定的期望情绪的兴奋点、共鸣点。由这些兴奋点、共鸣点形成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往往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之中。当然,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年龄性别的不同,第一感觉与第一印象也因人而异。课堂上组织阅读中自然形成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的自我感受共时交流,可以形成自由品味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愉悦,进一步推动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积累时绵延不绝的语言流的解读。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葛朗台抢女儿的梳妆匣,因为它深刻反映了葛朗台自私自利、唯金是图、见钱眼开的性格,一看见金子,眼睛就闪光,反映了他爱财的一面。 生2: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归还他女儿梳妆匣的那段话,反映了葛朗台的虚伪。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看见法器的神态和动作,它反映了葛朗台嗜金如命、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性格。 生4: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临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表现出他临死前依然不忘占有金子的性格。 生5:我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课文最后“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一句,可以看出葛朗台的本性。 生6: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这两个动作,表现了葛朗台为了金钱,可以不顾父女的亲情。 生7: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临死前抓十字架,表现了他至死不变的守财的性格。 (点评)七人谈第一印象,各取一种角度,作局部的欣赏,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既反映鉴赏主体对作品文本的一种独特的自我情感的移入,也是从某一角度与作者双向交流的结合点。从兴奋点、共鸣点的结合点上切入,是由一般阅读通向文学鉴赏的一条便捷途径。 师:刚才请了几位同学谈了自己阅读后的印象,谈得很好。看来是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不过,这只能算是一般的阅读,还算不上是鉴赏。鉴赏,鉴赏,一鉴二赏,鉴别,欣赏(板书:鉴赏)。在理解的基础上去鉴别它,欣赏它,并进而获得初步的评价和认识,这才叫鉴赏。 (点评)由此引出“鉴赏”的概念,初步阐明概念的内涵,同时明确地规定了课型:文学鉴赏课。接着指出鉴赏的第一步应从“品味语言,理解形象”着手。 师:刚才大家讲到了“抢梳妆匣”,大家对这个场面非常感兴趣,外部的动作很多,很形象。“看守密室”和最后“手抓法器”也讲到了。但有一个场面没讲到,那就是“骗继承权”。可能觉得平淡,味道不大。这说明感知还不太完全。即使讲到的,还嫌粗糙,没有深入下去。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反复地品味语言,进而去理解其意蕴,获得对形象的深入理解(板书:品味语言,理解形象)。 (点评)这里教师附带指出另一个场面“骗继承权”尚未能引起大家注意。这是一种点拨,也是教师根据他的生活积累、审美情趣从另一角度找到的与作者及文本的双向交流结合点。先提一下,作为鉴赏的另一个重点。 师:在“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中,你们认为最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是哪个? 生(齐答):“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句特别生动,特别形象?好在哪儿? 生(部分):“纵”“扑”两个动词好。 生(部分):比喻好。 师:还有呢?(学生沉默) 师:还有。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课文中作者对葛朗台有四种称呼:“葛朗台”“老家伙”“箍桶匠”“老头儿”。咱们来替换一下。换成“葛朗台一纵一扑……”好不好? 生(齐声):不好。 师:一点感情色彩没有,不好。那么换成“老家伙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说“不好”)为什么不好?老家伙是对人的一种轻蔑的称呼,带有嘲弄的意味,这种称呼往往出现在人物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作者的感情压抑不住的时候,这里矛盾冲突刚刚开始,有点欠火候。 师:再看“箍桶匠”,“箍桶匠一纵一扑……”好不好?(学生思考)箍桶匠跟葛朗台什么关系?(生纷纷小声议论)葛朗台原来是箍桶匠,他由箍桶匠发家,从一个粗野的不文明的下流社会的人慢慢爬上了上流社会。这个称呼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他是怎样发家的。怎么暴富的?这不蛮好的嘛,给我们很多联想?我们若把它与“老头儿”比较一下,不足就明显了。“老头儿”重点在哪儿?(生齐:“老”)多大岁数了?(生齐:“76”)76岁的老人如老虎一般一纵一扑,令人惊愕,令人喷饭,令人深思。 师:还有。大家一起看,葛朗台把梳妆匣抢到手后,他说“什么东西?”“噢,是真金!金子!”把这几句合在一起理解,葛朗台在讲“什么东西”的时候,知道不知道梳妆匣是真金的?