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 ‎ [教学目标]: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 回忆描写秋的名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 ‎ 小结: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 ‎ 二. 介绍作者,积累词语。‎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潭柘(zhè)寺 混沌(hùn dùn) 一椽(chuán) 落蕊(ruǐ) 平仄(zè)‎ 歧(qí)韵 颓废(tuí) 普陀(tuó)山 橄榄(lǎn) 廿(niàn)四桥 房檩(lǐn)‎ ‎【个性化质疑】:‎ 三、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 ‎(一)破题感知 ‎ 提问:“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3‎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生前与自己友情深厚的已去世的朋友称“故友”。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 ‎(二)分析选材视点,理清文章思路。 ‎ 集体朗读第一段。‎ ‎1.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呢?‎ 明确:着重写秋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两个“赶”字表现了他想饱尝故都的“秋味”的迫切心情。此句直接抒发了对北国秋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 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 ‎3.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 ‎4.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 明确: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所以点到为止,哪怕魂牵梦萦。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 ‎5.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 明确:2段,12、13段 ‎(1)第2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第2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十足。南国的景色虽然很美,但这些在作者的眼中却是“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 ‎(2)13段作者用四组比喻性对比表达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明确:第13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于白干”(味更浓),“稀饭之于馍馍”(尝得饱),“鲈鱼之于大蟹”(品得透),“黄犬之于骆驼”(品得足)。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 ‎(3)默读12段,概括这段议论性文字的内容,并思考它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①赞秋悲秋,永恒的主题。②秋感秋思,人之常情。③中国文人尤甚。④北国之秋别有深味。从“记叙”到“议论”,这是散文从“形”到“神”‎ 3‎ 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对北国之秋进一步赞美。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个性化质疑】:‎ ‎【总结】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可概括为“思秋”;第二部分可概括为“品秋”和“赞秋”;第三部分看概括为“恋秋”,全文围绕一个“秋”字展开。作者严格遵守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了对比和衬托,又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 ‎ ‎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