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陈老师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感受到了地道的重庆话,我非常喜欢。我想请两位同学用重庆话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故都的秋》的第一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哪两位同学愿意试一下?也让陈老师开心开心。(生踊跃举手)
师:请前面这位男生和后面那位女生,分别试一下,好吗?(生鼓掌)(男生开始第一自然段,大家笑。)
师:看来,笑声是最好的赞美!
师:刚才这位男同学声音非常洪亮,感觉到用重庆话朗读别有一番味道。下面请女生代表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更投入一点,可以吗?(女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好!(掌声,大笑)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读,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了重庆话的魅力,也轻松了一下课前氛围,同时也把我们带进了故都浓浓的秋意中。好,咱们下面正式走进课堂。
【展示PPT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读“悲秋”文化
师:郁达夫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按照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老师一般都会带着同学们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今天,老师在这里,想换另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其中的“悲秋”文化。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展示PPT:教学目标:品味“悲秋”文化】
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悲秋”文化。
【展示PPT:一、解读“悲秋”文化】
师:既然不走寻常路,那我们就从第12段开始吧。在12段当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里面说到很多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我们会想到哪些跟秋天有关的文字呢?
生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是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非常经典的《秋思》(马致远),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8
(生齐背《秋思》)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起哪些诗歌?
生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秋辞》。还有《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师:嗯,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跟秋天有关的诗词,看来同学们的积累挺不错的。除了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写秋天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读的时候留意一下,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展示ppt: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4.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5.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齐读)
师: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秋风(西风)、秋雨、秋声、黄叶、黄花、霜、寒蝉、大雁……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诗句从感情上来看,有什么倾向?
生:悲凉、萧瑟……
师:(引导学生做简要的分析)
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写秋天的诗词大多都有着“悲凉”的感情色彩?
生1:古代实行科举制,很多学士文人年轻时候不得志,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所以他们就在秋天看到带有萧瑟的景物的时候就发表感慨。
生2:过去交通不方便,出远门的人一走就是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都能不回家。这个时候如果看到萧瑟的秋景,看到一年一度南飞的大雁,自然而然就伤感惆怅了:大雁尚且能够回去,而我们却不能……这个时候就自然勾起了很多的人生感慨。
生3: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却做不好的时候,看见一些秋天的景物,看到树叶掉的时候,也会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感情。
……
师:很好,引起了共鸣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郁达夫先生是怎么说的。在文章的第12段还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读一遍。
【展示ppt: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关于“秋士”这个词,课文是有注解的,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8
生:古时指到了暮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师:这个注解表明,所谓秋士,包含了几个要素?
生:暮年、不得志、知识分子。
师:很好!秋天,草木枯萎了,树叶掉下来了,大雁南飞准备过冬了,西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仕途不得志、到了老年仍然难以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悲秋”的文化元素 。
【展示ppt:“悲秋”文化元素
秋天景物:秋风、秋雨、黄叶、枯草、残蝉、归雁……繁华落尽,满目萧瑟
秋士情怀:时光流逝、年华易老、迟暮不遇、经年漂泊……】
师:当这样的景与这样的情一结合,诗和词就出来了。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师: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暖季节景物变化,让人心旌摇动,受到感染,感情随景物而变化,而文章的辞句又凭借感情抒发出来。而把“悲秋”的景和情表现到极致的应该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登高》了,大家齐读一遍。
【展示ppt: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
(生齐读)
师: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
生1:猿啸哀、无边落木
生2:风急天高
生3:我看出了一点。诗歌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就是说他们整天在外面漂泊。
生4“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写出了悲秋的感觉。因为杜甫晚年是比较痛苦的,他小孩是饿死的,他是多病独自一个人登上楼台,所以当时他是孤独寂寥的。
师:有没有人生易老这样一种感情在里面呢?
生:应该说也有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也是有那么一种人生孤寂在里面。
师:更清晰地表达人生易老这个概念的还有哪些句子呢?
生:繁霜鬓。
8
师:好!非常棒!请坐!应该说这首《登高》是悲秋的典范之作。它把悲秋的景和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刚才我们说到的这节课的任务是品“悲秋”文化,那么,“悲秋”能不能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呢?老师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文化的概念,我们来读一下蓝色的字。【展示ppt: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生齐读“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师:如果某种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仅仅在古代的人之中才能理解和交流,我们现代人读不懂,还能称之为文化吗?
生:不能
师:如果它只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之中才有的情感,后面的人不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那也不能称之为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把“悲秋”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来理解,是因为除了古代,现、当代也还有很多文人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一种悲秋情怀。所以,接下去我们要进行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回到我们的课本中来,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展示ppt: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师:老师不要求大家一下子把文章的内容解读完,只要你看出了刚才我们所讲的悲秋文化元素(秋景、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看书寻找答案,师巡逻)
生1:第7页最后一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落叶就是表达悲秋的情感。
师:很好。哪位同学再来?
