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的特点。
2、 通过对景的把握掌握作者的情感。
3、 学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对景的把握掌握作者的情感。
2、 学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品读 自主学习 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本 郁达夫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秋天是个很有特色的季节,他以他的独特吸引着一代代的文人骚客。自古以来,描写秋的名篇佳作汗牛充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都的秋》,去领略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独特的秋天。
二、 目标展示
1、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的特点。
2、 通过对景的把握掌握作者的情感。
3、 学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三、 走进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作品特点:讲求真善美,但个别作品中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 初读本文,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
解决文中重难点字词。
五、 品读文章。
1、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段,找出北国的秋天在作者眼中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清、静
2、 作者选取了哪些北国的秋景图来表现清、静的特点?
明确:秋天院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天果实
3、 五幅秋景图给我们呈现出了故都秋天的清、静的特点,但这些特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能不能从这些客观的景中读出作者对于秋天的感情呢?
明确:悲凉
4、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
2
5.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六、再读文章,品读语言。(交流展示)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
七、 作业布置
写一篇你眼中的秋天。要求:200字左右
八、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秋天院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清、静、悲凉 寓情于景
秋雨话凉
秋天果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