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3版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3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3版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上册练习题(13年新教材)‎ 第四单元 ‎ ‎《紫藤萝瀑布》‎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 ‎ ‎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④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⑤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⑥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1.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节选文字的第二段对紫藤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花怎样的特点?   3.第三段第①句写景好在什么地方?   4.第三段第⑥句去掉好吗?为什么?   5.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   6.“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7.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 ‎ 《紫藤萝瀑布》阅读题答案:‎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生机盎然以及争先恐后开放的喜悦和自豪,渲染了一种欢快 的气氛。 3.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了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我的那种缥缈轻柔的感觉。 4.不好,此句为下文写花儿重新盛开这一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变化作铺垫,形成情节上的逆转,从而收到 更好的表达效果。 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6.受紫藤萝花顽强生命力的感染,陡增信心,大增力量。 7.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二、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 ‎ ‎ 10‎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1.莲花——象征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高尚的人)。2.松柏——象征坚贞。‎ ‎3.桃李——代表门生。 4.桑梓——代表故乡。 5.牡丹——象征富贵。 6.竹——象征气节。‎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题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文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2.文中写“我”下石架的动词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3.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 ‎ ‎4.“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句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 ‎ ‎5.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6.你认为哪一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请写出来。‎ ‎7.文中“我”的脱险经历使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至少写出两点来。‎ ‎8.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你赞同吗?你是如何看的?‎ 参考答案:‎ ‎1.景物描写。描写了夜色已近,阴森恐怖的景色,衬托出人物的恐惧心理。‎ ‎2.移、踏、伸、探、踩、爬;表现我下石架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内心的恐惧。‎ ‎3.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4.不能。“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向前迈步,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原意,表达效果也不好。‎ 10‎ ‎5.先“啜泣了一会儿”是写“我”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 ‎6.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7.(1)、无论怎样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解决,天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2)、路要自己走,但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8.略 ‎《虽有佳肴》‎ ‎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 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1.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嘉肴(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2. 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虽有嘉肴 (2)弗食 (3)不知其旨也 ‎ ‎(4)不知其善也 (5)然后能自强也 (6)虽有至道 ‎ ‎(7)教学相长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9)教然后知困 ‎ ‎(10)然后能自反也 (11)然后能自强 (12)学学半 ‎ ‎(13)其此之谓乎 ‎ ‎4.(1) 即使 (2)不 (3) 甘美 (4)好,妙 (5) 自我勉励 (6) 达到极点 (7)增长 (8) 因此(9)不通,理解不了 (10) 反省自己 (11) 勉励 (12)教 (13) 大概 ‎5.掌握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1)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主旨 ‎(3)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 (4)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5. (1)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主旨 ‎(3)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4)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6.(1)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2)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3)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7.简要回答:‎ ‎(1)该文中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 ‎(2)《虽有嘉肴》一文集中论述了 的关系,说明了 的道理。‎ ‎(3)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这一观点的?(论证思路)‎ ‎(4)开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一句有什么作用?‎ ‎(5)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6)“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 教学相长 ‎ 10‎ ‎(2)教与学 教学相长 ‎(3)同意。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 ‎(5)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6)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 第五单元 ‎ ‎ 一、字词 ‎(1)默写下面的字词 骸骨 潜行 档案 葱茏 卓越 鱼鳞 峰峦 点缀 绫纱 海枯石烂 丝丝缕缕 朦胧 圆弧 谚语 喑哑 静谧 螽斯 莴苣 颚 嗉囊 更胜一筹 惊慌失措 鸟喙 吮吸 狩猎 篝火 喧嚣 窸窣 篡夺 劫掠 逃窜 开膛破肚 津津有味 贪婪 撇开 和睦 妒忌 健步 椭圆 铁锹 溅落 畅谈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棹船 铁钯 湮没 溯流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档案( )点缀( ) 圆弧( ) 喑哑( ) 螽斯 ( ) 吮吸( ) 狩猎( )窸窣( ) 棹船( ) 铁钯( ) 溯流 ( ) 丝丝缕缕( )‎ dàng zhuì hú yīn zhōng shǔn shòu xī sū zhào pá sù lǚ 看云识天气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完成11——12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晕与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光环的大小、云彩颜色的排列以及出现的位置上。‎ B.根据虹、霞来推测天气变化,主要是看它们出现的时间。‎ C.文中引用的谚语揭示了 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D.文中用“推测”而不用“判断”,用“常常”“大多”而不用“全部”,这些词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 ‎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给晕下个定义。‎ ‎4.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5.根据选段中加点的词语,举例说明该段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选两处即可)‎ ‎6.结合文中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出现日晕或月晕就意味着有风雨?‎ 参考答案:‎ 10‎ ‎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天上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B(虹是通过方位来推测天气变化的。)‎ ‎3. 晕是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的一种里层红色外层紫色的美丽的七彩光圈。‎ ‎4.引用谚语准确、生动、简洁地说明了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且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 ‎5.“有时”是说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候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而并非什么时候都出现;“可能”一词是说华环由大变小,天气转为阴雨只能是一种推测,因为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没有它就显得太绝对了,因此,加点的词语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 ‎ 6.因为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而卷层云向前推移就容易形成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因此这些晕往往会带来风雨天气。