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边塞战争诗四首导学案(粤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本课所选四首边塞战争诗的思想内容。2.把握边塞战争诗的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边塞战争诗的写景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抒情特点。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意解读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实景,后两句写虚景,由实生虚,虚实交错,相映生辉,似边塞风情速写,富有生活情趣,给人雄浑壮美之感,写景状物颇具匠心。
诗的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为写实:胡天北地,冰消雪融,战士牧马归来,明月洒下清辉,戍楼里吹起羌笛……给人一种阔大的感觉,字里行间透着几分宁静,营造出一种边塞诗中不可多见的平和、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一个乐观开朗的感情基调。
诗的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写羌笛奏出的《梅花落》的曲调随风传开,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既点出风传笛曲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又给人一种意境高远开阔之感。尤其精妙绝伦的是诗人将《梅花落》曲拆用,写声成像。用“梅花何处落”构成一种虚景,与一、二句中“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错落有致,构成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极尽丹青之妙。“梅花”本是《梅花落》曲调。胡地有雪无梅,战士听此曲想到故乡的梅花,进而想到故乡落梅的花片,于是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纵观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虽有思乡之情,但能感而不伤,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堪称唐人边塞诗中的精品。
名句识记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考点演示 如何理解“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一句诗?
答案 此句含有思乡情调,在写法上虚实结合。“梅花”本是《梅花落》曲调,战士听此曲容易想到故乡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为实写。听到《梅花落》,仿佛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一夜之间洒满关山,作者将“梅花落”拆为“梅花何处落”,以设问形式,此为虚写。实虚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境界。
一、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也称王江宁、王龙标。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擅长七绝,世称“七绝圣手”
5
。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的精神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找到出路。后来,在梁宋一代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的贫困流浪生活。安史之乱,他得到重视,官至淮南、剑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他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在蓟门时期,他对边塞士卒的生活有了实际的观察,他在浪游梁宋到做封丘尉的时期,作品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些作品深入地反映了农民的疾苦。高适的边塞诗和岑参的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体相近。有《高常侍集》。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任。天宝进士,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于北庭、轮台间,回朝后任右补阙居,转起舍人,至嘉州刺史。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富有浪漫主义气息: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显出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丰富多彩。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转处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他的诗当时流传极广,不仅雅俗共赏,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璠、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有《岑嘉州集》。
李益(748-约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曾北游河朔,为幽州刘济从事,居边塞十余年。太和初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多写于建中、贞元时期。因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后人往往把他和王昌龄相提并论。他的边塞诗,主要抒发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但这些诗里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的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他的绝句艺术成就很高,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韵的和谐婉转、语言的精练自然,都接近王昌龄。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有《李益集》。
二、写作背景
《从军行(其一)》
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本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蓟中作》
天宝十载(751),高适送兵到北部边境后回程中经过蓟中,看到边境状况感慨而作。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在热海(今伊塞克湖)时,崔侍御到边地监察,岑为其送行,看到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结合少数民族神话而创作。
《塞下曲》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壮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这首《塞下曲》便是其中一首。
5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无那金闺万里愁。
无那:无奈
(2)空中白雪遥旋灭。
旋:很快
(3)蒸沙烁石然虏云。
然:同“燃”
(4)每愁胡虏翻。
翻:反复,叛乱
(5)长驱登塞垣。
塞垣:边塞的城墙
2.填空。
(1)《从军行(其一)》中点睛之笔的句子是:无那金闺万里愁。
(2)《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描写炎热天气的句子是: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3)《蓟中作》中表现自己空有谋略,得不到重用的诗句是: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4)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5)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明人王世贞认为他的七绝可与李白争胜,所以后来有人称他为“七绝圣手”。
(6)岑参,江陵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雪景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军行(其一)》
《蓟中作》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塞下曲》典故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是本诗写作的一个特点。
5
《蓟中作》
《蓟中作》一名《送兵还作》,由边塞的荒凉生发出对边患的忧虑,并抨击统治者用非其人,抒发自身难酬之壮志。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这首诗写边塞热海地区的奇异风光,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侍御的赞美之情。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热海的种种神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绘,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人想象奇特,用笔夸张,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塞下曲》
这首诗基调高昂,用前代名将典故抒发了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全诗写得苍凉悲壮,神采灵动,意气飞扬。典故的使用,凝练形象,准确生动。
《从军行(其一)》
1.由情入景,承转自然。诗歌前两句写景,突出边塞的苍茫荒凉,衬托戍边将士的寂寞孤独。三、四句转为抒情。那幽怨、凄苦的笛声触动了戍边将士浓厚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了无痕迹。
2.善于用字。“更”字用得很是巧妙,它生动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敏感,流露出一丝对羌笛的抱怨之情。因为这笛声给他们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乡思之苦;“无那”一词,在抒发这种相思的痛苦时,诗人运用了曲笔;征人在相思,征人的妻子也正在万里之外,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思念着征人。
《蓟中作》
1.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
2.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
3.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让诗歌大放异彩。例如诗中写道:“西头热海水如煮。”既是夸张,又比喻贴切,用滚烫开水作比,使人很容易想象到热海的水热的程度,有身临其境之感。
2.大胆奇异的想象。例如“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四句,诗人突发奇想,发出喟然之叹:蕴藏在地下的火,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万物为火,常燃不息,为什么偏偏把这西边一角烧得这么热?高处,它吞食月窟,侵及星辰;远处,它的气焰越过西方的赤坂,一直威逼更远的单于。想象奇特,瑰丽多姿。
3.在写作手法上以“侧写”
5
标新,全诗写热海,由水中到地面到空中,处处炎气逼人,除了“侧闻”的“水如煮”外再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而是通过对鱼、鸟、草、雪、沙、石、云、浪、波和月等景物的描写,表现出热海之热,使全诗真实可感。
《塞下曲》
这首诗的一个特点就是善用典故,四句诗化用四个典故,用词简约而意蕴深长。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瞭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2.在《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岑参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边塞风景?热海奇异的景色与“送崔侍御”有什么关系?
答案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用夸张的语言描绘热海神异奇特的景色,突出热海的炎威令人畏惧。而最后“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如此的炎热因侍御的威严而消退,极力赞美崔侍御的谨严清正,执法无私,正面照应了“送崔侍御”。
3.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即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即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个典故的正用与反用。
答案 “伏波惟愿裹尸还”,引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表现了马援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里是正用,表达诗人的报国决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