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内 容:1长城和运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我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激情导入: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 生齐读课题.,有感情的读课题,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读完后解决了哪些问题?
二、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出示快乐导航
2.自读课文2—3遍,画出生字,标自然段序号,用“—”画出优美句子,然后查、写、记。
3.小组内合作找出近反义词、多音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小组内给生字注音,对子之间互读、互考、纠正生字发音
2.小对子之间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找其他小组比赛字词部分的学习情况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分组板演相关内容,剩余同学练读课文
板演要求:速度快,字迹工整,大方美观,用双色粉笔。
练读要求:注意力集中,大声、动作、表情到位。
2.各组带读相关板块,小老师大声,读准字音。
3.开火车读词语-炒豆子游戏(加深对词语的印象,以便熟练掌握)
4.易错字词提示:“蜿蜒”的“蜒”字要和“蜻蜓”的“蜓|”字区分开,
“ 曲折”( qū)不要读成(qǔ )
五、当堂检测
1.仔细读拼音,认真写词语。
jià shǐ qū zhé wān yán pǔ xié bù xǐu
( ) ( ) ( ) ( ) ( )
chóu dài shī piān chuàng zào mín zú
( ) ( ) ( ) ( )
2. 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1)查“异”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 部,再查( ) 画。
(2)“异”字的解释有:①不相同 ② 特别 ③ 惊奇 ④ 奇怪⑤另外的。给下面的“异”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形态各异( ) 异地他乡( ) 奇异( ) 惊异(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 容:1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
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
小结: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教学反思
内 容: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学习重点
读文 识字 了解大意
学习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激情导入:同学们,辽阔无边的大海真美啊!蓝蓝的海水,晶莹的浪花,翩翩起舞的海鸥,美如珍珠的岛屿,这一派迷人的景象真让人如入仙境。在我们祖国的最南端就有这样一种“仙境”。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畅游这美若仙境的南沙群岛。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质疑
3.示范读课文,生谈收获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自学生字词(划出生字词、优美句子)
3.学习本课的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理解重点词语
4.积累好词、佳句
5.课文朗读的训练(长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
三、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字词展示:板书讲解
2、课文朗读的展示(训练长句子)
四、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看拼音,写词语。
Liáo kuò dǎo yǔ bǎo kù hǎi guī zhuàng guān
( ) ( ) ( ) ( ) ( )
Xīng luó qí bù shuǐ tiān xiāng lián kuàng chǎn
( ) ( ) ( )
教学反思
内 容: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2.我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产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旅游景点的介绍,进一步树立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导入:南沙群岛是那么的美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沙群岛,一起去感受、去体会它的美!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是从文中那些句子知道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宝库?
3.品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说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4.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展示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
2.有感情朗读+分析+评价补充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 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产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2. 文中的 、 、 _三个词语表示“多”的意思。
3.南沙也是个 的世界。天是 海是 。
教学反思
内 容:3.《庐山的云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要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反思
内 容: 3.《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与瞬息万变,激发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向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写法,练习介绍自己见过的云雾,或者画一画。
学习重点
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学习难点
认识总分段式.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庐山的景物除了云雾还有哪些?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抓住重点词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来谈谈)
(2)庐山的云雾神奇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
(3)文中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奇观的?(抓住重点词句)请你仿写一处景物?
(4)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正因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都流连忘返,钻不绝口。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体会,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讲解
2.反复诵读,读出庐山的云雾的特点
3.讲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句段分享
4.课文诵读,背诵
四、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近反义词大联欢。
神秘——( ) 增添——( ) 秀丽——( )
遮挡——( ) 巨大——( ) 缠绕——( )
千姿百态——( ) 变幻无常——( )
2.阅读大舞台。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哪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大海,它是茫茫的山谷;云雾遮挡山峰,它有2是巨大的天幕。
(1)这段话有____ 句,围绕 ( ) 这个词来写的。
(2)用横线画出中心句。
(3)这段话多处运用了 的手法,将庐山的云雾比作
和 。
(4)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 结构。
教学反思
内 容: 练习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2.我会背诵简称歌,我知道带有简称的句子的意思
3.我能书写好捺画。
学习重点
背诵简称歌,我知道带有简称的句子的意思
学习难点
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质疑问难
1.看中国地图,想想中国的轮廓像什么。
2. 在地图上查找中国的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3.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4.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问题。
三、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
1.查资料,说说什么是直辖市,什么是自治区
2同桌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3.小组做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4.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5.边读句子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6.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7.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四、当堂检测:
1.我国有 个省, 个市,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2.我知道的自治区有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3.我知道的直辖市有 直辖市, 直辖市, 直辖市, 直辖市, 直辖市。
教学反思
内 容:练习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2.我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主动和同学交流。
学习重点
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口语交际
学习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块一:
(一)自主学习 质疑问难
1.读读8个成语
2.联系课文说说8个成语的意思
3.自主练背。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板块二:
(一)自主学习 质疑问难
1.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画出不懂得词句。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1. 看图,并借助图画在小组内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2.小组合做说说古诗的大意。
板块三:
(一)自主学习 质疑问难
聊聊春节
1.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
(二)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1.同桌练说
2.全班交流。
三、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教学反思
内 容: 习作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借助观察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 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训练的要领。
3. 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学习重点
从例文中学习方法,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迁移。
学习难点
从例文中学习方法,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迁移。
一、自主学习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小组合作 展示交流
(一)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二)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三)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同座同学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