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二年级 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任务,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X|k | B| 1 . c |O |m ‎1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结合具体情景,能丛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编乘法口诀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认识方法是本单元的认识基础,万以内的数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和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是亿以内数的认知基础。按我国的计数方法是每4位一级,万以内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掌握了这一级的读写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万以上的数。‎ 本单元编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四个导学内容。‎ 二、认识图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有了初步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辨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的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是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教材引导学生从实物情境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 ‎3、拼组图形。‎ 拼组图形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的初步认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是通过拼组图形的活动,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通过看、拼、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合作意识。‎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以下八个部分:‎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材创设了算气球个数、算两位同学家相距的米数、算文学读物的册数等情境,选取的数字都是整十、整百数,目的是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2、加减法的估算。‎ 教材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运货物,算价钱等情境,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三位数的加法。‎ 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实物力,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算理,掌握算法,又通过“议一议”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X k B 1 . c o m ‎4、三位数的减法。‎ 教材通过算购物余款数,算学生人数等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精算。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呈现了与例题有关的百元人民币和十元人民币直观图。‎ ‎5、探索规律。‎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增加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买文具、记帐、租船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7、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8、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千米毫米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认识千米、毫米和实践活动“人身上的小秘密”2个内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分米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关于测量内容中的最后2个长度单位的认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由于千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大的一个单位,学生要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难度较大。而毫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个单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用得也比较少,根据《标准》的基础要求,学生只需“知道毫米”。所以,本单元的导学重点在于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五、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的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导学内容: ‎ ‎1、除法竖式的认识。‎ ‎2、有余数的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有余数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把这一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除法,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例1、例2(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问题;(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例3、例4(有余数除法)(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总是(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感受余数的出现,并了解余数的含义;(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六、时分秒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认识钟表。‎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学生对钟表有了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初步认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钟表面具体时刻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的“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同时,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2、解决问题。w W w .x K b 1.c o M 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要能够运用第一小节所学习的关于钟表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涉及时、分、秒的简单换算,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钟表的初步认识,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 七、统计 本单元教材共编排了统计和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2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统计初步知识,在前三册教材中有初步渗透。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体验,并且对统计方法也有所了解。并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合作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渗透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在进行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时,把数一数,拨一拨等这些活动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创设恰当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有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索新知。‎ ‎(5)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教学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迁移的学法指导。‎ ‎(7)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1、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四)教改设想和教改专题 由“点”及面,把握有效课堂:‎ ‎(1)学生的现实点——直面把握,真实有效。‎ ‎(2)教材的重难点——全面落实,扎实有效。‎ ‎(3)教学的导入点——正面引导,朴实有效。‎ ‎(4)课堂的生成点——多面捕捉,充实有效。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其“有效性”,彰显出“真实、扎实、朴实、充实”的本色。‎ 数学学习应体现的几个本质特征:‎ ‎(1)数学模型建构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2)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题。‎ ‎(3)发展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4)再创造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只有符合上述本质特征,数学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三维并进,提升空间图形概念建构实效:1.优化抽象过程,深刻把握本质特征:‎ ‎(1)再现生活情境,激活主体经验。‎ ‎(2)引导操作体验,形成概念表象。‎ ‎(3)加强变式辨析,抽象概念本质。‎ ‎2.善用动态表象,深入促进数学理解:w W w .x K b 1.c o M ‎(1)利用动态表象引发空间想象,完善概念图式。‎ ‎(2)利用动态表象推进空间操作,内化概念本质。‎ ‎3.注重多元综合,深度提升数学思考:‎ ‎(1)合理综合渗透,发挥集聚效应。(‎ ‎2)激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迁移。‎ 利用知识关联建构数学知识:从认知心理学看,理解某个东西是指把它纳入一个恰当的图式,图式本身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概念组合的认知结构。图式越丰富,就越能吸纳相关信息,而图式的丰富性取决于概念间的关联程度。所以,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关联性,把孤立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如此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再生性,才能随时通畅地被提取和运用:利用显性关联,激活认知;挖掘隐性关联,丰富认知;寻找变化关联,拓展认知。‎ 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抓住训练重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明确重要前提(充分感知,展开思维);把握基本过程(分析综合,发展思维);立足关键环节(比较辨析,深化思维);关注创新品质(开放探索,发散思维)。‎ 四、提高导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8、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9、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10、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导学课时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7 ‎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5 ‎ 第三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 16‎ 第四单元: 千米毫米 5‎ 第五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6‎ 第六单元: 时分秒 5‎ 第七单元: 统计 5‎ 第八单元: 总复习 8 w W w .x K b 1.c o M ‎ ‎ ‎ 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杨柳河小学 ‎ 2013.2‎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导学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 ‎1、数数。‎ 通过数小正方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使学生对一千有初步的直观感受,并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发展学生的数感。‎ ‎2、写数读数。‎ 通过“试一试”、“写一写”、“读一读”等操作、表达、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3、大小比较。w W w .x K b 1.c o M 通过“比一比”、“议一议”、“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4、较大数的估计。‎ 通过“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认识方法是本单元的认识基础,万以内的数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和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是亿以内数的认知基础。按我国的计数方法是每4位一级,万以内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掌握了这一级的读写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万以上的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http://www .xkb 1.com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在边操作边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探索新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迁移等方法探察新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教材出现的有关数据中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初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学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在进行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时,把数一数,拨一拨等这些活动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2)创设恰当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有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老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在较大数的估计中,通过“猜支数”“一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计:‎ 数数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过程与方法: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数感。‎ 导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导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挂图(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互相说一说。‎ ‎( )张1角是1元,( )张1元是10元,( )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 )元,10个一千元是( )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挑战题:看图思考。‎ ‎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 四、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导学后记:‎ w W w .x K b 1.c o 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5页例4、第6页例5,第7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http://www.xkb1.com 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10个一)10个一又是多少?