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诗经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氓》‎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比兴的手法。‎ ‎ 2、探究解决《氓》一文的疑问 二、《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三、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 和 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氓,婚前和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四、这场失败的婚姻中,“我”承担了哪些痛苦?最后有怎样的选择?‎ ‎ 丈夫变心的痛苦,娘家人讥笑的痛苦。决绝。‎ 五、思考:“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六、自学《采薇》‎ 诵读《采薇》,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3‎ ‎《采薇》‎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采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诵读至背诵,深入理解《采薇》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采薇》情况。尤其是重点字词,文章大体翻译。‎ ‎(一)重点词句 ‎ ‎1.通假字 ‎ ‎(1)岁亦莫止( ) (2)彼尔维何( ) ‎ ‎(3)维常之华( ) (4)(xian)狁孔棘( ) ‎ ‎2.词类活用 ‎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下、落。名词活用为动词 ) ‎ ‎3.古今异义 ‎ ‎(1)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 ‎4.一词多义 ‎ ‎(1)作: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 ‎(2)曰: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 ‎ ‎(3)止: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 ‎ ‎(4)载:助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如:载饥载渴 ‎ ‎(5)靡:无,没有。如:靡室靡家 ‎ ‎(6)烈:①火势猛。引申为猛烈。如:忧心烈烈 ‎ ‎(7)阳:温暖。如:春日载阳。 ‎ ‎(8)孔:很,甚。如:忧心孔疚。 ‎ ‎(9)华:①同“花”。如:维常之化 ‎ ‎(10)思:助词,无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11)戒:①防备,警戒。如:岂日不戒。 ‎ ‎(12)雨: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雨雪霏霏 二、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讨论:《采薇》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 3‎ ‎“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四、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附:相关资料】‎ ‎1、《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 ‎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