(学生纷纷摇头)他并不知道这是真金,只是眼前黄澄澄的一闪,于是“一纵一扑”,如老虎一下子扑上去。像这样,我们反复品味语言,葛朗台老头的形象在我们脑子里越来越鲜活。 师:小说中,不仅有人物、语言的正面描写,还有许多侧面的隐蔽的描写。举一个例子,当抢梳妆匣双方矛盾斗争白热化的时候,仆人拿侬讲了一句话:“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言外之意是葛朗台从不讲理。拿侬是一个深知葛朗台为人的人,她都看不下去了,可见葛朗台吝啬疯狂到了怎样的程度,这就很好地从侧面烘托出了葛朗台的嗜财如命。 读小说,不仅要品味语言,而且要抓住这种空白之处,展开想像,这样才能获得饱满的审美感受。(板书:展开想像,再现形象) (点评)开始对“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作“语言品味”的师生双向交流,在动态交流中进行小结,并向鉴赏的下一步骤“展开想像,再现形象”的过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家认为比较平淡的场面:骗继承权。这部分有两处侧面描写,请大家找一找,议一议。 生8:一个在78小节,“骇呆了的公证人”一句,因为公证人是很了解葛朗台的,这时候他都被骇呆了,可见葛朗台的吝啬作风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 师:充满激情的程度。(生笑) 生9:还在52小节。“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拿侬和克罗旭“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从上下文看,葛朗台并没有老到经常哆嗦的地步,他的身体还是比较好的。拿侬和克罗旭都看错了。这是另一个侧面描写。 (点评)教师作为鉴赏主体的一方,谈自己对“骗继承权”这个场面的两点审美共鸣两处侧面描写的佳妙。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另一方,对教师的审美共鸣点表示认同,并把自己的审美感受与教师作具体的交流。 师:很好,请坐。“骗继承权”这个场面让人目瞪口呆,甚至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这个场面跟前面的“抢梳妆匣”不同。“抢梳妆匣”不仅有动作、语言,而且语言往往配合着动作、神态,描写是立体的。而这个场面更多是对话,没有什么人物的神态。动作,但读过之后,展开想像,却感到人物的神态动作好像在脑中鲜活了起来。我从课文中找到了8个描写篇朗台神态动作的句子,这些神态动作都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理。 (投影):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3. 在女儿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脑门上尽是汗 6.他搓着手 7.瞪着金子的眼光 8.冷笑着 师:我再从课文中挑选了四个最能表现葛朗台此时心态变化的句子。第一句,第54小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第二句,第57小节“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哪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第三句,63小节“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第四句,70小节“……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以了!……”这四句话原文中都没有神态动作,请大家仔细揣摩投影上的8个神态动作,看哪一句可以和哪个神态相配? (学生讨论) 生10:第一处配“他搓着手”。 师:“搓着手”?“搓着手”表现什么?看174页83小节,“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可见,“搓着手”表现很高兴,很满意吧。能配这个动作吗?旁边同学有没有纠正的? 生11:应该是第4句。 师:“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什么叫“差不多”? 生11:并不是真的慈祥,是装出来的。 师:这样大的一件事,葛朗台却说“咱们中间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怎样的心态?更多的是一种虚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欺骗。第一处应该配4。再来看第二处。 生12:应该配5,“脑门上尽是汗”。 师:“尽是汗”是紧张。“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乍一看是紧张,其实是装出一副可怜样,利用女儿的感情向女儿施加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要挟。应该是哪一句? 生问:应该是3。 师:对。这里是要挟,应该是“在女儿面前哆嗦 。再看第三处。 生(齐答):应该是6,“脑门上尽是汗”。 师:对。“脑门上尽是汗”表示紧张,把公证人的话打断,实际上是怕公证人说出真相,女儿不答应。但这句直接配上去不行,下文才是“尽是汗”,这里应该是 生(齐答):开始冒汗。 师:对,开始冒汗。同学们说得很好,顾及了语境。再看最后一处。“我觉得更满意”,“更”告诉我们他已经蛮满意了,已经把财产继承权的一部分拿到手,现在想把所有的钱都捞到手。应该配哪一句? 生(齐答):7句,“他搓着手”。 师:很好。“葛朗台就是这样,从开始欺骗到后来的要挟,再到紧张不安,再到后来小心地巴结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再往下面看,有个动作,妙极了(生在下面抢答“抓”)。“抓起女儿的手往自己手里一拍。”干什么?生怕女儿反悔。