(10个一是1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个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 ‎②观察十位,已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个十,在百位上拨上1个百)‎ ‎4、类比迁移:‎ ‎(1)突出990与1000。‎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的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00加10读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新 课 标 第 一 网 ‎②1010之后再数10怎么拨?‎ ‎③从1020再拨到1300怎么拨?‎ ‎④从1300拨到1400可以怎样拨?‎ ‎⑤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拨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和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个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个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个一千是二千)‎ ‎③从2000到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 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 ‎(1)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龙)‎ ‎(2)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 ‎(3)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 ‎(4)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 ‎2、拨一拨、说一说:‎ ‎(1)先拨3500,再说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 ‎(2)先拨4020,再说由( )个千和( )个十组成。‎ ‎(3)先拨6003,再说由( )个千和( )个一组成。‎ ‎3、说一说:‎ ‎(1)5400是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 ‎(2)4070是由( )个千和( )个十组成。‎ ‎(3)2496是由( )组成。‎ 四、课堂小结:‎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X|k | B| 1 . c |O |m ‎2、写数 读数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8页例1,第9页例2、例3,第10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地写数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导学重点: 写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正确写中间、末尾有零的数。‎ 教学准备: 小鸟图、鸟巢图、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w W w . X k b 1.c O m 一、认识数位顺序:‎ 创设情景:小鸟回家:‎ 教师拿出5个鸟巢,一边讲述一边贴在黑板上(贴在一横排);5名学生分别拿1张纸片,上面写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教师:天黑了,玩了一天的鸟儿们该回家了。鸟儿们都还小,但愿他们都能记得自己的家。‎ ‎(叽叽叽叽)老师出示衔着数位的小鸟。‎ 个位鸟:我的家在哪儿?谁能帮我找一找?‎ ‎(请学生把这只鸟贴在右边第1个鸟巢里)十位鸟和百位鸟也依次找到自己的家。‎ 千位鸟和万位鸟:天黑了,我们回不了家了,随便找个窝住下吧。‎ ‎(学生帮助千位鸟和万位鸟找到自己的家)‎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祝贺鸟儿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全班鼓掌祝贺)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数位的顺序吗?(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其实,要记住数位顺序并不难,你们听,我们的聪聪还编了一首顺口溜呢。‎ 记住数位并不难,找准方向是关键,右起第一是个位,往左依次十百千,要问万位在哪里,就在千位的左边。‎ 二、学习写数的方法:‎ 教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数位呢?(学生列举出计数器)计数器有什么作用呢?‎ ‎1、教学列1,写没有零的数: 新-课-标-第- 一-网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学生写:85)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板书:85。请一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285)、四位数(3247),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其余学生试着写数。(填写例1的空)‎ 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么写?‎ 启发学生逐步说出:‎ ‎(1)两位数先写十位数,再写个位数;‎ ‎(2)三位数先写百位数,再写十位数,然后写个位数;‎ ‎(3)四位数先写千位数,再写百位数,然后写十位数,最后写个位数(也就是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写)。做第8页的“试一试”。‎ ‎2、教学列2:写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1)教师:这两个数与刚才(例1)的数有什么不同?‎ 刚才(例1)的3个数从个位起,每一位上都有算珠,每一位上都是0以外的数,写数时不会出现0。而这两个数中,第1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第2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 ‎(2)讨论:没有算珠的这一位怎么写?‎ ‎(3)归纳: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然后做第9页的“试一试”。‎ ‎3、写文字表示的数:‎ 出示例3:四千八百 ,三千零七十五 ‎(1)先让学生尝试写。‎ ‎(2)选两个学生上黑板写这两个数,全班交流写法。‎ ‎(3)归纳“用文字叙述的数”怎样写。得出:文字叙述的数的写法: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写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然后做例3后面的“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中的4个题目。(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检查)(2)老师课外收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写。(如全校学生人数、电器商品的单价等)X|k | B| 1 . c |O |m 四、小结:‎ 你会写万以内的数吗?怎么写?‎ 五、课外实践:‎ 回家收集万以内的数,并与爸爸妈妈或同伴交流。‎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11页例4、例5,第12页例6及第13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地读数来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导学重点: 读数的方法。‎ 导学难点: 正确读中间、末尾有零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X k B 1 . c o m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电视机大约是34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2806人,妈妈的工资一个月是132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你们会读吗?今天我们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二、学习读数的方法:‎ ‎1、教学列4:读没有零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315,并在黑板上板书算珠图。‎ 学生写:315 读作:三百一十五。‎ 请一名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659),也可以拨四位数(1236),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 其余的学生试着读数。‎ 讨论:像这样没有0的数怎样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往下读,千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 教师: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数吗?怎样读呢?(同桌练习)‎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教学列5:读末尾、中间有0的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 ‎(1)先让学生试读这些数,并与刚才读过的数比较,有什么不同?‎ ‎(2)教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读法)‎ ‎(3)讨论: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读?引导归纳出: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4)做第11页、第12页的试一试。‎ ‎3、出示例6:4030,4003,7318,1090,5800,7004‎ ‎(1)让学生试读。‎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读的。(全班交流)‎ ‎(3)最后引导归纳: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巩固练习:‎ ‎1、读数课堂活动第1题,第2(1)题,读数是口头练习,不用笔写。(自由读,和小伙伴互读互听,全班抽读)‎ ‎2、课堂活动第2(2)题。‎ ‎3、老师收集一些生活、生产中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一读。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四、小结:‎ 你会读万以内的数吗?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外延伸:‎ 收集万以内的数,并与同伴交流。‎ 教后记:‎ ‎3、大小比较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7页例1、例2,第18页例3及课堂活动。‎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数据,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归纳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导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挂图出示:沙滩上有两只海龟正在争吵,它们都说自己的年龄大。(出示两只海龟,背部贴有表示年龄的卡片9和15)请同学们帮助它们比一比,哪只海龟的年龄大?怎样表示?(9<15)提问:9<15,你是怎样想的?(一位数小于两位数)这时沙滩上又爬来了一只51岁的海龟,它和15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的年龄大?怎样表示?(15<51)4只老海龟听说比年龄,也爬过来凑热闹,你们看,一只活了200岁,另一只活了800岁,第3只活了1000岁,第4只活了1100岁,怎样比较海龟的年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教师出示例1的线段图。‎ 先引导学生把4只海龟的年龄在图中表示出来,并说一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1)比较4只海龟的年龄。比较:200与800的大小。(小组合作,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①图中前面的数都比后面的数小,所以200<800。‎ ‎②2个百小于8个百,所以200<800……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比较:800与1000的大小。(相互交流,说比较的方法)‎ ‎①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800<1000。‎ ‎②三位数都比四位数小,所以800<1000。‎ ‎③8个百比10个百小,所以800<1000。……‎ ‎(2)试一试。(小组合作,说出比较的方法)‎ 比较:800与1000的大小,1000与1100的大小。‎ 教师:请各小组汇报比较的情况,重点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 ‎2、教学例2:‎ ‎(1)出示3200○514,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小组汇报结果3200大于514,因为3200是四位数,而514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全班汇报交流,着重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比的。‎ ‎3、教学例3‎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出示4850○5200 3300○325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点讨论怎样比较3300与3250的大小。‎ ‎(2)全班汇报得出:3300>3250,先比较千位一样大,再比较百位,3300的百位3比3250的百位2大,所以3300>3250。‎ ‎(3)归纳总结: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4)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并给同桌说出怎样比的。‎ ‎4、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三、巩固运用:新|课 |标| 第 |一| 网 ‎(1)做18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说出谁大谁小的理由。(尽可能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2)足球活动。(第19页第3题)‎ 本题设计成实践活动的形式,在足球模型上写出数(教师在其中一个球上标出5000),另外准备两个篮子(一个写大于5000,另一个写小于5000),学生按要求把球捡到指定的篮子里,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快又正确,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的大小比较。‎ ‎(3)游戏:比较大小。(第19页第4题)‎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加起来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 连续进行3次,各自组成1个三位数,数大者获胜。‎ ‎②师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学游戏。‎ 四、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记:‎ ‎4、较大数的估计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20~22页例1~例4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X k B 1 . c o m ‎2、过程与方法: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估计预测兴趣和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 学具:书、尺子、4人小组每组1袋黄豆。‎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估一估。‎ ‎1、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谁在忙呀?‎ ‎ (出示张小明正在帮妈妈卖文具)‎ 教师:大家看,张小明多懂事呀!假期里帮着妈妈一起做生意。你们看,小明家大约准备了多少支笔要卖呢?‎ 挂图出示货柜上的4筒笔。(特别提示:4筒笔一起出示)教师:大家想知道吗?‎ 教师:那谁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哦,这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揭示课题:较大数的估计(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挂图出示3堆水果:橘子、苹果、柚子。(苹果中的“900个”先不出现)‎ ‎(2)议一议:这3堆水果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堆的大小,你感觉怎样?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②这3堆水果每堆大小大致相同,每堆水果的个数怎么样呢?个数为什么不同?(每个的大小不同)‎ ‎③你觉得哪种水果的个数多?为什么?(橘子个数多,因为每个橘子小)哪种水果的个数少?为什么?(柚子的个数少,因为每个柚子大)‎ a、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 b、苹果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少一些。‎ c、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d、苹果的个数比柚子的个数多得多。‎ ‎……‎ ‎(3)为什么说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4)教师出示:在苹果图上标出:苹果有900个。请大家具体估计橘子与柚子的个数。‎ 橘子大约有多少个?(950个、1000个、1100个……)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 柚子大约有多少个?