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7 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归园田居》 ‎ ‎【设计意图】‎ ‎1.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本教学设计意在打破这样的程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诗中、进入角色,自己去悟诗、品诗,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使其学会鉴赏诗词。‎ ‎2.本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问题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静恬淡的意境,二是联想思辨——诗人对待人生的思想态度。‎ ‎【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归园田居》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课文。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体例安排来说,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2.这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诗歌文体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读准音,读透意,体味文言的音律美,意韵美,熟读成诵。课堂讨论可以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是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 ‎1.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引法、启发式、讲解法。对于诗歌,学生底子薄,有些词语需要老师直接点拨;有些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及整体感受启发唤起学生的认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问题导引,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目标明确,提高效率。‎ ‎2.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产生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大教学容量。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导语设计】‎ 4‎ 诗,融入了天地万物的灵性,构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传承了人类的文明,记载着人类的喜怒哀乐。本单元里,我们在浓浓的叙事中感受到弃妇的怨愤,在细腻的心理描写中体验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在真挚的抒情中聆听屈原的爱国诉说,在曲折的故事中仰望刘兰芝凄美的爱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穿过时间的隧道,徜徉于诗歌的王国,走进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 ‎【鉴赏步骤】‎ 第一步-----知人论世 ‎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2.检测学生对陶渊明作品的掌握情况。‎ ‎[看图猜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看图猜文]‎ ‎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 ‎ ———《桃花源记》‎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五柳先生传 》‎ 第二步-----诵读感知 ‎1.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读;‎ ‎2.听录音,感受名家诵读;‎ ‎3.学生齐读。‎ 第三步-----眉目传情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 明确: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 ‎  归 ‎ ‎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第四步-----情境复原 ‎1.从何而归?‎ 官场生活-----喻-----尘网樊笼 情-厌恶悔恨 ‎2.为何而归?‎ 4‎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 ‎3.归向何处?‎ 思考: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景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清幽 、优美 、和谐、 宁静)‎ 情语--------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考点解说] 诗歌往往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多是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这些景物一般都由多个物象组成,成为作者感情的外化,即诗人思想情感之“意”与生活画面之“境”的完美结合。‎ ‎[方法指要]‎ ‎1.弄清楚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分析景中之情,要着眼全诗,不放过任何信息,包括题目、注释等。‎ ‎[目标检测] ‎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提示: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注释: ‎ ‎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 泥融飞燕子:雪化冰消,泥融土软,燕子衔泥筑巢。‎ 思考: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共同交流。教师巡视答疑。‎ 明确:写了太阳、春风、鲜花香草、燕子鸳鸯等景物,写出了景物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欢欣喜悦的心情 。‎ ‎4.归去如何?‎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课堂练习】‎ ‎1.对《归园田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黑暗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副恬静优美,清谈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D 全诗并未写诗人出入官场的全过程,而是借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来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2.围绕”归”,看图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作业】‎ ‎1.默写《归园田居》‎ ‎2.完成课后第二题。‎ ‎3.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关于“乐陶陶农庄”的解说词,200字左右。‎ 4‎ ‎【教学反思】‎ ‎1、《归园田居》是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意相对前两首较好理解,所以本诗设计为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以问题点拨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中强化训练这一环节的落实。‎ ‎2、教师以问题来点拨学生,依据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的命题特点,设计问题、设计练习题。‎ ‎3、这节课后,我又追加了一节课外诗歌鉴赏课,继续给学生“练兵”的机会,提升他们对古诗的感受力,学生反应很积极,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解读古诗的能力。‎ 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