再往下,他实在是太快乐了,幸福到了极点,于是“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女儿”,“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师:我们把想像投入小说,人物就是如此的鲜活起来。其实这些(指投影)根本不需要。我们是根据对话配上去的,换言之,这里的对话已经精妙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可以想像出这是怎样的动作,怎样的神情。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高尔基曾经说过,他非常佩服巴尔扎克,佩服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语言,以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态动作,也能想像得出人物的模样。这部分就是绝好的例子。 〔点评〕教师从“骗继承权”与“抢梳妆匣”这两个场面艺术表现形式各自的特点说起,启发学生借助想像以作品文本中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八个句子与表现葛朗台心态变化的四个句子相配伍,看怎样才能产生使人物形象进一步“鲜活起来”的最佳效果。这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这启示学生:作家在文本中留下的一些“空白”,需要以想像来充实,这是鉴赏主体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再创造。学生初读文本时,并没有从“骗继承权”这一场面中产生兴奋点、共鸣点,正是没有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结果。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请XX女生扮欧也妮,请XX男生扮扭葛朗台,其余的呢,扮公证人克罗旭。所有的叙述性语言不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 (点评)分角色朗读便于学生从听觉方面在接受美感的审美活动中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把握,为探求意蕴的思考、分析打下基础。 师:惊心动魄。我在想,这是父亲在对女儿说话吗?这是充满了欢笑、荡漾着温馨的家庭吗?这里除了欺诈、除了贪婪、除了对金子的无休止的攫取与占有、除了瞪着金子的眼光什么也没有,我的眼前是一片漆黑,我只看见丧失了人性的灵魂在狂舞,我看见金钱社会中“家庭的苦难”!(学生肃静)我在沉思,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葛朗台这样做,是有意的预谋呢?还是无意识的? 生(齐答):无意识。 师:认为是有意的预谋的同学访举手。(学生互相看看,举手的不多)认为是无意识的请举手。(大多数同学举手)好像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吧,都是这样想的吗?(生笑) 师:从葛朗台的性格来分析,应该是无意识的。这是一个完全被金钱给毒化了的灵魂,“占有金子,看见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当妻子死后,对他来说到了生死关头,他无法忍受自己的金钱落到别人的手里,哪怕是女儿。于是他的精明,他的工于心计,他的狡诈,他的虚伪,他的吝啬,他的一切一切,这个从社会底层爬上来的人物一生所积聚的习惯,全部本能的放射出来,毫不掩饰。不要以为他是个漫画式的夸张人物,也不是他事先想了好多办法来骗女儿,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本能。这里作者写出了这种赤裸裸的对金钱的攫取和占有,写出了金钱对人灵魂的腐蚀,对人性的扭曲。读小说,展开想像,再现形象之后,我们就获得了丰满的感受,激起了我们的感情,获得心灵的共鸣。(板书:激发感情,获得共鸣) 师:读小说不仅要理解形象,再现形象,而且还要把自己的感受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这就需要比较,需要思考,以获得评价。(板书:比较思考,形成评价) (点评)教师作为鉴赏主体的一方,带着自己的激情意志积极地迎上去,与作品文本进行双向交流,同时也与作为鉴赏主体的另一方学生进行审美感受的双向交流,形成教师、与作品文本、学生三位一体的动态交流,产生强烈的共鸣效应。 师:小说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写两人的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两个人都有遗言,遗言都是对女儿说的,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直白。第二,作者对两个人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现在就请大家从他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方面来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之后,推举一个同学发言。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问:两个人的遗言内容不同。葛朗台要女儿到天国去“交帐”,表现了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性格。葛朗台太太的遗言中说,“幸福只有在天上”,她向往天国,她拿对天国的向往作为摆脱现实的苦难的途径。对天上幸福的肯定,实际上是人世间的否定。两人的遗言反映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 生14:作者对两个人的评价也不同。对葛朗台太太的评价是赞扬,而对葛朗台是讽刺、批判。 师:由此可见两个人物的关系是什么? 生(齐答):对比。 师:作者赞扬的是葛朗台太太,她是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是人性的化身,作者批判、揭露的是葛朗台,他是丑的化身、恶的化身、是兽性的化身。