请大家估计。‎ 学生可能估:大约是100个、200个、80个、50个……请学生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5)学生活动:根据刚才估计的结果选出橘子、柚子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第20页上面的表格。做完以后请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并说出理由。‎ ‎(6)做课堂活动第1题(第21页),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估计出橘子、柚子的个数。现在你们估一估小明家货柜上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好吗?‎ 教师:要估计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应先知道什么条件呢?‎ 教师:真能干,和老师想的一样。刚才,小明已经悄悄告诉我了,1筒大约有50支铅笔。‎ 教师:现在,请聪明的孩子来猜一猜吧。‎ 学生纷纷猜支数。w W w .x K b 1. c o M 教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各有各的想法,那么你们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想法呢?‎ 多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方法: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先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看看要估计的是这样的几份,得出几份一共是多少。‎ 二、量一量,估一估。‎ ‎1、教学例3:‎ 教师:刚才大家估计了小明家笔筒里的铅笔数,现在一起来研究我们的数学书。‎ ‎(挂图出示书上例3中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逐一解决)‎ 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尺子量出你们的数学书的厚度,并填在书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数学书一共有多少张纸。‎ ‎(1)1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cm;‎ ‎(2)这本书大约有(70)张。‎ 教师:刚才大家量出了1本数学书的厚度接近‎1 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张纸才最接近‎1cm呢?‎ 学生纷纷猜想,师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1本书有(70)张纸——厚(1)cm。(挂图出示)‎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出示:估计这样的700张的厚度大约是( )cm。)‎ 学生自由活动,可以用笔算一算,也可两两商量,猜一猜。‎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多请几位学生回答,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最后师生一起填出答案。(挂图出示)X|k | B | 1 . c |O |m ‎700张纸有这样的(10)本书——厚(10)cm。那么这样的14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cm,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和刚才一样,我们首先应该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来推测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用这种方法,比较大的数都能估计出来。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 三、做一做,估一估。‎ 教学例4。‎ 教师: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师这儿真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 教师发给每组1碗黄豆,请大家小组内商量、讨论,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得出这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察看各组情况。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看书,先说说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探讨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项推理方法。‎ 学生汇报讨论得出方法。‎ 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对较大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份是多少,再看有这样的几份,就能推测出一共有多少了。那么现在就请各小组赶快行动吧,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得出这碗黄豆的粒数。‎ 四、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第22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多请几位学生回答。‎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朋友,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给同学们讲讲,好吗?学生回答(略)。‎ 教后记:‎ ‎5、整理与复习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25~27页。‎ 导学目标:新|课 |标|第 |一| 网 ‎1、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能对本单元万以内数的数法、读法与写法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 导学重点: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整理。‎ ‎(1)教师: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写数读数 大小比较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较大数的估计 二、自主复习。‎ ‎1、数数:‎ 以一个人数、小组一起数或全班一起数的方式进行。‎ 一个一个地数,从597数到610;‎ 一十一十地数,从3990数到4080;‎ 一百一百地数,从600数到1300;‎ 一千一千地数,从1000数到10000。‎ ‎2、写数读数:‎ ‎(1)复习计数单位。‎ 教师:小朋友们都会数这些数,真棒!我们要准确地数数,就要知道计数单位及数位。我们学过的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 (2)复习进率。‎ 教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请小朋友们填一填书上第25页的第2题。‎ 学生填完后汇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在刚才板书的计数单位间标示出进率。‎ 教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 (3)复习数位及数的组成。X k B 1 . c o m 教师:每个单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数位,如下图。‎ 千百十个·········〖4〗·‎ 教师:“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说出计数单位“个、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吗?‎ 教师:千位上的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这个2表示什么?(表示2个千)‎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说出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教师:也就是说2个千、4个百、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2413)。‎ ‎(4)写数:。‎ 教师:你会写几个数吗?请写在书上。并写出后面两个数,再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及读法。(主要是“0”的读法。)‎ ‎(5)游戏:你说我写。‎ 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然后交换。‎ ‎(6)汇报写数情况。请两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他们刚才所写的数。(按左右各写一竖排)‎ ‎3、大小比较:‎ ‎(1)(学生写好以后,教师在学生刚才写出的几组数中间画“○”)‎ 教师:你能比较出这几组数的大小吗?(抽学生口答)谁能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2)写数小竞赛:每个大组报出1个数字,要求用这4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或最小的四位数)。每个大组派1名同学上台写数,并说一说怎样才能使写的四位数最大(或最小)。‎ ‎4、较大数的估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要用到估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估一估。w W w .x K b 1.c o ‎ ‎(1)教师: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如果按每个班40人算,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吗?这样的几所学校大约有10000人吗?请4人小组讨论一下。‎ ‎(2)教师:哪位勇敢的孩子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估计的?估计的结果怎样?‎ 教师:还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吗?‎ ‎ (3)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过估计?‎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哪些知识?‎ 四、课堂作业:教科书第26~27页的练习三。‎ 教后记:‎ 二、认识图形 单元要点分析:‎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本单元编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四个导学内容。‎ 教材分析:‎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有了初步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辨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的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是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平行四边形。X k B 1 . c o m 这部分教材引导学生从实物情境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 ‎3、拼组图形。‎ 拼组图形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的初步认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是通过拼组图形的活动,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通过看、拼、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合作意识。‎ 三维目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3)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合作探索,以及对平行四边形边角的认识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2、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学习,要重视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活动来进行。教学时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实践、交流,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积极参与图形拼组活动,从中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关键:X|k | B| 1 . c |O |m ‎1、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3、关键:‎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因此,本单元教学中,应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教法的选择应以发现教学法为主,演示法和操作法为辅。‎ 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教室的黑板、方巾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研发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拉一拉、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28~29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X k B 1 . c o m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三、小组汇报X k B 1 . c o m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观察两条较长的边,它们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相对边。同样,两条较短的边也是相对的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尺。‎ 在研究正方形的特点时,是通过折纸得出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学生这样折:‎ 正方形的4条边全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学生这样折:正方形4个角完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个角都相等。‎ ‎(3)选用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长方形长边、短边所占格子个数不同,而正方形的4条边都占相同的格,说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师生共同整理结论,形成以下板书)‎ 长方形边:有4条边,对边相等 正方形边:4条边都相等 角:4个角都是直角 角:4个角都是直角 四、巩固拓展 ‎1、拼图游戏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拼出来吗?(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 ‎2、运用探索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请在( )内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2)对于上面的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如果能折出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请你把下边的图形用一条线分成1个长方形和1个三角形,试画出这条线。新 课 标 第 一 网 ‎(4)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要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展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要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 教后记:‎ ‎2、平行四边形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32页例1、例2及第33页的课堂活动,练习五第1~5题。‎ 导学目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导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挂图、木条做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以前认识过哪些图形?‎ 二、自主探索:‎ ‎1、认识平行四边形:‎ 出示挂图,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如果没有,可以展示挂图或举例)‎ 学生看过挂图后教师提问:在挂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X|k | B | 1 . c |O |m 学生可能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等,但估计大多数同学会感受到有很多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有的同学说不出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这时,教师有意把挂图中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突出出示,并用不同的颜色闪动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或出示在屏幕上。‎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角?学生交流后,‎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 学生举例。‎ ‎2、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个用木条钉的长方形。