‎ 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 (1)一寺临河干 (2) 山门圮于河 (3)二石兽并沉焉 ‎ ‎ (4)竟不可得 (5)是非木杮 (6)棹数小舟,曳铁钯, ‎ ‎(7)阅十余岁 (8)但知其一 (9)湮于沙上 ‎ ‎(10)以为顺流下矣 (11)不亦颠乎 (12)如是再啮 ‎(1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4)可据理臆断欤? ‎ ‎(15)固颠 (16)然则天下之事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 (1)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 ) 今义:( )‎ ‎(4)但知其一 古义:( ) 今义:( )‎ ‎(5)求之下流,固颠 古义:( ) 今义:( )‎ ‎(6)阅十余岁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7.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靠近 (2)倒塌 (3)一起 于彼 在那里 (4)终于,到底 (5)这 削下的木片(6)划船 ‎ 10‎ ‎ 拖 (7)经过,过了 (8)只 (9)埋没 (10)认为 (11)同“癫”,疯狂 (12)像这样 侵蚀、冲刷 (13)形成 (14)吗 句末语气助词 (15)本来 (16)既然这样,那么 ‎ ‎2.(1)这样 判断动词“是” (2)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 一起 并列 (4)只 但是,却 ‎(5)本来 坚固 (6)经过,过了 3.D 4.(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6.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7.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第六单元 一、应掌握字词:‎ 擎起 撺出 掣棒 淬入 猢狲 鹭鸶 花鸨 木木樗樗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引弦而战 踵 蓼汀 青鹞 寂寞 澄澈 泥潭 愕然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炫耀勋章 眉开眼笑 揉团 绵延 滑稽 御聘 嬉戏 蔷薇 霹雳 庇护 喇叭 跛腿 何遽 踉踉跄跄 ‎ 拽 幌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擎( )起 撺( )出 淬( )入 花鸨( ) 引弦( )而战 踵( )蓼( )汀 澄( )澈 跛( )腿 庇( )护 随声附和( ) ‎ 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观 沧 海(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以 字统领全篇的景物描写。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4.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 C (那是乐曲的终了,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 ‎ 2.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 观 描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4.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二)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断肠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 2.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 ‎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 10‎ ‎ C.“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该曲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5.该诗组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6.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1.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2.B (黄昏时的乌鸦) ‎ ‎3.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4.示例一:寓情于景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静物与动景相互映衬的写法,如: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人更添愁苦。‎ ‎5.苍凉的深秋晚景图。运用大量的名词,用这些特定的意象抒发作者的情感。‎ ‎6.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2分)‎ ‎5.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 ‎2.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莺争暖树(1分),燕啄春泥(1分)[来源:www.shulihua.net]‎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四)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 ‎5.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思念故乡 ‎ ‎3.“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4.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每空1分,共2分)‎ ‎5.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1分),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1分)。(2分)。‎ ‎(五)(2012湛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赏析本诗的后两句。‎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答案1.杨花,子规(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2.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3.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地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 ‎ 4.明月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5.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6. 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六)(2012天门)[来源:%中国#@教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3.诗的首句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 ‎4.怎样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诗中“笼”字很妙,谈谈你的理解。‎ ‎6.本诗主题是什么?‎ ‎7.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 ‎1.笼 近酒家 2. D1 3.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 4.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应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这两句是一种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此为人所传颂。‎ ‎5.“笼”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一起,构成一幅及其淡雅的水边夜色,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 6.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7.凄冷、迷蒙 ‎8.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七)(2012日照)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 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句是如何巧妙地抒发伤别怀旧之情的?‎ ‎4.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夕阳、落花、归雁。评分:每空1分,共3分。2.答案: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2分, ‎ ‎3.“无可奈何花落去”惜春,“似曾相识燕归来” 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委婉含蓄地抒写伤别怀旧之情。4.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徘徊于小园中的诗人等。营造了一种孤寂惆怅、忧郁愁闷的氛围。把(自然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 ‎ ‎(八)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有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注】①令誉:好的名声。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③敕:皇帝召见。④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引之:‎ ‎(4)友人惭 (5)尊君在不 (6)去后乃至 ‎ (6)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7)卿何以不汗 ‎ ‎(1)约定 (2)丢下、舍弃 离开 (3)拉 (4)惭愧 (5)同“否” (6)才 (7)小时候 ‎ ‎ (8) 为什么 出汗 10‎ ‎2.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标注两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2.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1)陈太丘的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表示道歉),元方朝家门走去,连头也不回一下。‎ ‎(2)钟毓、钟会13岁时,魏文帝听到了他们的名声,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您的儿子一齐到大殿上来。” ‎ ‎4.用甲文原文填空 ‎(1)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2)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 。‎ ‎(3)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兄弟二人在大殿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意对即可)‎ ‎(二)阅读咏雪,完成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 比喻吗?‎ ‎1.(1)家庭聚会;(2)差不多可以相比;(3)不久,一会儿;(4)指子侄辈 2.(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的家庭气氛 ‎ ‎4.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老师意见:但是 ‎★一般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此 “咏絮才”成为典故,谢道韫被称为才女。‎ ‎★而 “撒盐空中”只有在某一种情况下更合适——雪成“霰”(xiàn)时。‎ 在古代还有许多咏雪的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