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 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 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讲授法 启发法
教学用具
课本 《诗经》相关资料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全班背诵《蒹葭》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泉,又被称之为“诗三百”。初中我们就已经学过了《诗经》名篇《蒹葭》,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诗经》去欣赏品味她的美——《氓》。
二、目标展示(1分钟)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 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三、《诗经》知识点回顾(6分钟)
1、《诗经》是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 原名《诗》或《诗三百》,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即被奉为经典,从此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
3、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
6、 《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
7、形式特点:
A、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多数为隔句用韵。
B、多采用赋比兴手法。
C、以四言诗为主,而又灵活多变。
四、读(20分钟)
3
1、 自主朗读,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读音。
蚩 【拼音】:[chī] 匪 【拼音】:[fěi]
淇 【拼音】:[qí] 垝 【拼音】:[guǐ]
徂 【拼音】:[cú] 隰 【拼音】:[xí]
泮 【拼音】:[pàn]
2、 听音频朗读,注意把握本诗节奏。
(指导:《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应该是二二式)
3、 请学生读。(学生互评)
4、 全班齐读。
五、疏通文意,把握本诗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注意: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并做批注。不会的可以组内讨论或者举手问老师。
1、通假字
匪:通“非”,不是。
于:通“吁”,感叹词。
说:通“脱”,摆脱,脱身。
泮:通“畔”,边岸。
2、重点实词和虚词
氓(méng):民,指诗中弃妇的丈夫。
蚩蚩(chī):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贸:买,交换。
即:就,靠近。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渡水。
愆(qiān)期:过期,拖延日期。愆,过。
将(qiāng):愿、请。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指约定的婚期。
乘:登上。
彼:那。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泣涕:涕,泪。哭泣。
耽(dān):沉溺。
说:通“脱”,摆脱。
徂(cú)尔:嫁往你家。徂:往。
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
爽:过失,差错。
咥(xì)其:大笑的样子。此处做讥笑的解释。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
八、板书设计
氓
《诗经》
《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3
比:“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