‎ 教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 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 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 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 ‎(2)完成练习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分组活动完成练习五第2、3、4题。新|课 |标| 第 |一| 网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5题,然后交流。‎ ‎(5)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做思考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教后记:‎ ‎3、拼组图形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35页例1、例2及第36页、第37页的内容。‎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导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挂图,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挂图,出示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教师:看了刚才的挂图,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新|课 | |第 |一| 网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可能有的说是这样形状,有的说是那样形状,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如鱼可以这样拼:‎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总结。‎ 教后记:‎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单元要点分析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导学内容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以下八个部分:‎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材创设了算气球个数、算两位同学家相距的米数、算文学读物的册数等情境,选取的数字都是整十、整百数,目的是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2、加减法的估算。‎ 教材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运货物,算价钱等情境,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三位数的加法。‎ 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实物力,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算理,掌握算法,又通过“议一议”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三位数的减法。新-课-标- 第-一-网 教材通过算购物余款数,算学生人数等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精算。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呈现了与例题有关的百元人民币和十元人民币直观图。‎ ‎5、探索规律。‎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增加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买文具、记帐、租船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7、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8、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导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习探索规律,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去处、减法去处的意义。‎ ‎(2)在情境中,运用已有的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X|k | B| 1 . c |O |m ‎2、过程与方法:‎ ‎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落实“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 ‎(2)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难点:‎ ‎(1)三位数笔算加法中的进位问题和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问题。‎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关键:‎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迁移的学法指导。‎ 教学措施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老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练习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恰当、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教材中结合有关导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实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教学设计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第1课时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 ‎ 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导学重点:‎ 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 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 ‎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 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X k B 1 . c o m ‎ 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 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 ‎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 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学生可能回答:‎ ‎ 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 ‎ 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 ‎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 ‎ 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 ‎ 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 ‎ 学生可能回答:‎ ‎ 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 ‎ 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 ‎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 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2、练习 ‎ 39页例1下面“试一试”‎ ‎3、教学例2‎ ‎(1)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 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 学生可能回答:‎ ‎ 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 ‎4、练习 ‎ 39页例2下面“试一试”‎ ‎5、小结 ‎ 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三、课堂练习 ‎ 练习六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40页例3、例4。‎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点:‎ ‎ 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例3和例4的情景图。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列口算各题。‎ ‎70+20= 80-50= 35+15= 70+80= 800-200= ‎ ‎870-70= 300+400= 1000-600= 720-200=‎ 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的?‎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得到900,如果两次加起来都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得900,说明我算对了。‎ 我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得500,说明我算对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小结: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2、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 教师: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 教师: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 小结: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 课堂活动1~3题。‎ 练习六第5~8题。‎ 教后记:‎ ‎2、加减法的估算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45~46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引导谈话,揭示估计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人。‎ ‎(2)教师: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 ‎2、教师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 小结: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 ‎3、教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 ‎1、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 ‎(出示挂图或出示挂图)‎ ‎(1)看一看: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2)猜一猜:大约要准备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议一议:要求大约要准备多少支乙肝疫苗该怎样列式?(板书)‎ 列式后请同学们来研究怎样进行估算,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先试试,如果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就应该和同一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自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估算出结果。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方法多。‎ ‎(4)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学生中可能有以下方法:‎ ‎(5)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地帮医院的阿姨估算出了结果,那估算的结果该怎么写呢?‎ ‎(6)认识≈,介绍≈的读写,试写≈,比一比谁写得又好又美观。‎ ‎(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把式子补充完整。(教师板书)‎ ‎(8)初步练习:45页“试一试”。‎ ‎2、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 ‎(1)同学们估算得真不错,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挂图出示: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917个”,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470个”。最后出现问题:两辆车一共大约装多少个?)‎ ‎(2)张大叔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怎么解决?‎ ‎(3)怎么估算?自己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张大叔。‎ ‎(4)谁愿意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算?‎ ‎(5)把自己的估算方法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一听。‎ ‎(6)初步练习:46页“试一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三、愉快活动,发展认识 ‎(1)完成第46页课堂活动,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47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导入:(挂图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元;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①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②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台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 ‎③如果买1台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 ‎(3)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 ‎(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 ‎(6)学生汇报。‎ ‎(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 ‎(8)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9)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11)初步练习:47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教后记:‎ ‎3、三位数的加法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导学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实际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出示儿童商场挂图,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 教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 教师:(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教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练习:52页“试一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三、巩固新知 教师: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 ‎(1)教科书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2)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 ‎(3)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53页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10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导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导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台、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6+1= 6+4+1= 7+5+1= 9+3+1=‎ ‎2、笔算下面各题 ‎175+108 359+217‎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挂图。‎ 教师: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我们共有153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奶牛有153头,肥猪比奶牛多270头)‎ 你最想知道什么?