作者拿葛朗台太太的美、善、人性去对比葛朗台的丑。恶、兽性,以此揭露批判金钱社会的罪恶。 师: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就形成了对小说的评价,到此,我们完成了一次鉴赏。鉴赏,首先是由鉴到赏(板书:鉴→赏)。通过阅读,感知文中基本内容,然后,对小说的内容、技法的方方面面进行“赏”。其次是由赏返鉴,在“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鉴”(板书:鉴←赏)。这里要扣住一个东西:语言,只有扣住语言,才能扎扎实实提高鉴赏能力。 (点评)在沟通的基础上,抓住葛朗台夫妇的死,进行比较分析和理性思考,展开带有价值判断性质的评价活动,这是一种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的鉴赏,这是鉴赏活动的高级阶段。 师:读完课文,我们获得了一次深刻的审美体验、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不过,还没完,还有一个人物没有接触到。谁呀? 生(齐答):欧也妮。 师: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大家推断一下,她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学生热烈讨论) 生: 我认为她不会完全像她父亲一样成为金钱的忠实的奴隶。她的父亲和母亲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她继承了母亲善良的天性,然而后天又接受了他父亲的吝啬作风的训练,性格具有两重性。她的结局可能是苦命的,因为原文说她母亲临死前“最后的几眼似乎暗示女儿将来的苦命”。 生16:我也是觉得她不会像葛朗台那样守财,虽她很富有,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但她同时又具有她母亲善良的本性。她的结局,我想应该是悲惨的。 师:回答得很好。注意紧扣住语言。刚才有同学讲到“他的吝啬作风对她的训练”,“他的吝啬的作风”不是他以吝啬的作风”,主语是“作风”,这是熏染的结果,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大家注意到了,在这过程之中,她法摆脱的是当时金钱万能的世界。虽然她继承了母亲善良的天性,但在这样的世界里,她最后的结局可以想像出来。(投影:欧也妮肖像)这是我从原著中复印出来的她老年时候的肖像,也许它不完全符合你脑中的审美创造。通过这衰老、迟迈、一无所有、空无寄托的神态,作者似乎又在向我们大声疾呼什么。具体情况,希望大家课后都能读读原著。 (点评)再设一问,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对欧也妮命运的结局作一些推断。问题并非多余,葛朗台“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变成了习惯”,因而欧也妮命运的结局,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并为学生课余进一步读原著留下强烈的审美期待。 师:最后,请大家注视屏幕(投影巴尔扎克肖像) 让我们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学生肃静) (点评)这一节课从艺术直感(第一印象)开始,通过品味语言实现艺术意象的重视,在鉴赏“骗继承权”这一场面的活动中,形成情感交流的高潮,分角色朗诵,体现兴奋中获得共鸣的快感,在思考欧也妮命运的尾声中产生余音袅袅的审美期待的直接效应。这一审美活动过程,使审美心理诸要素,如感知、想、情感、理解等,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促使学生审美趣味与鉴赏能力的提高。这一模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附板书: 守财奴 (法)巴尔扎克 鉴→赏 鉴←赏 品味语言,理解形象 展开想像,再现形象 激发感情,获得共鸣 比较思考,获得评价 教后小结: 目前鉴赏课不被重视。在有限的一点所谓鉴赏课中,也往往本末倒置。两个本末倒置:一是语言品味欣赏分析的本末倒置。语言的品味被淡化,脱离语言的技法辨认、内容的架空分析膨胀起来。二是情感共鸣与理性评价的本末倒置。教学中往往重理性分析、轻感性体验,而这种理性分析又多是结论式的随意拔高,沦为政治标签和图解,学生生厌。尤其是后一个本末倒置是造成鉴赏课不像鉴赏课的根本原因之一。针对以上情况,我本课的设计一是突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淡化理性分析,适当降低结论的高度,二是尽可能扣住语言因素来分析,按照鉴赏的实际心理流程来开掘课文,增强学生的鉴赏意识,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鉴赏能力。当然,鉴赏课有各种教法。我在本课设计中避免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这条路线走,而选择了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再创造这条路线。这只能说是其中一条路线,但从实际效果看,确实起到了新颖奇特之效,获得了成功,这也为今后的探索树立了自信。课后岳子纯、孙芳铭、陈良堃、蔡肇基诸先生一致给本课以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本课有以下优点: 1)根据鉴赏的流程来开拓课文,方向把得准,路子走得对; 2)教学展开中重视形象的再创造和内在的情感体验,抓住了鉴赏的关键和要害; 3)教学中自己有了较深的体验和心得,并能在教学中阐释出来,大大深化了阅读,获得了鉴赏的氛围和契机(关于骗继承权“家庭的苦难”一节,大家一致认为是感人的高潮),推动了鉴赏。 4)教学中对小说语言的品味较好,结合得十分自然,不勉强,使鉴赏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