生2:第1自然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那么你觉得“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跟我们的悲秋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哪一个呢?
生2:悲凉。
生3:第7页的第3自然段“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的牵牛花是冷色调,写出了秋的清净和悲凉的特点。
生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细致地描写槐树的落蕊来写出秋的静和淡的特点,也描写出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感受以及当时的心情。
8
师:心无尘埃,才能看到满目尘埃。只有内心够清净,才能感受到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找到更明显的句子?
生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这里有没有写秋天的一些代表性的景物呢?
生5:在人海之中,租一间屋子住着。有那么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师:好,这是属于你的解读。那还有没有同学找到能够很明显地表现秋天的悲凉的句子呢?
生6:第3段最后一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疏疏落落的秋草”有一种孤单寂寞的感觉。
师:很好!
生7:第5段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也体现了秋天的悲凉。
生8:第8自然段“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本来秋天的雨给人的感觉是朦朦胧胧的,特别得细特别的静,而这里却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只有在一个人心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把文章各段涉及到的有关景物都讲到了,但是还没有同学提到第11段中关于的“秋天的果树”的描写。这段能不能体现秋天的悲凉?
生9:能。“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枣树叶落尽了, 西北风刮起来了,体现了秋的悲凉。
师:很好!这一段景物描写虽然难得出现了几抹暖色(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的枣子、柿子、葡萄),但很快的,枣树叶落尽了, 西北风刮起来了……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繁华落尽,便是无尽的悲凉了。
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悲凉感呢?在他身上,是不是可以看到“秋士”的身影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
【展示ppt: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师:同学们,透过这段写作背景,我们有没有看到“秋士”的影子呢?
8
生1: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生2: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师:把握得很到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郁达夫和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才华没办法舒展,饱受愁苦之痛……逢秋悲寂寥,于是就有了这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师:从刚才对《故都的秋》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悲秋文化在古代杜甫《登高》里有;到了现代,我们依然可以在郁达夫《故都的秋》感受到……它是有传承性的,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共同地去读懂它。
让我们再回到第12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ppt展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生齐读)
师:那么我们学了这个“悲秋”文化有什么用呢?
【展示ppt:四、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词,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八声甘州》 柳永
对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这是一首写秋天词(一番洗清秋),比较长,但如果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关于悲秋文化的知识,就可以快速把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悲秋”的元素,我们一起来找找。
首先,我们看它所写的景,有哪些?
生1:潇潇暮雨
生2:霜风凄紧
生3: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师:这句能理解吗?
生:大概是说草木凋零
师:非常正确!红的是花,绿的是叶,用了借代手法。那么,作者情感呢?
8
生1::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生2:想念亲人(想佳人,妆楼颙望)
生3:漂泊无依(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师:非常好!“悲秋”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当我们掌握一定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读懂很多的古典诗词文。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回去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五、作业布置
【展示ppt: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六、结束语
师:最后老师想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吗?
【展示ppt:《品秋》
品秋(陈丽茹)
北国天高胜南方,风霜落蕊唱寒蝉。
古都落寞千古意,一清一静一悲凉。
诗词河流非寂寞,炽热文心有蟹黄。
聚奎学子逢盛会,悲秋文化意绵长。】
(生齐读)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评委意见:(胡兴桥:总课题广东片区负责人)
这是一节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特等奖教学课例,执教者是广东阳江的陈丽茹老师,是广东省知名教师。陈老师的这节课,高屋建瓴,站在文化的高度来讲《古都的秋》,与传统的写景散文的教法决然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如坐春风。本课获得好评,自是情理之中。
该课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这里只选取其中最有特色的略加点评。一是文化特色浓郁。该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陈老师建设性地从课文的第12段发轫,从悲秋的诗文中带领学生感悟“秋士”的悲秋,进而关涉“文化传统”,由文化传统继而进入课堂的第二部分,即在课文中找寻品评郁达夫的“秋士的悲秋”情怀,最后以有力的诗作加以小结。整节课,文化气息饱满,堪称典范。
其二,课堂容量大,本节课,不仅细究了《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文化深意,而且还关联了大量的古代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是学生熟悉的,也有学生不熟悉的。老师在处理的过程中,既有回顾式的点拨,也有定点式的钻探,还有老师的即兴创作。既有对文化概念的观照,也有对文化现象的剖析,体现了执教者丰实的诗词积淀与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8
希望陈老师再接再厉,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教学精品,继续将文化课题推向深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