(肥猪有多少头)‎ ‎(2)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 ‎(3)你们想知道肥猪到底有多少吗?请列式:‎ ‎153+270‎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 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2、教学例4‎ 出示例4主题图。‎ 教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1辆自行车多少元?‎ 请学生列式:125+378‎ 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 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3、初步练习 ‎53页“试一试”。‎ ‎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第3题,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出示第54页第2题图。‎ ‎①张全跳了多远?李勇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 ‎②集体讨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 四、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 ‎(3)第57页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 五、总结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三位数的减法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5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人民币、情景图、挂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 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60~62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计算器、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1-8= 510-80= 517-85=‎ 列竖式计算。‎ 二、探索运用 ‎1、学习例4‎ ‎(1)引出问题。‎ 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 ‎(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 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 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那百位上得几?‎ 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189,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 教师:那最后答案是79,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 教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好像并不容易。‎ 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 ÷79‎ ‎(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注意什么?‎ ‎(5)尝试练习:‎ ‎60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 ‎2、学习例5‎ ‎(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 ‎(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575=225。‎ ‎(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 ‎(4)尝试练习:61页“试一试”。‎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教后记:‎ ‎5、探索规律 第1课时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1.挂图、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 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 ‎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 )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 ‎(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 ‎(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应用 ‎(1)刚才大家探索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手指的游戏。教科书第67页课堂活动第1题。‎ ‎(2)教科书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 ‎(3)●○●●○●●●○●●●●( )将图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给最喜欢的、最要好的朋友。(蕴含情感教育)‎ ‎(4)玩一玩数学接龙游戏。‎ 可以小组或全班一起玩,例如第1个人说一个数2,后边的人接着说比前一个多3的数。‎ 也可以由大数递减为较小数。‎ 四、小结 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五一”长假小朋友会过得非常快乐。老师知道,今年5月1日是劳动节,明年5月1日小朋友会过什么节呢?小朋友,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就能发现更多的规律。‎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68~69页例3、例4。‎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具:挂图、教学挂图、正方形6个。学具:小正方形6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挂图)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再看(出示挂图)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挂图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3个图都是由几个正方形摆成的?我们能用6个正方形依次摆出每一个图形吗?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图,摆完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摆,边摆边说是怎么摆的。‎ 教师:观察这3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这些图都是用6个正方形摆成的。‎ 上一排依次多1个,下一排依次少1个。‎ 上面是0个,下面是6个;上面1个,下面5个;上面2个,下面4个。‎ 依次从下一排的左边移1个到上一排。上一排是0、1、2个,下一排是6、5、4个……‎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就是这3幅图的排列规律,这3幅图就是按同学们说的规律排列而成的。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规律。‎ ‎(2)运用规律。‎ 教师:你们能用找出的规律,推断出后面的图形该怎么摆吗?请摆出来画在例3的横线上。‎ 抽学生说说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摆的。(抽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说,然后展示出同学画的图形)‎ 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图形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图形并画出了图形,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实践应用。‎ 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先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最后画出来,注意(2)题可以画成:‎ ‎2.教学例4‎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探索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出示例4后提问:例4要我们干什么?怎样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规律,然后填数。(补充板书:填数)‎ 教师:请同学们先找找这些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有意请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组发言)w W w .x K b 1.c o M 同学们可能会说:我没听清楚,太闹了。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他们抢着说,我听不到。我说的时候,他在玩东西……‎ 教师:刚才像你们这样的交流行吗?应怎样交流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发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组,又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及时纠正和补充。现在我们再交流一次,好吗?‎ 教师:请一个人介绍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补充。‎ 学生可能说:每组两个数相差5。每组第1个数比第2个数多5,第2个数比第1个数少5。第1个数依次增加5,第2个数也依次增加5。……‎ 教师:这些规律是你一个人找到的吗?怎么知道的?‎ 教师:你们听到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规律了吗?还有什么补充的?同学们学知识就要像刚才那样,你向别人学习,别人又向你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2)运用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规律,再通过合作交流,学到了别人找的规律,下面我们就用规律填数。学生填空,然后抽学生说填多少,为什么?‎ ‎(3)实践应用。‎ 完成第69页课堂活动第2题。规律有:依次增加5;用的是5的乘法口诀;后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 三、巩固拓展 ‎1.总结、回顾 教师:今天,同学们探索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法——(1)找规律;(2)画图形(填数)。‎ 教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去探索吧。‎ ‎2、完成第70页练习十的第1~3题 ‎3、拓展 同学们,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能给人美的享受。‎ 早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一位10岁的孩子高斯,喜欢动脑筋,在计算1+2+3+…+100时,发现了数字的排列规律,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正是由于高斯从小喜欢动脑筋找规律、用规律,后来他成了德国伟大的数学家。http://w ww.xkb1.com 请看:(挂图出示)‎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这是由数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数字表,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明的,取名叫杨辉三角。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有兴趣就自己去研究吧!‎ 教后记:‎ ‎6、解决问题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73~75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导学重点:‎ 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我们班的彭远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今天来到书店,准备买一本字典和一套书。(出示例1图)‎ 提问:一本字典和一套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 ‎①买1套书比1本字典贵多少元?‎ ‎②买1套书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口头列式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加减法的一步计算问题。‎ ‎(2)彭远手里拿出100元递给售货员。‎ 教师:看到彭远买书的情况,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彭远解决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小组探究:小朋友帮彭远算一算,要买1套书和1本字典,售货员应找给他多少元呢?试着把你们讨论的每一步算式写出来。学生汇报交流,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种:‎ 方法1:100-27-43=30(元)‎ 方法2:100-43-27=30(元)‎ 方法3:27+43=70(元)X| k | B| 1 . c |O |m ‎100-70=30(元)‎ ‎(2)理清思路,明确方法。‎ 提问: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算吗?‎ 指名让学生解说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小结。‎ 要求应该找回多少元,我们可以从100元里依次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用连减法计算;也可以从100元里减去1本字典和1套书的价钱之和,先算加后算减。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 ‎2、教学例2‎ ‎(1)教师:彭远不仅爱学习,而且还是家里的账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妈妈的收入、支出都记在账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记载。‎ ‎4月1日‎ 爸爸工资收入920元 ‎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 ‎4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970元 ‎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 结余 提问:从表中你知道了彭远家收支的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远家结余了多少元呢?‎ 独立尝试解决,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 ‎920-680+970 920+970-680 970-680+920‎ ‎(2)在表中补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记载。‎ 提问:现在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当学生提出“到30日还有多少元”时,教师说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钱就叫做结余。”‎ ‎(3)小组探究:现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帮彭远算出4月份的最后结余吗?‎ 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各种方法:‎ 小结: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帮彭远同学解决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结余问题,真能干!‎ 提问:你们看,彭远家4月份的收入和开支合理吗?为什么?‎ 教师:彭远家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安排生活开支外,还有一部分结余,说明他们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许这也有彭远这个小账房先生的功劳哟。我们学好了数学,也可以当好家里的小助手呢!‎ 三、课堂活动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第74页第1题。先让学生发现信息:小明从家乡到重庆,坐汽车行了‎120千米,坐火车行了‎270千米。学生提出问题,再独立解决后交流。‎ ‎(2)第75页第2题。学生先观察图,明确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再独立解决。‎ ‎(3)第77页练习十一第4、5题。‎ 四、独立练习 第76~77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全课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觉得解决加减法的两三步计算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新|课 |标|第 |一| 网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75页例3、第7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一第10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综合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某小学五(2)班有个小小图书角,原有图书52本,后又买来20本,当天被同学借去10本。图书馆现有图书多少本?‎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卖出电脑30台,卖出的彩电比电脑少6台,3天卖出彩电多少台?