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7课《雷电颂》导学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语文下册7课《雷电颂》导学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7课《雷电颂》导学案(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即使在逆风之中,你也决不应退缩,要在时代骇浪中搏 击,要向万丈峻岭攀登!‎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习文中运用修辞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 、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2、《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全剧内容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  。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玄衣(  )鞺鞺(  ) 鞳鞳(  ) 眩目(  ) 木梗( ) 迸射( 伫立( ) 睥睨( ) 咆哮( )污秽 ( ) 犀利( ) 劈开( ) 稽首( ) 驰骋( ) 虐待( )‎ 4‎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 污秽: 犀利: 播弄: 虐待: 鞭挞:  祈祷: 忏悔:  罪孽:  拖泥带水 ‎ 3.再读课文,概括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  ‎ ‎ 4、理清文章结构 。‎ ‎ 三、细读研讨    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   2. 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四、对比阅读,与以前学过的《静夜》《天下的街市》对比,说说本文诗的特色 。 五、拓展延伸    1、在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有关屈原及介绍的作品。如《楚辞》其中有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等。  ‎ ‎  ‎ ‎2、阅读郭沫若的其它剧作。 ‎ 六、课堂练习 ‎(一)写出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4‎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2、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什么?‎ ‎ ‎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 ‎4、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七、课堂小结 ‎《雷电颂》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异常鲜明地凸显全剧的主题。最后,让我们在《橘颂》的歌声中,感受屈原的人生抱负,体会全剧“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主题。‎ 八.布置作业 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相比,本文的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7、《雷电颂》参考答案 二.整体感知 ‎2. “雷电颂”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     民党当局    3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 4‎ ‎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再让学生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小结: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三、细读研讨    1.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 “风雷电”的形象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 东 君,你是什么个 东 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作用: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四、对比阅读,   《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