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荷塘月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荷塘月色 课 题 荷塘月色 课时安排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目 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 过程与方法目 标 通过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 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而珍惜现今的生活,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教学重点及依据 ‎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及处理办法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 教学方式及工具 诵读法: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文章中的美、讨论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吟咏着古诗中咏荷的诗句,清晨时分或晚霞之中漫步荷花池畔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可惜夏日不再,庆幸的是我们依然能欣赏到美景,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徜徉于清华园无边的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与课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选入初中课本的有《背影》、《春》。‎ 三、整体把握课文。‎ ‎1、明确文章的体裁---写景散文。‎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问:文中所写的景有哪些?‎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包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过的一道门径。并且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教学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次要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等,要把这些课文当“情文”‎ 3‎ 明确:小路夜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色。‎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此句是文章的“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4、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明确: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时代背景)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他生活。”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5、这次漫步荷塘,朱自清有没有得到宁静?‎ ‎ 明确:有,但只是暂得宁静。‎ 四、分析讲读第4段:‎ 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明确: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来读。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们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 ‎《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用他的生花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以精彩的写景状物闻名于世。因此在教学中,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景、情,研读第四段(月下荷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研读其他的文段。第一课时教学思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明确体裁,概括文中所写之景,由景引出作者的情,明确作者的游踪及情感的变化;第四段的研读以作者的写作手法为重点,引导学生找出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注重“通感”修辞手法的讲解(初中教学未涉及)。‎ 3‎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用写女子姣美神态的词来写荷花,赋予荷花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拟人手法写出了荷花的情态美。用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小结: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4—6段。‎ 2、 选取其他文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板书设计 荷塘夜色 朱自清 景:小路夜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色。‎ 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暂得宁静——不宁静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