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例3的情景图 学生说说从图上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你准备做几根长绳?几根短绳?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小组的同学。(4人1小组,组长做好记录)‎ ‎2、学生介绍做跳绳方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根长绳,1根短绳:4+4+2=10(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或4×2+2=10(m)1根长绳,3根短绳: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绳:10÷2=5(根)‎ 或2×5=10(m)只要学生方案合理,都给予肯定。‎ ‎3、教师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动脑,一定会想出许多好的、可行的办法。‎ 教师:这么多的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合适?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76页课堂活动 教学挂图出示:“逛公园”。‎ 教师: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小利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应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思维障碍,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树立能解决好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学生自己小结。‎ 教后记:‎ ‎7、活动:学习“当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80~81页的内容。‎ 导学目标:‎ ‎1、通过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增进对父母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导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好收入与支出记录。‎ 教学准备:记账本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当家吗?你们家谁当家?”‎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教师加以补充。‎ 教师:“那你们以前当过家没有?想学习怎样当家吗?”(利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激发儿童认知需求)‎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二、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当家”计划 ‎(1)与父母商量确定自己的收入来源。你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哪些收入可以归自己支配?归自己支配的收入分几类?父母的意见如何?与父母商定后再记录收入的名称及数量。‎ ‎(2)与父母商量自己的支出打算。你打算利用自己的收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这些事分几类?每类支出大约要用多少元?这些支出以及支出分配多少合理吗?父母的意见如何?‎ ‎(3)填写记账本。根据以上准备活动,填写账本。教师出示“账本”样表,引导学生观察样表,弄清各栏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后填写。‎ 三、回家调查,制定“当家”计划 四、展示自己的记账本,介绍自己“当家”的收获体会 ‎(1)先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选,同时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完成情况,并注意收集好的作业。‎ ‎(2)将优秀作业展示出来,全班交流。这些作业好在哪儿?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五、小结 通过学习“当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后记:‎ ‎8、整理与复习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82~86页的内容。‎ 导学目标:‎ ‎1、让学生在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收获,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能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整理知识、回顾学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回顾学法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可能回答: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解决简单的买文具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记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二、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出示:小明家有图书587本,小红家有图书239本。‎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想到些什么?‎ 学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红家的图书很多,小明和小红都喜欢看书……‎ 教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红家一共有多少本图书?小明家比小红家的图书多多少本?小红家比小明家的图书少多少本?‎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学生估算第1个算式,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教师: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呢?该怎么办?学生4:同学3估算得比较接近。‎ 学生5: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比较,看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 学生用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587+239/826‎ 集体订正后,说说计算时要同学们注意什么。‎ 学生计算第2个减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2、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挂图出示下面的动画: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刚好买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从钱包里摸出了一些钱,发现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学们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样付钱?‎ ‎(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汇报。‎ ‎(3)怎样才能得出尽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复呢?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张数(张)5元的张数(张)第1种第2种第3种第4种 ‎(4)学生汇报,出示表格:‎ ‎2元的张数(张)5元的张数(张)第1种58第2种106第3种154第4种202‎ ‎(5)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元的张数就减少;2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张,5元的张数就减少2张;2元的张数只能5张5张的数;5元的张数都是双数……‎ 三、反馈练习,拓展运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动物园去参观,参观的门票有两种:价格最低的为30元,价格最高的为50元。明明买了3张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二的思考题。‎ 教后记:‎ 四、千米毫米 单元要点分析 导学内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认识千米、毫米和实践活动“人身上的小秘密”2个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分米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关于测量内容中的最后2个长度单位的认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由于千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大的一个单位,学生要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难度较大。而毫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个单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用得也比较少,根据《标准》的基础要求,学生只需“知道毫米”。所以,本单元的导学重点在于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 ‎(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和毫米。‎ ‎(4)能结合生活实际,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测一测等活动,体会‎1千米和‎1毫米有多长,建立正确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帮助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的过程,并能克服测量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关键: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教学设计 ‎1、千米 毫米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挂图,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训练场景的挂图)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出示‎100 m赛跑挂图)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 挂图出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 ‎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 ‎(1)教师:(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 ‎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1000米也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动感知,体验想象‎1千米的长度 ‎(1)活动1:组织全班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里),任选8位同学排成一横排。‎ 教师指出: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来大约有‎10米长。‎ ‎8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80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长,使学生感受到‎1千米好长啊!在此基础上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活动2:学生亲自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师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组长做记录,分工合作,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体验‎1千米的长度。‎ 方案1:学生用卷尺测出教学楼到操场的距离。记录:我走了( )米,走了( )步,用了( )分,估计走‎1千米用( )分;我跑( )米,跑了( )步,用了( )分,估计跑‎1千米用( )分。‎ 方案2:‎50米的跑道,走路要用( )分,跑要用( )分,估计走‎1千米要( )分,跑‎1千米要( )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方案3:‎100米的跑道,跑用( )分,估计跑‎1千米要( )分。‎ 方案4:‎200米的跑道,走5圈,跑1圈用( )分,跑5圈用( )分。……‎ ‎(3)学生汇报。先组内交流,再抽代表汇报。‎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亲自体验了‎1千米的长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长,所以我们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 ‎4、解决问题(教学例3)‎ 出示课本第88页的例3情境图。‎ ‎(1)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三峡大坝”与“隧道”谁长这个问题。‎ 教师:怎样比“三峡大坝”与“隧道”的长短呢?‎ ‎2、合作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抽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为什么想到这样比较?‎ 教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反思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90页例4及第91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出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 km‎=‎1000m ‎1 m=10dm 1 dm=‎10cm ‎1 cm=‎‎10 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二、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教科书第91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4、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教后记:‎ ‎2、实践活动:人身上的小秘密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96页的内容。‎ 导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测量人体部位的过程,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软尺、测量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想测量自己的身高,可是他手里只有一把‎20厘米的尺子,怎么办呢?小明灵机一动,用尺子量出自己脚的长度,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身高,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原来,人的脚长跟人的身高之间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它们吧!‎ 二、测量探究 ‎1、测量身高与脚长 在测量前,先明确脚长和身高的意义,引导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测量方法进行指导。‎ 测量完毕后,引导学生分析:脚长跟身高有什么关系?得出: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现在你知道小明是怎么算出自己身高的吧。‎ ‎2、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人身上还有许多小秘密,你们还想测量什么部位的长度?‎ 教师:小组合作,看一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出示测量记录表,学生分组测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根据测量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人身上这么多的秘密,课下同学们查阅一下资料,看一看人身上还有哪些秘密。 ‎ 教后记:‎ 五、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要点分析 导学内容 这部分的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1、除法竖式的认识。‎ ‎2、有余数的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材分析 有余数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把这一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除法,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例1、例2(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问题;(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例3、例4(有余数除法)(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总是(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感受余数的出现,并了解余数的含义;(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例5(余数与除法的关第)通过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对比两种计算的结果,发现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的小的计算法则。