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长恨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对比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重点
理解本诗情、事、景互相交融的艺术手法
难点
感受事故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
与活动设计
一、导入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与元缜等人是“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诗歌风格通俗晓畅,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特色。
2、 文体介绍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3、背景介绍
2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陈鸿《长恨歌传》)
三、赏析诗歌
1、初读明字音、字义
字音辨析
回眸 粉黛 骊宫 霓裳
临邛 鼙鼓 仙袂 衣钿
千乘 钗擘 马嵬 绰约
词义辨析
御宇 凝脂 城阙 玉扃 阑干 凝睇
2、细读理层次
①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②第二部分: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断肠声”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无奈。爱美人失去江山,但是,失去江山也难舍美人。
③第三部分: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此段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
④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
3、精读品情感
第一部分(集体诵读,展示问题,层层分析)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
明确:唐人心目中唐就是汉的再现。汉武帝宠李夫人与唐玄宗宠杨贵妃相似
2、杨贵妃受到宠爱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哪几句是宠爱的顶峰?
(1)杨的媚态(2)杨的打扮(3)对比描写(4)两人的游乐
(5)杨的亲人的待遇
四、作业布置
诵读第一层,并背诵开头至六宫粉黛无颜色部分
教学
小结
教学
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