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16课孔乙己学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 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知识链接]
1、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第一课时 【预习板块】
1、走进作者
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散文集: 。
2、常识填空。
小说三要素: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唐( ) 附和( ) 不屑置辩( ) 羼水( ) 蘸( )阔绰( ) 涨红( ) 绽出( ) 哄笑( ) 打折( )
4、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人物——孔乙己。正式出场在第几自然段?
5、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思考课文用怎样的描写方法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找出相关语句认真体会。
3
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2、思考:小说的前三节并没有写到孔乙己,它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预习板块】
1、阅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认真体会。
(1)酒客、掌柜、伙计等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2)孔乙己的读书经历说明了什么?
(3)丁举人是通过科举爬到上层的读书人,他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
【探究板块】
2、小组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两方面思考)
3
3、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1)、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
(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作业板块】
四、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