‎ 三维目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的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生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习活动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自主的学习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2)余数和除法的关系,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 ‎2、难点:‎ ‎(1)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及算理。‎ ‎(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单位名称的写法。‎ ‎3、关键:‎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要抓住教材内在联系,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 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教学设计 ‎1、除法竖式的认识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97~98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导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97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 教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讲述: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厂”表示除法,在“厂”的左边写除数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教师:好。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 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面的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 ‎2、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 教师: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教师: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教师小结:除法的竖式表示一个完整的分一分的过程。有45个桃子,每只猴子分5个,可以分给9只猴子,所以9应写在个位上。用一共45个桃子,减去分掉了的45个桃子,得数是0,表示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题。‎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99~100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孩子们,我们来口算几道除法题。36÷6= 72÷9= 25÷5= (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0个圆片,我们一起分一分。1组、2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个圆片每5个分1份;3组、4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 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完后相互交流,看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教师: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 教师: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把20个圆片,每7个分1份。能写成除法算式吗?怎样写?引导学生写出20÷7,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分的结果是什么呢?‎ 教师: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 教师:我们就把剩下的“6”叫做余数。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 教师边说边板书:20÷7=2(份)……6(个)。‎ 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 教师:对!一定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分1份呢?‎ 教师:好!翻开数学书第100页,按课堂活动上的要求,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糖葫芦分一分,看哪些题有余数,哪些题没有余数。‎ 学生分小圆片。‎ ‎2、教学例4‎ 观察例4图。‎ 教师:孩子们,你们从这幅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教师:真不错,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引导学生写出57÷6,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用竖式计算,怎么来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应该商几? (可以商9)为什么商9? ‎ 教师:我们把54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呢?指导写出: 请大家自己思考,看能不能解决。‎ 教师:(补充完整)并板书 ‎ 3 (提出为什么要商9,而不商8)‎ 教师:商与除数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又要最接近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102页练习十四第3题。‎ 教后记:‎ 第3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01页例5、课堂活动1、2题及第102页练习十四2~4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2÷4 63÷7 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 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第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所以第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 教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 小结: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自主练习 做“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试商过程。‎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w W w . X k b 1.c O m ‎②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3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②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4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②找做题速度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验。‎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六、时分秒 单元要点分析 导学内容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认识钟表。‎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学生对钟表有了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初步认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钟表面具体时刻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的“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同时,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2、解决问题。新|课 |标|第 |一| 网 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要能够运用第一小节所学习的关于钟表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涉及时、分、秒的简单换算,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钟表的初步认识,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识,会写出钟表上的具体时刻。‎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能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4)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会对时间进行简单、合理的安排。‎ ‎(6)能应用所学的认识钟表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2、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进行。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丰富、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 ‎(2)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难点:‎ ‎(1)能进行时、分、秒的简单换算。‎ ‎(2)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关键:‎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2)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建构数学知识。‎ ‎(3)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教学设计 X|k | B| 1 . c |O |m ‎1、认识钟表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例2和第10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挂图(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出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出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07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X k B 1 . c o m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10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107~108页例3、例4及第108~10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4)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 ‎(1)说一说: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分组观察钟面:‎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 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4题,填一填。w W w .x K b 1.c o M ‎(2)户外活动,完成第10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教后记:‎ 第3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109~110页的例5、例6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0页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111页第4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后记:‎ ‎2、解决问题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科书第111页例1。‎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导学重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挂图,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挂图出示: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挂图出示: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 )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 )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 ‎②谁拍得快?在( )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谁踢得快?在( )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反思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12~11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挂图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挂图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教后记:‎ 七、统计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共编排了统计和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2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统计初步知识,在前三册教材中有初步渗透。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体验,并且对统计方法也有所了解。并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合作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渗透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3)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鼓励下,能克服在统计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让学生充分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形。‎ ‎2、难点:‎ 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 ‎3、关键:‎ 老师要创设各种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经历活动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措施 ‎1、采取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时获得数据,开展统计活动。‎ 教学设计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统计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19页例1及120页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导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导学难点: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挂图、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①△6 □4 ○5‎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 ‎ ‎⑤△正一 □ ○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挂图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20~122页例2、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1~4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w W w .x K b 1.c o M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后记:‎ 第3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123页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六5~8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对统计的过程有初步的体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http://www .xkb1.com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只聪明勤劳的小兔子,你们还记得它们采蘑菇的情况吗?‎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灰兔上午采了5个蘑菇,下午采了2个;小白兔上午采了6个蘑菇,下午采了3个;小黑兔上午采了4个蘑菇,下午采了4个。‎ ‎②小灰兔全天一共采了7个蘑菇,小白兔全天一共采了9个蘑菇,小黑兔全天一共采了8个蘑菇。‎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表。‎ 小兔全天采蘑菇数情况统计表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合计个数79824‎ 这是我们上节课收集、整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只小兔全天采蘑菇的情况,除了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外,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示统计图)小兔全天采蘑菇数情况统计图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能看懂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白以下两点:‎ ‎①每个格代表1个蘑菇。‎ ‎②从左往右,三竖栏依次表示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全天采蘑菇数。‎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小白兔采了9个蘑菇。‎ ‎②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表示小白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最高。‎ ‎③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小灰兔只采了7个蘑菇。‎ ‎④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表示小灰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最低。X|k | B| 1 . c |O |m ‎……‎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几个蘑菇:‎ 学生解决的办法也可能不同:‎ a、 9-7=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菇。‎ b、 表示小白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和小灰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相比,多出2个,所以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菇。‎ ‎②小黑兔比小白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比小黑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和小白兔共采几个蘑菇?‎ 三只小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 ‎……‎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活动:评选动物明星:‎ ‎(1)出示:大象、狮子、猴子、小熊头像,提问:你喜欢哪种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统计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2)根据统计的数据,完成课本123页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课本124页统计图。‎ ‎(4)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5~8题。‎ 五、课堂小结w W w .x K b 1.c o M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统计有什么新的认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后记:‎ ‎2、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29~130页的内容。‎ 活动年级:二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与时间有关系,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时间统计表格,设小组长一名。(每个小组统计一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教师用出示公园里人们进行晨练的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这些活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对,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每天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每天也锻炼身体吗?‎ 教师:你们是怎样锻炼的?http://www.x kb1.com ‎ 教师:同学们的锻炼方法都不错。其实锻炼身体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课外活动、课间操、做家务等,也可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知道同学们每天锻炼多长时间,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积极为老师想办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个同学都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整理数据,完成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内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什么发现?‎ 四、提出建议,统一认识w W w .x K b 1.c o M 教师: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项活动,要求怎样安排时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每天要安排好各项活动的时间。国家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专门下发了积极锻炼身体的通知,要求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能少于1时,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每天锻炼的时间有多长,可以看出我们每天所做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下课后,同学们都要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八、总复习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131~139页。‎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导学重点:‎ ‎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w W k w . X b 1.c O m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有余数的除法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 时间单位:时、分、秒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统计 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新-课 -标- -一-网 ‎(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 ‎(2)填空: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10个千是( )。‎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1页第1题,然后交流。‎ ‎2、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一十二。‎ 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八十数到二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七百数到三千。‎ 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写出3408后面的三个数和3001前面的三个数。‎ ‎(3)让学生做教科书135页第3题,并交流填的结果。‎ ‎3、读写方法:‎ ‎(1)读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1题。指名读,然后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特别强调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2)写出下列各数:教科书13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大小比较:‎ ‎(1)写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三千零二三百零二二千三百三千二百三千零二十 ‎(2)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做教科书第136页第5题。‎ ‎5、较大数的估计 一个数比400大得多,比2000少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在正确的数下打)99913801900500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教后记:X|k | B| 1 . c |O |m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31~139页。‎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导学重点: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导学难点: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X k B 1 . c o m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37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39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后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3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教科书第132~139页。‎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 进一步加深对时间单位:时、分、秒和长度单位千米、毫米的认识和理解,会运用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所学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导学重点:‎ ‎1、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X k B 1 . c o m ‎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计量单位)想一想,本学期的计量单位包括了哪些内容?(出示全册知识结构图),在这些知识中你还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二、整理与复习时、分、秒 ‎(1)出示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看能联想起哪些数学知识。‎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想法,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内容包括:‎ ‎①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 ‎②1时、1分、1秒在钟表上怎样规定的;‎ ‎③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做练习,出示课本132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汇报时,重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与复习长度单位 ‎(1)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并板书:‎ 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做练习,出示第132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形,说说每个图形各呈现了什么。‎ 学生根据课本给出的信息,找出合适的长度单位。窗户宽120( ),三峡大坝高185( ),飞机每分飞行13( ),小朋友每时步行3(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 )。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后,在班内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做练习第138页的第13题。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决问题 我们前面整理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下面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呈现课本第138页第15题。‎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思考,梅花鹿、长颈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内反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D、学生解决第15题的第(2)小题,并全班交流。五、全课小结回忆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 教后记:‎ 第4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科书第133~13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导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数据。‎ 导学难点:X k B 1 . c o m 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认识图形和统计。‎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统计。‎ 二、复习认识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电脑出示每种图形各两个,杂乱地排列。‎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教师:根据你学过的有关图形的知识,能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1、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结合刚才的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长方形的。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汇报。‎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2)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2、复习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1)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每一条边都叫做正方形的边。‎ ‎(2)正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3、复习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一说平行四边形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不做过高要求。‎ ‎4、巩固练习,加深提高 出示第133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区分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三、复习统计 教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1)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2)整理后的结果要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 出示第133页第10题,再次经历统计过程:‎ ‎①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数据。‎ ‎②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完成统计图。‎ ‎④学生完成后,全班评价。‎ ‎⑤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如: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参加科技小组的比参加数学小组的多多少人?‎ 四、综合练习 ‎1、第133页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135页第4题 ‎(1)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统计表共有几行?每行各表示什么意思?‎ ‎(2)怎样比较跳高的成绩?‎ ‎(3)怎样比较‎100 m跑的成绩?是用的时间短的跑得快还是用的时间长的跑得快?‎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138页第14题 先分析统计表,再提出数学问题。‎ 五、全课小结 谈收获和体会。‎ 教后记:‎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